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湘潭市园区经济发展情况

来源: 时间: 2014-07-2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湘潭市现有8个园区,其中2个国家级园区:湘潭经济开发区、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省级园区:天易示范区、岳塘经济技术开发区、湘乡经济技术开发区、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雨湖工业集中区;1个市级园区:昭山示范区。园区日益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投资创业的新平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一、园区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上半年,全市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4.05亿元,同比增长19.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72亿元,同比增长26.8%;实现利润总额25.26亿元,同比增长11.4%;完成财税收入39.21亿元,同比增长7.7%。

  (二)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市园区投资项目共计918个,完成投资额343.72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工业项目503个,占总投资项目的54.8%。汽车配件产业园一期已完成场平,并开始基础施工;企业加速器一期9家企业办公楼已经封顶,6家企业厂房主体正在加速建设,二期项目招商已经启动。万达广场售楼部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一期商城、酒店建设;东方金谷一期11栋厂房基本建成,二期正在场平;立发釉彩1号厂房已建成投产,2号厂房正在基础施工;海诺电梯产业园已完成办公楼和厂房主体建设。新昕通用电气项目已经投产,金榕机械项目主体厂房实现竣工;京湘电气、新特轴承等项目厂房建设正在抓紧进行;金阳农产品一期水果市场交易区于4月8日顺利封顶,将于中秋节正式营业;中建仰天湖绿色养生示范城项目规划区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会展中心进入内装阶段;昭山晴岚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0亿元,精品酒店基本具备接待条件。

  (三)招商引资工作来势看好。虽然在宏观环境总体趋紧的大背景下,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但全市园区认真分析现状,调整产业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区域交通区位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等,加强主动宣传推介,多渠道获取项目信息资源,全市招商引资来势看好。上半年,招商引资签署省外境内合作项目个数91个,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8个。重点在谈项目有国内500强企业——西王集团拟投资建设200亩玉米油、茶油生产项目;中国食品包装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饮料及包装生产基地项目;湖南和立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20亿元建设专业物流市场项目;江苏润恒物流集团拟投资20亿元建设冷链物流园;中油金鸿分布式能源、红星美凯龙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中国华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湖南正大和城、湖南宏福教育投资公司、湖南玖霖实业等项目也在积极洽谈之中。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速度放缓。上半年,全市园区完成投资增幅较去年同期增幅下降1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主不敢贸然投资,多半存在观望态度,来园区考察、洽谈的项目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少。二是受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资金回笼慢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再投资动力不足。三是对于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多、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广的项目往往竞争比较激烈,从区域优势及政策优惠方面我市与周边地市的园区还存在一定差距,从而直接影响招商项目落地。

  (二)财税增收压力较大。上半年,全市园区实现财税收入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幅度较大。一是受宏观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和转型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园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利税下滑明显;二是受中央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对房地产业继续加强调控等政策因素影响造成财税减收;三是新增税源支撑乏力,园区近两年引进的项目正处在建设期,部分虽已投产,但经济效益尚未显现,新的税收增长点和骨干税源正处在培育期和成长期,短期内无法促进财税增收。四是部分企业由于自身核心竞争力不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企业销售受到影响。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立足新形势围绕园区的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多渠道、多办法引进一批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项目。二是以“产城融合”为契机,加大现代服务业、城市配套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二)加快项目建成达产。抢抓7-9月黄金施工季节,全力推进园区项目建设。一是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实施。对重大优质项目尽快提速、尽快达产、尽快见效,以重大优质项目支撑和带动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保障要素供给要着力。突出解决好重点项目征拆遗留问题,确保黄金施工季节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在继续用好用活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的同时,大胆探索实施新的投融资方式,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推行多种积极有效的合作模式。

  (三)帮扶企业共克时艰。一是化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搭建好银政企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策划包装项目,为园区企业争取国、省市专项引导资金。二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要,落实园区引进和留住高端人才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办法,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每月组织企业举办招聘会;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技能型人才。三是创新产业服务机制。实施企业分类管理,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生成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建立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发挥企业联谊会作用,加强企业合作,推动园区企业优势互补、要素多向流动,共同做大做强。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丁丁]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