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中央各相关惠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以及各涉农部门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强劲支撑,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升,全市粮食生产持续保持高产、稳产的发展态势。2013年,湘潭经历了一场多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选成部分农户所种作物减产或绝收,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及时了解2014年全市农户的种植意向,特别是粮食生产情况, 1月下旬,湘潭市农调队对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三地48户农户(含种粮大户)2014年的种植意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户对今年农业生产保持较强积极性,实现粮食增产充满自信,纷纷表示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进一步依靠科学的耕作方法实现增产增收。
一、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户拥有耕地面积687.84亩(含流转面积),户均耕地面积14.33亩。2014年,预计总播种面积为1294.08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240.8亩(早、晚稻1223.04亩,中籼稻17.76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5.9%;油菜籽及其他油料作物为31.2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4% ;蔬果22.08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7%。
2013年,被调查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290.72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95.7%,主要为双季稻,油菜籽及其他油料作物占播种面积的2.6%,蔬果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1.7%。
被调查户的种植意向表明:2014年,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意愿稳定,将继续以稻谷种植为主,播种面积与去年略增;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减少2.4亩,下降7.1%;蔬果预计播种面积与去年持平。
二、原因分析
(一)“三农”地位日益突出,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如针对国际粮食价格冲击和国内粮食市场连年增产等居多因素影响,2013年国家及时启动早晚稻粮食最低保护价格收购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民丰收之年卖粮难问题,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利益,尤其是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粮食生产的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让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这一政策让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极大的鼓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热情。
(二)“鼓励湘米外销”政策的出台,促进了粮食市场的有序流通,缓解了粮食库存压力。受2012年湖南“镉”大米事件影响,粮食市场一度出现销售不畅,粮食仓储压力加大、粮价走低的不利局面。对此,湖南省及时出台了《鼓励湘米外销政策》,一方面实行外销大米强制性镉检测,另一方面加大对外销企业的销售奖励机制和补偿机制,有效缓解了库存压力,促进了全省粮食市场的有序流通。2013年湘潭粮农未出现卖粮难问题,农户生产的粮食除自用粮外,均已售出大部分余粮。
(三)种粮补贴机制及时到位,对粮食生产起到了一定鼓励和促进作用。根据对所调查农户的调查和从农口相关部门的了解,各级粮食补贴均及时到位并足量发放,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热情,一定层面上激发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四)农村基础的日趋完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2013年,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市水利建设完成工程30044处,完成投资6.2亿元,新增灌溉面积1.06万亩,恢复灌溉面积3.5万亩。全市农田有效灌溉率达94.2%,旱涝保收率达85.7%。被调查户农田有效灌溉率达、旱涝保收率分别达到93.8%和86.2%。
(五)农机不断普及,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稳步提高。2013年,全市农机拥有量达64.05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272.3万千瓦,增长2.4%;全年机耕面积261.45千公顷,机耕化程度达85.6%,水稻机收率达到88%。机耕化程度、水稻机收率,均居全省前列; 被调查户机耕、机收率分别达到87.5%和89.3%。
三、主要问题
(一)农资价格和农资质量为忧。虽然目前市场农资价格略低于去年,但实际调查农户的农资到户价格仍然不低,一方面农户担心当前的农资价格是否稳定,另一方面是对农资质量也表示担忧。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就出现了农资质量伪劣事例:规模调查户云湖桥镇七里铺村黄新社去年七月份所购进的2吨25%的复合肥,就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使用后收效甚微,幸亏凭借多年种植经验及时发现并追肥补肥,才避免了减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对农资质量的忧虑。
(二)粮食收购价格为盼。经过有效的田间管理和精心护理,实现了田间丰收后的农户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是粮价的高低及粮食销售的渠道是否顺畅。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2013年,虽然国家及时启动了粮食保护价格收购机制,但市场粮食价格还是有一部分低于国家保护价,即使农民把粮食送往国家各收购点,但去除粮食水份和中间运输、人工费用外,农民还不如以低8至10元的价格卖给粮贩合算,无形减少了农民的收益。
四、相关建议
为确保今年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进一步提高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标,各部门应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和对农资的有效监管。
(一)加强对农资价格和质量的有效监管。平稳农资价格,降低种植成本,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做好对农资市场质量监管,有效打击制假贩假,杜绝害农坑农现象的发生;规范和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及时调拨存储农资,保证及时足量供应;及时发布涉农价格信息,为农民提供适时信息,让农民朋友了解市场农资价格情况,避免出现高价购进农资现象。
(二)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市场价格的合理性。依托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格,根据市场粮食收购价格走势,出台相关应对政策措施,确保粮食收购过程中粮农利益最大化,保证粮食市场价格的合理性,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最大程度的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增效。落实好中央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柴油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以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粮食生产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稳定全市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唐鹤庭]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