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全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不利因素影响,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处在合理稳定区间。但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9.4亿元,同比增长9.0%。从产业来看,农业生产稳定增长。主要经济作物增产,油菜籽产量增长20.2%,春夏收蔬菜产量增长8.5%。生猪生产保持增长,出栏肉猪241.2万头, 同比增长2.6%。但早稻产量由于播种面积同比下降0.6%,以及今年气候条件影响,预计产量比去年有所减少。工业生产稳中趋缓。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2.1亿元,增长11.6%,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但进入二季度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月回落,上半年比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从重点产业来看,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食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6%、15.9%、5.8%、3.2%。但新能源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1.8%、28.2%。服务业稳定增长。近年来,通过大力培育电子商务、会展经济、专业市场等业态,引进和建设一批三产业项目,全市服务业保持稳定发展。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二)结构调整有力推进。落后产能加速退出。竹埠港地区“退二进三”须关停的28家企业已有24家签订关停协议,今年9月底前将全面关停,上半年,全市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6%。非公经济比重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占比达78.2%,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36.1%,占比达66.2%,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三)三大需求稳定增长。投资增速高位趋缓。今年以来,在全国、全省投资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下,我市投资增速回落较为明显。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4.2亿元,同比增长26.7%,同比回落 9.4个百分点。其中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昭山示范区三大园区共完成投资253.9亿元,增长32.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4.8%;县域完成投资138.8亿元,增长31.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7.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大。上半年,全市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4.7亿元,增长103.9%,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18.3%。消费市场稳中有热。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4亿元,增长 13.1%,连续三个月保持此增幅,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87.7亿元,增长12.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2.7亿元,增长14.8%。虽然消费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部分消费领域仍有热点。上半年,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2.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36.8%,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40.1%。出口需求持续回升。上半年,全市实现出口总额3.9亿美元,增长17.9%,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
(四)财政金融运行稳健,招商引资来势看好。财政收支趋稳。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81.6亿元,同比增长11.1%,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3.3亿元,增长2.0%。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8.3%、9.8%、18.1%和6.7%。金融运行平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552.9亿元,比年初新增156.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089.8亿元,比年初新增92.4亿元。招商引资看好。今年以来,通过积极利用展会平台宣传推介湘潭,充分发挥湘商协会资源优势开展“以商招商”等,利用外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同比增长21.4%。
(五)民生保障继续改善。住房保障有力推进。上半年,全市新开工公租房(含廉租房)4765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开工2214套;城市棚户区改造6945套,完成年度计划的74%;农村危房改造动工1394户,已竣工630户。城乡就业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3.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5.7%;失业人员再就业1.4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1.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83.0%。物价水平有所回落。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与1-5月持平,但比一季度和1-4月分别回落0.6个和0.2个百分点。
二、稳定发展的主要困难
(一)工业经济困难较多。企业盈利水平较弱。今年以来,由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工业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加上人工成本上升、融资成本增加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9.7%。利润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大企业大幅减亏,导致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所致。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企业融资难度较大。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9%,增速创下自2008年11月以来的新低。出现这种情况既跟当前银根“收紧”有关;也受银行“恐贷”影响。据对全市8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金面及融资情况调查显示,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有189家,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的21.8%;当年实际融资总需求额195亿元,实际完成融资额163.4亿元。用工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企业招工难,尤其是技术工人缺乏。
(二)投资后劲有待加强。项目储备明显不足。上半年,全市在建项目个数增长16.6%,同比回落4.1个百分点;计划总投资增长16.6%,同比回落6.5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仅增长9.5%,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不多。上半年,全市计划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143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12.2亿元,同比下降7.4%,同比回落36.3个百分点。
(三)房地产业发展放缓。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经历近几年快速发展后相对减少,在宏观调控政策和房产税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市民投资购房的意愿明显下降,加上银根收紧,全市房地产业发展放缓。开发投资继续下滑。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50.8亿元,同比增长6.0%,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今年1-3月、1-4月、1-5月回落32.8个、19.2个、14.1个、1个百分点,今年来呈逐月下滑趋势;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9.5%,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继续回落。上半年,全市商品房屋销售78.8万平方米,下降10.8%,同比回落50.6个百分点。
三、完成全年目标的工作建议
下阶段,要紧紧抓住国家预调微调的机遇,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分析,坚决贯彻落实《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切实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和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努力确保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一)突出抓好实体经济。把突出帮扶企业、夯实产业基础,作为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破解当前困局的根本之策。坚持分类指导,积极引导湘潭钢铁、湘电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展内部挖潜,尽快扭亏为盈;重点帮扶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土地、用工及经营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产需衔接活动,推动本地企业产品配套,优先采购本地优质产品,帮助企业拓宽产品市场。通过资金扶植、税负减免等措施,引导企业开展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向行业的高端迈进。
(二)着力稳定投资增长。抓住国家在高速公路、铁路、城建、电力、电信、水利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的机遇,抓紧实施和推进一批重点领域的投资项目,力争尽快转化为实物量。对在当前推进过程中存在困难和问题的项目,特别是对19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19个市级领导联点项目,继续强化高位协调机制;对尚未开工建设的重点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全力保竣工、促开工、抓前期;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继续加大政银企对接工作力度,继续按照重点建设项目优先受理、优先申报、优先上市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三)稳定房地产业发展。房地产业具有拉动经济、建设城市和改善民生三大效应。因此,加快全市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稳定经济增长,应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棚户区改造,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强化对房地产市场分类管理。规范交易行为,满足居民首套房、改善型购房需求。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蔡和清]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