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湘潭市认真贯彻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金融政策,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努力打造良好经营环境。2013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势头。根据抽样调查数据,2013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含个体户和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下企业)实现总产值195.46亿元, 同比增长6.1%;实现增加值50.96亿元,同比增长6.4%。但受用工紧张、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和融资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后期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规模以下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营形势向好,企业信心增强。根据2013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全市1668家规下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50亿元,同比增长3.4%。60%的调查企业本期营业收入高于去年同期,23.7%的受访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良好,而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仅占7.6%,这说明规模以下企业的整体经营形势向好,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较强。
(二)税收贡献加大,职工薪酬提升。2013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上缴税金2.4亿元,同比增长18.8%;吸纳从业人员3.02万人,同比增长2%;支付劳动报酬6.5亿元,同比增长19%。
(三)营运质量提高,节能意识增强。2013年,全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36.5%,企业盈利增幅比生产增幅快33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发展质量趋向好转。从总资产报酬率看,资金利润率达20.2%,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从主营成本利润率看,全年主营成本利润率达8.9%,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从企业用电水平看,全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消费电力6969.6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3%,企业节能降耗意识增强。
二、制约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成本增加。一是用工成本上升快。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加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据调查,近两年来,全市劳动力价格每年平均上涨幅度约为10%。根据企业问卷调查:49%的企业认为“用工成本上升快”是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快。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抬高了经营成本。20.3%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上涨快”是当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三是企业的运营成本如物流运输成本、商铺租金等也都在不断攀升。
(二)融资难制约企业发展。由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资产价值小、经营不稳定、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不健全,加上金融机构在融资上重点支持大企业,缺乏专门针对小企业开展融资的政策,因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有13.4%的企业认为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并认为融资难是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融资难,企业扩大再生产、创新工艺和开发新产品等受阻,直接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方面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经营规模小、实力较弱,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往往只能生产位于市场中低端、附加值低的产品,因而面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使得企业利润率偏低,企业的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大多数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产品多为简单仿造品,粗加工、浅加工现象较为普遍,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严重。
(四)新兴高科技行业企业较少。从行业分布看,规模以下工业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传统行业,技术含量较高、发展前景好的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新兴高科技行业的企业较少。
(五)用工短缺,工人流动性大。由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规模小,受市场影响大,市场行情好时则全力生产,市场行情不好时则减产甚至关门停产。经营形势不好或停产期间,企业往往无力支付工人工资或只给一定的基础生活费,使得许多工人只好另觅新企业。当经营形势趋好时,企业往往一时难招到所需工人,影响正常生产。即便能招收到所需数量,由于新招工人没有生产经验,从学习培训到生产实践直至熟练操作需要一个过程,不同程度影响企业生产,形成一个年年培训、年年新工的恶性循环怪圈。5.9%的企业招到全部所需员工;7.6%的企业只招到少部分所需员工;9.3%的企业没有招到所需员工。
三、促进规模以下工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加强运行调节,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运行调节力度,合理调配资源,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加强经营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积极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加强技术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并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挖掘新的效益增长点,尽最大限度谋求利润空间,争取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针对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的现实情况,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积极改进生产工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只有依靠转型升级,才能减少对一线普工的过度依赖,才能摘掉“廉价工厂”帽子,才能赢得合理的利润空间和应有的尊重。
(二)广开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融资困难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各级政府要出台和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规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不断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进一步健全、强化中小企业信贷工作,并在资金需求、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适当发展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的小型金融机构,专门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加大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应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扩大信用担保资金的规模,提高信用担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应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提高信用度,改变企业形象,为缓解自身融资困难,增加资金投入广开渠道。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小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放在科技引进和嫁接改造上,促进设备更新和工艺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部分企业进行联合经营,在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化组合,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对没有发展前景的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坚决淘汰,对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小型企业的科研开发力度,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防止低端产业盲目跟风、无序竞争的倾向。
(四)坚持普惠原则,落实帮扶政策。认真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等一系列法规和指导性文件,以及省市相关政策。要想中小企业之所想,急中小企业之所急,诚心诚意为中小企业减负,拿出实际行动真抓实干,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简化办事程序,继续削减行政性收费和金融性收费,只有真正落到实处的帮扶才会被广大中小企业所接受和承认。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张细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