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湘潭市规模工业企业主动对接新形势、适应新常态,以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运行态势平稳,能源消费低位运行,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年度节能降耗指标。
一、规模工业能源消费状况
湘潭市规模工业企业884家,能源消费637.2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4%。从分季度能源消费增速看,一至三季度累计分别下降1.2%、1.3%和3.3%,全年下降2.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7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2.1%。一至三季度累计分别下降12.3%、11.6%和12.6%,规模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整体在低位运行,增加值能耗保持平稳下降态势。
(一)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和电力为主体。规模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中,原煤消费613.05万吨,去年同期为774.47万吨,(折合成吨标准煤,下同)所占比重为29.39%,洗精煤20.69%、焦炭18.11%;电力消费74.94亿千瓦时,去年同期为78.70亿千瓦时,所占比重为6.16%;石油、天然气类能源消费为所占比重0.4%。
(二)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略有下降。全市规模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总投入884.54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产出量613.75万吨标准煤,总效率69.39%,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投入量263.3万吨标准煤,产出量105.4万吨标准煤,火力发电效率39.9%,提升0.52个百分点;热力产出转换投入量138.76万吨标准煤,产出量44.77万吨标准煤,供热效率为32.27%,降低5.75个百分点。
(三)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比重增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51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5家,非金属矿制品业86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7家、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9家、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家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企业239家,占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27.04%,能源消费量为614.1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0.89%,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全部规模工业能源消费量的96.37%,比重比上年增加5.86个百分点。
(四)耗能大户能耗占比增加。全市万吨标准煤以上耗能企业22家,能源消费597.46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的93.75%,比上年提高1.48各百分点。
二、节能降耗工作存在的问题
湘潭市规模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工业节能工作仍面临着资源约束偏紧、环境压力偏大等困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克服和缓解。
(一)宏观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以及安全生产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增速下滑,工业回落明显,投资增速放缓。作为经济的先行指标,能源生产、消费驶入低迷区。
(二)从能源品种看,煤炭依旧是全市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品,煤炭耗费量占全市消耗总量较高,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占全市的比重不高。过度的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降低能源综合利用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产业调整,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近两年全市雾霾天气比较严重,与煤炭为主的能耗结构有一定关联性,为此需要有关部门制订有关的综合措施,以改变目前的空气质量状况。
(三)节能降耗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制约机制。一方面对节能降耗改造、节能降耗设备应用以及节能降耗奖励方面在财税政策上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对不实行节能减排或是浪费能源行为的监督、处罚还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规定。
三、促进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节能降耗不是一个单纯的能源指标问题,而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从源头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一)继续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落后产能是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源头,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全市要进一步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实行强制性淘汰制度。
(二)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在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中,应逐渐降低煤炭等能源直接利用的比重,积极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不断优化能源消费品种结构。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
(三)加强能源基础工作。要逐步建立健全能源生产、销售、消费、核算等基础台账,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人员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数据质量、分析研究,尤其是预警监测方面。以热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为切入,结合能源、资源、环境基础数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主动为各级政府献良策、出主意、当参谋。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余锐靖]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