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是指某个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地域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系。从国内外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看,产业集群能有效地提升区域竞争力。湘潭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大力发展和培育产业集群,对于构筑百亿产值产业链,促进全市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湘潭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质扩容的基本情况
通过产业、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的提质扩容,各园区内路网网络基本形成,地域空间发展瓶颈得到破除,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促进了产业、人口等要素的聚集,培育了大量的产业集群,成为了湘潭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1.产业提质扩容
湘潭高新区:汽车配件产业园一期已完成场平并开始基础施工;企业加速器一期9家企业办公楼已经封顶,6家企业厂房主体正在加速建设,二期项目招商已经启动;万达广场售楼部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一期商场、酒店建设;东方金谷一期11栋厂房基本建成,二期正在平整土地;立发釉彩1号厂房已建成投产,2号厂房正在基础施工;海诺电梯产业园已完成办公楼和厂房主体建设,新昕通用电气项目已经投产,金榕机械项目主体厂房实现竣工;京湘电气、新特轴承等项目厂房建设正在实施等。
湘潭经开区:湘潭综保区建设稳步推进,并有湖南航空物流产业园项目即将落地综保区;吉利汽车进一步增加投资,启动熊猫产品平台整体搬迁建设及建设甲醇燃料汽车产业化基地项目;泰富重工、蓝思科技、吉利新能源汽车等项目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威胜电气、泰富重工二期、恒润高科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等。
昭山示范区:中建仰天湖绿色养生示范城项目规划区投资进一步加大,会展中心进入内装阶段;昭山晴岚项目一期工程的精品酒店基本具备接待条件;昭山风景区提质改造项目稳定推进;湖南日报新媒体产业园、设计创意园(含程泰宁院士工作室)已经签约落户等。
天易示范区:吉光LED、国发砖机、银钻变压器已相继投产;电线电缆二期、新向维、五洲通扩建项目厂房主体已完成,现正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珠江啤酒、伍子醉(三期)、信诺颜料现正进行主体建设;南方阀门、中科纳米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园新引进的怡源茶油、傲农饲料、浏阳河、湘久阳、莲美食品、杰萃6个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等。
湘乡经开区:新辉电器、标准厂房三期、栀子花涂料企业等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奥顺机械、鑫马汽贸、金明珠家具等正在进行厂房钢结构建设;绿营环保、吉昌动漫、利华胶带、安迪油墨等正在进行基础建设;巨强微晶板材已试投产;神龙丰物流园正抓紧建设等。
岳塘经开区:玮鸿冷链物流项目、步步高生鲜物流项目已投入运营;金阳农产品一期水果市场交易区顺利封顶;湖南工程机械物流园内的加藤4S店正式营业,工程机械物流园内的4S、6S店达到5家;中国中部国际商贸城项目完成1、2号地块248亩土地的报批并启动征地拆迁工作,将于下半年启动建设;步步高荷塘商务区征地拆迁工作正快速推动等。
2.基础设施提质扩容
湘潭高新区:东站南路和宝塔南路正在施工;双马一路已完成清表;长新路完成路基施工;板马路、产业二路等正在进行征地拆迁;茶园路、万达东西路、阳塘路、汽车东站北支路正处于前期准备阶段等。
湘潭经开区:沿江风光带、九华大道北段、莲城大道即将拉通;沪昆高铁湘潭北站配套工程投入使用;湘江防洪景观道路九华段1至7标正进行路基土石方、排水及景观工程施工等。
昭山示范区:区内“三纵四横”路网网络基本形成;昭云大道、昭华大道、昭山大道、白合大道等下穿节点已启动建设;朝阳渠、王家赛渠水系综合整治和景观工程建设等。
天易示范区:芙蓉大道天易路以北已实现主车道通车,天易路以南正进行路基、桥梁工程施工;武广大道一期预计10月底建成通车;滨江风光带一期道路及绿化建设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已完成征地拆迁;香樟路、云龙东路、凤凰东路等项目进展顺利;芙蓉大道武广大道共线段道路、湖南省地方特色产品(湘莲)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紫竹路、杨柳南路和画眉路五大项目已开工建设等。
湘乡经开区:文昌路二期正进行土方平整、清表、路基施工;黄金大道东线正进行管道施工,其延伸线已完成设计图纸和招投标;引凤路东线正在进行管道施工;振湘南路、振湘北路、经二路已完成施工图纸;皮革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提质改造;新塘二安置区正进行路基施工;黄金大道一标正在进行亮化建设等。
岳塘经开区:板16号路,沃土路Ⅱ、Ⅲ标段征拆扫尾进展顺利;沪昆高速竹埠港连接线正快速推进,已完成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地下人行通道的护栏、扶手、护坡等配套性工程等。
3.民生提质扩容
湘潭高新区:象形、茶园、西塘等安置区正在进行内外装饰和附属工程建设;高新区实验学校征拆进入扫尾阶段;村道改造等项目“以奖代补”;对农网改造、自来水安装项目全额投资等。
湘潭经开区:湘江防洪景观道路九华段1至7标正进行路基土石方、排水及景观工程施工等。
昭山示范区:朝阳渠、王家赛渠水系综合整治和景观工程建设等。
天易示范区:金霞广场、110KV天易变电站、日处理10万吨天易生态水厂等一批重要公用事业项目已竣工或投运;天易金霞小学9月份全面建成开学;日处理2.5万吨污水处理厂二期已投运;同丰中央广场外装修、亮化已完成等。
湘乡经开区:完成园艺场一安置区,茶厂二安置区,新塘一安置区道路建设;新塘二安置区正进行路基施工等。
岳塘经开区:安置区二期建设加快,已完成建房手续办理、地下室底板浇注和桩基础检测验收;荷塘卫生院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外部装修等。
二、提质扩容下产业集群的累累硕果
以1992年6月,以成立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标志,全市园区发展已走过20余年历程。特别是近几年提速发展,已经逐步建设成型,形成了矿山装备业、汽车制造业、现代商贸物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等多个产业集群。
(1)矿山装备产业集群
湘潭作为全国23个重点工业城市之一,机械制造业底蕴深厚,是我国最早生产矿山运输车辆和矿山电气设备的专业产业基地。目前,全市共有矿山装备制造企业160余家,占长株潭地区矿山装备企业总数的2/3,约占湖南省矿山装备企业总数的1/2。仅湘潭国家高新区聚集50余家,湘潭国家经开区(九华)集聚33家。
湘潭国家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矿山装备、新能源、钢材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目前,园区已集聚了湘电重装、湘钢钢丝绳、双马新材、双马电气、华菱线缆、新昕通用电气等一大批先进矿山装备制造优势企业,江麓机械、雅达电力、重工科技、安拓机电、中机电器等一批研发型矿山装备类企业也纷纷加盟园区。高新区已成为湘潭先进矿山装备产业集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矿山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高地。
在湘潭经开区,目前已集聚矿山装备企业33家,其中已投产企业28家。泰富重工项目将打造一个港口矿山成套设备研发生产制造基地,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0亿元。桑顿新能源动车电池项目投资7.5亿元,生产矿山救生舱动力电池、矿山应急设备专用电池、一次性连续使用1000小时矿山照明材料等产品,达产后年产值可达70亿元。湖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及华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8亿元,将建设集矿产工程勘察检测、设计、安装及勘察设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达产后产值可达10亿元。
湘潭经开区矿山装备产业发展不仅注重引进龙头骨干企业,而且积极探索产业对接,引导区内企业配套,打造矿山装备产业链。目前,以泰富重工为龙头,区内金海钢构、湘潭锅炉等20余家企业与之配套。
(2)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吉利汽车九华生产基地已在2007年顺利投产,截止到目前,吉利汽车九华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全球鹰GC7、全球鹰远景和英伦海景三款车型,以及自动变速器和发动机。2013年,该公司已实现产值92.9亿元。
吉利汽车九华生产基地正着力推动九华零部件产业园建设,选择带动作用明显、具有核心技术、高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入园,打造吉利高端零部件产业园。该产业园拟引进万都等13家国外优秀零部件供应商,投资总额14.5亿元,产能在20-30万套。产业园将兼顾整车及动力总成配套供应,壮大湘潭的汽车产业集群。
吉利汽车九华生产基地三期扩建项目完成后,其生产基地面积由原来的560亩扩至840亩,并将形成年产整车20万台、发动机30万台和自动变速器30万台的生产规模,成为吉利集团8大生产基地中产能和规模最大的基地之一。公司的规模还要继续扩大,要在技术上改进,质量上提升,打造成国内新能源车重点规模生产基地及湖南省整车出口重点规模生产基地。
(3)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伟鸿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系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主要经营生猪养殖、屠宰流通加工、连锁销售、冷链物流、出口贸易等,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25.96亿元。步步高物流园。步步高物流园由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投资3亿元,在园区内建设。一期工程占地300亩,投入使用的仓库建筑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2013年营业收入8002万元。玮鸿冷链物流。由伟鸿食品公司投资6亿元,占地201亩,建设中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中心,已于2012年10月开工,并在2013年7月份投入试运营。湖南金阳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由湖南时代金阳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体规划1500亩,分四期开发,总投资为23亿元,已完成投资1.4亿元,2013年6月16日已经正式奠基挂牌,投产营业后预计年交易额将达到50亿元,成为湖南省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省规模最大、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
(4)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易示范区形成了以槟榔、湘莲为主,其他食品加工为辅的产业集群,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现有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7家,2013年完成产值82亿元,增长28.3%;胖哥、小龙王、宏兴隆、伍子醉获中国驰名商标;贡莲皇、湘久阳等8个企业获省著名商标;胖哥、小龙王、宏兴隆获评省名牌产品;宏兴隆、圣雅凯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又陆续引进了珠江啤酒、鸿益添加剂、妙研食品、可菲香精、新向维等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及配套企业,预计全部投产后可新增产值15亿元以上,进一步壮大了产业总量。
(5)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产业集群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产业主要集中在湘乡经济开发区,目前拥有皮革企业8家,明胶企业2家,箱包制品厂1家,主要产品有皮革加工、箱包等产品。2013年实现产值39.56亿元。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产业不断壮大,造就了湖南省怀其皮革集团制革有限公司、湖南银河制革有限公司、湘乡市韶龙制革有限公司、湘潭市涟丰明胶有限公司、湘潭金子箱包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
三、湘潭园区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从各个园区主导产业体系的发展来看,虽然产业集群已有一定的发展,产业内集群效应已初见端倪,但是,从总体上看,产业规模、档次还有待提升,基本上还只能获得初步的集群效应,有些产业甚至还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产业内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企业较为分散,集中度低;产业链内部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较粗放,产品档次偏低;装备技术水平不高,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二)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纵深延伸不够。如湘电风能、吉利汽车这样的龙头企业,但为之配套的中小企业不多。
(三)产业内部各企业间的分工协作能力还比较弱,企业分工配套欠缺。从企业间的联系来看,许多企业间没有建立起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关系,缺乏深层次的分工,企业难以享受到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
(四)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高端技术产业发展落后。大部分产业为资源型加工业,技术含量、装备水平普遍不高。研发能力较弱,技术模仿多于技术创新,多数属于粗加工或组装型产业。
四、加快湘潭园区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举措探析
(一)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发展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产业定位,要在发展本区域内的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在对比市场资源、技术、环境空间的基础上,找出比较优势,围绕本区域的特色产业,制定合理、完善的产业集群布局规划。针对“企业分工配套欠缺”的前述,湘潭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发挥各地优势,加强分工合作,以产业关联链条为纽带,加快产业园区产业群体的发展。
(二)壮大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强化延伸产业价值链。龙头企业、优势企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火车头,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带动力量。但长期以来,全市园区除吉利汽车、湘电风能、泰富重工、蓝思科技、中冶京诚等少数具有带动性的企业外,缺乏能发挥“领头羊”作用和行业领军的龙头企业,严重影响园区产业集约化程度。因而要继续培育一批产业的龙头企业。同时,对已有的龙头企业,特别是一批对行业起带动延伸作用的企业要进一步扶强扶大。优势企业要扶专扶特,把有限资源向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倾斜,鼓励企业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整合模式,促使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骨干企业集中,提升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深化产业的深度开发,强化产业链延伸和相关行业配套的拉力,从而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要提高园区的质量,促进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把中心城市改造、污染企业搬迁与优化产业空间结构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产业园区优化升级机制。对不符合产业园区发展要求的企业,要引导其向专业化工业聚集地搬迁,腾出土地吸纳符合产业集群要求的新企业落户,以促进其集聚发展。
(四)积极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吸引高端要素集聚。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配套的服务业需求日显迫切。发展现代物流业。要依托全市综合交通网络,大力发展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口岸、货物采购代理等现代物流业;培育形成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完善生活配套服务。加快园区内学校、医院、餐饮、休闲、超市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企业,增强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环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园区水、电、路、气、网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交站点等公共配套设施,努力为企业员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吸引更多高端要素集聚。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丁丁]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