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湘潭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来源: 时间: 2014-04-2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全市经济基本延续去年以来的平稳走势。

  一、首季开局总体平稳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4.2亿元,同比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财政总收入增长4.2%;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44亿元。虽然投资、消费等部分指标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幅。同时,一季度全市物价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就业稳定增长,新增城镇就业1.75万人,增长16.7%。

  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转型稳中有进。今年以来,全市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突出质量效益提升,转型发展效应开始显现,一季度,全市全口径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8.3%,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同口径比较)。现代农业发展较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扎实推进。截止3月,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885家,家庭农场有78家,较去年年底分别增加52家、3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预计实现总产值164.42亿元,同比增长19.5%。工业结构不断改善。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9.4%,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比为76.1%,较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个数占比为23.9%,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提升。今年以来,全市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注重新型服务业态的培育,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提升。一季度,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8%,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占比提升。一季度,全市产业投资完成55.03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6.4%,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稳步运行。农户种植意向稳定。据对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三地48户农户(含种粮大户)2014年种植意向调查,被调查户2014年预计粮食播种面积为1240.8亩,比上年略增。预计今年全市早稻播种面积为152万亩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农资农机储备充足。目前,全市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资储备充足,除肥料价格有明显下降外,其他农资价格基本稳定,各类农机具及零配件货源充足。生猪生产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市肉猪出栏147.66万头,同比增长1.6%,但生猪养殖目前处于亏损状态。

  (三)工业经济开局平稳。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紧紧围绕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注重打通和拉长重点产业链条、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有力确保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1亿元,同比增长 12.6%。重点产业总体平稳,呈现“四增两降”。全市六大重点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34亿元,同比增长9.5%。具体来看,精品钢材深加工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11亿元,同比增长33.2%;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6.02亿元,增长28.2%;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20.51亿元,增长15.0%。但先进装备产业实现增加值29.05亿元,同比仅增长5.5%;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9.14亿元,同比下降8.4%;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增加值9.51亿元,同比下降22.8%。工业效益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6.94亿元,同比增长8.9%。实现利润11.1亿元,增长58.3%。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8.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四)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今年以来,全市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帮扶制,狠抓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有力确保了全市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33亿元,同比增长26.8%,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完成90.49亿元,增长54%,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个百分点。民生、生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一季度,全市民生、生态、基础设施分别完成投资9.38亿元,2.62亿元,45.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90.2%,79.6%。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14年,全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40个,一季度,已产生投资的项目有225个,占项目总个数的93.8%,其中完成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有40个。房地产市场开局平稳。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24.88亿元,增长25.2%。房地产销售方面,商品房销售面积35.2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4%;实现销售额13.7亿元,同比下降1.2%。

  (五)消费市场增长平稳。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3亿元,同比增长12.9%,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 40.93亿元,增长19.1%,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个百分点。在限上法人批发零售业中,原有消费热点有所降温,如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下降10.0%,同比回落47.4个百分点;汽车零售额增长18.1%,同比回落13.9个百分点;受房地产业发展趋缓影响,家用电器增速同比回落30.4个百分点。

  (六)开放型经济稳定。利用外资形势较好。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11亿美元,增长21.6%。内联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53.04亿元,增长16.1%。出口需求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88亿美元,同比增长0.5%。其中出口总额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二、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从总体来看,目前全市经济运行虽实现了较为平稳的开局,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较大下行压力。

  (一)工业发展困局改善尚需时日。一是市场需求没有根本好转。由于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影响,全市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持续走低。一季度,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跌1.8%,继续负增长态势,且比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二是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5元,同比提高2.6元。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财务费用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三是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受应收账款、存货增加,融资难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影响产能充分释放。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流动资金中应收账款、存货的占比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长动力有待夯实。一是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大幅回落。一季度,全市计划总投资增长20.3%,低于上年同期25.4个百分点。二是新开工项目情况不理想。一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6.91亿元,较去年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仅增长0.1%。

  (三)财政收入增幅回落明显。一季度,全市财政总收入36.64亿元,增长4.2%,同比回落20.1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增速大幅下滑,是财政总收入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一季度,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5.27亿元,同比下降9.4%,去年同期增长56.6%。

  三、抢抓机遇,确保经济“稳中有进”

  后期,全市要高度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节奏,积极争取和对接国家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市经济稳中有进。

  (一)夯实工业发展基础。当前湘潭经济结构决定了只有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才能促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基础有待夯实。一是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切实加大资金协调力度,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企业,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和倾斜,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同时,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企业联合办学模式,帮助破解用工紧张难题。二是努力扩大有效需求。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举办和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销对接会和经贸洽谈会,帮助企业搭建好产销衔接平台。同时,企业要加大营销创新,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三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有关部门应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和过快增长。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快投资项目建设。一是加快重点项目进度。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在建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早投产,早发挥对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抓紧跟踪落实已签约项目,帮助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项目及早落地开工建设,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效率。二是抓好项目储备工作。下阶段,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国家将抓紧出台以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加快保障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加大高科技、创新、环保行业等资金支持,及时拨付社会保障、保障住房、节能环保等预算资金等,我们要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动向,结合湘潭实际,抓紧对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三是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在继续搞好向国家争取资金的同时,重点深入开展银企合作,扩大民间投资,加大对项目建设的资金保障力度。

  (三)积极扩大居民消费。一是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进一步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要优化消费环境。加大监管力度,大力整顿市场秩序,营造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氛围。三是要培育消费热点。积极抢抓互联网经济发展战略机遇,促进物流、快递和居民网络购物等相关行业发展。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蔡和清 符剑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