信息化建设是指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湘潭市转型跨越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调查资料表明,当前湘潭企业信息化建设潜力巨大,但县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行业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总量和质量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概况。2012年年报,首次开展的全市企业信息化情况统计调查,湘潭涉及调查企业446家,因企业关闭、停产注销而保留名录4家,实报442家。
从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2年年底,湘潭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大型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大型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实报442家,有计算机的企业为442家,100%的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在生产经营中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为30208台,平均每家企业使用计算机68台;有员工经常使用计算机的企业为442家,100%的企业有员工使用计算机,在工作中每周至少使用一次计算机的有52862人,平均每家企业在工作中每周至少使用一次计算机的约为119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有390家,占全部调查单位数的88.2%,这些企业使用互联网主要是用于收发电子邮件、使用网上银行、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以及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互联网的人数为30744人,平均每家企业因工作需要,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互联网的人数约为69人;有专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企业为230家,占全部调查单位数的52%;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中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有392家,占全部调查单位数的88.7%,这些企业主要是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购销存管理及其他中采用信息化进行企业管理;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金额68.62亿元、全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为12.87亿元,采购与销售比为18.8%;有网站的企业为163家,占全部调查单位数的36.9%,这些企业拥有网站199个,且企业拥有独立网站114个,占全部调查单位数和25.8%。
(二)县域信息化建设现状。从在生产经营中使用计算机的数量来看,全市使用计算机数量前3位的是市直管企业(17家企业)、雨湖区(93家企业)、岳塘区(116家企业),分别为13697台、4193台和3460台,各占到全部调查单位数的3.8%、21.0%和26.2%,上述3个单位合计占全市调查单位数的比重为51.1%。而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等5个单位,共216家调查企业,占全市调查单位数的48.9%,使用计算机的数量合计为8858台,仅占全市计算机数量的29.3%。
从员工在工作中每周至少使用一次计算机的人数和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来看,使用人数前3位的依次为市直管企业、雨湖区和湘乡市。
从电子商务情况看,电子商务销售金额排名前3名的是市直管企业、湘潭县和岳塘区,分别为32.63亿元、4.77亿元和2.87亿元,分别占到全市的47.6%、7.0%和4.2%。从电子商务采购额来看,金额排名前3位的是市直管企业、湘潭县和湘乡市,分别为4.36亿元、3.78亿元和3.53亿元,分别占到全市的33.9%、29.3%和27.4%。
(三)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从分行业来看,其中,工业企业72家;建筑业企业148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4家;房地产开发业企业165家;重点服务业企业57家。分行业来看,在生产经营中使用计算机的数量、使用计算机的人数、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以及拥有网站数最多的行业均是大中型工业,被调查的7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全部调查单位数的16.3%,但工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计算机的数量占到全部调查单位数的64.5%;拥有的网站数则占到全市调查单位数的20.4%;电子商务销售达到46.44亿元,占全市电子商务销售额的67.7%;电子商务采购金额为10.17亿元,占全市电子商务采购金额的79.0%。相对而言,工业作为湘潭市的支柱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明显优于其它行业,但与发达地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充分,系统规划不到位。一是各级政府、各个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缺乏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二是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建设也不够重视,信息化仍然是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的一个辅助手段,绝大部分企业没有制定长远或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够。
(二)信息化总体水平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明显。近年来,湘潭推进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总体水平并不高,与周边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体现信息化总体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如:企业平均计算机台数、建立独立网站企业所占比重,湘潭分别为68台、25.8%,比省会长沙分别少于(或低于)27台、41个百分点,特别是电子商务销售金额和采购金额还不及长沙的三分之一。
(三)企业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调查结果表明,52%的企业配备了从事信息技术工作人员,也就是说48%的企业还没有配备专职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相当部分企业使用计算机的人员也仅仅局限于一般工作时使用,信息化集成、管理、维护和建设的高层次技术人员紧缺,无法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应用领域发挥不够。从此次年报调查的442家企业中,相当部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领域主要限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占88.7%)、人力资源(占43.7%)和客户关系管理(占36.9%),而利用信息化进行物流配送管理(占10.2%)、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占10.4%)、生产制造管理(占17.6%)等领域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小。
三、加快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着力提高湘潭信息化总体水平。从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人数看:被调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使用计算机的平均人员数为120人,仅占全部调查单位平均从业人员数的29%;经常使用互联网的平均人数为70人,仅占平均从业人员数的17.0%。从拥有网站的情况看:仅114家企业拥有自建网站,占全部调查单位数的25.8%,这些企业共有199个网站,平均每百家企业仅拥有45个网站。从电子商务情况看: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销售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仅有22家,占全部大中型工业调查单位数的30.6%,电子商务销售额为46.4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额(2269.13亿元)的比重为2.05%;而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采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仅有18家,占全部大中型工业调查单位数的25.0%。
(二)稳步推进县域信息化建设。从平均每家调查单位在生产经营中使用的计算机数来看,排在前3位的县(市)区为:雨湖区(45台)、岳塘区(30台)和湘乡市(22台),而平均使用计算机数后2位的县级市分别是湘潭县(19台)和韶山市(10台);平均每家调查单位使用计算机的人数排在前3位的县(市)区为:雨湖区(101人)、湘乡市(70人)和湘潭县(50人),而平均使用计算机人数扣后2位的县(市)区分别是岳塘区(35人)和韶山市(16人);平均每家调查单位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位列前3名的县(市)区为:雨湖区(95人)、湘乡市(64人)和湘潭县(36人),而平均使用互联网人数后2位的县(市)区分别为岳塘区(29人)和韶山市(10人)。
(三)扎实推进行业信息化程度突破。从拥有专职从事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来看,从全市调查的442家企业来看,还有212家企业没有配备专职从事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占全部调查单位的48%,将近一半企业没有在信息化建设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四)积极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企业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企业信息化能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要提高湘潭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组织IT业界、用户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面的力量,集思广益,系统总结、梳理现行政策问题、机制障碍,抓紧制定和完善湘潭企业信息化政策框架体系,并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本着急用先立的原则,出台与企业信息化进程相配套、相适应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企业信息化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
(五)大力培育企业信息化人才,提升企业信息化人员的业务能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人,特别是高端人才,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应当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鼓励和动员有关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企业信息化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以及分行业、分应用的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为企业培养信息化人才特别是为高端技术人才提供专业化培训服务和更大的支持,为湘潭市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李立武 余光秋 胡文波]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