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湘潭市主动适应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克服不利因素影响,狠抓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8.3亿元,同比增长9.2%。
一、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发展总体稳定。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春耕备耕形势较好,化肥、农药等农资储备充足,价格平稳,各类农机具及零配件货源充足;农户种植意向稳定,调查显示,湘潭县、湘乡市、雨湖区三地159户农户今年意向播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预计全市早稻播种面积152万亩左右,与去年持平。全市冬播油菜面积32.6万亩,同比增长6.7%,由于油菜生长期间气温较常年偏高,光照充足,油菜籽有望丰收。一季度,全市肉猪出栏145.5万头,同比下降1.5%。但近期生猪价格上涨,同时玉米、成品饲料等价格有所下降,猪粮比有望走高,后期生猪生产有望稳中有增。工业生产保持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4亿元,同比增长7.5%。全市规模工业36个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7.4%、45.2%、14.6%、18.3%。虽然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但工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比为54.8%,同比提高 2.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占比为78.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园区工业增加值占比为67.6%,同比提高19.1个百分点。服务业运行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仓储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增长势头强劲。
(二)三大需求稳中有快。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8亿元,同比增长26.8%,增幅与去年同期持平。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强劲,完成63.4亿元,增长44.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0个百分点。农业投资力度加大,完成投资2.4亿元,同比增加1.5亿元,增长1.3倍。生态环境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5.8亿元,同比增加3.2亿元,增长1.2倍。消费市场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0亿元,同比增长13.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分商品类型看,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等升级类商品消费快速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实现零售额增长28.1%;通讯器材类得益于3G、4G通讯网络的普及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50.3%;汽车类消费由于一般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即将到来,加上各汽车商推出优惠活动刺激,实现零售额增长19.8%。出口需求增长较快,1-3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出口总额2.6亿美元,增长47.3%。主要出口商品中,汽车和汽车底盘增长15.5倍,钢材增长47.6%,鲜、冻猪肉增长44.0%。
(三)财政收入降幅收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5.9亿元,同比下降2.0%,降幅较1-2月收窄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5亿元,增长1.3%。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7.6亿元,下降17.9%;地税部门完成12.2亿元,增长0.3%;财政部门完成16.1亿元,增长5.9%。金融方面,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65.1亿元,较年初新增119.8亿元,同比少增20.6亿元;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11.4亿元,较年初新增76.2亿元,同比多增32.7亿元。今年的新增贷款主要用于企业周转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民生保障有力推进。民生支出较快增长。财政支出中,与民生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农林水、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62.7%、11.0%、21.8%和1.2倍。就业形势较为平稳。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31.1%;失业人员再就业0.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35.6%。消费价格小幅上涨。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涨幅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虽然全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市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一)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全市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企业生产经营来看,一季度,全市910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77家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有250家企业产值出现负增长。从效益来看,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8.8亿元,同比仅增3.8%,低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速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0%,分别较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回落0.3、0.4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长后劲减弱。一是资金保障难度增大。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增长12.9%,比实际完成投资增速低13.9个百分点。其中,占比近70%的自筹资金增长17.2%,同比回落 27.9个百分点。二是项目建设规模下降。一季度,虽然全市在建项目达1296个,同比增长21.1%,计划总投资1328.8亿元,同比增长6.7%。但在建项目平均规模同比下降12.5%。
(三)房地产市场较为低迷。开发投资力度减缓。一季度,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8.9%,较去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销售市场较为低迷,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8%,同比回落28.1个百分点;销售额10.3亿元,同比下降24.5%,较去年同期降幅扩大23.3个百分点。相关税种增收乏力,一季度,与房地产业发展相关的重要税种回落明显。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分别下降10.4%、5.8%、39.0%、26.2%。
三、后期形势研判及工作建议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基本面趋于好转。美国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5.3,为2014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欧元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52.2,创下10个月以来新高。国内方面,虽然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增长速度仍在合理区间,尤其是部分重要先行指标开始走好。3月份,制造业PMI为50.1%,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高于荣枯线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高于荣枯线3.7个百分点。加上今年以来,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松紧适度,对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增长较为有利。
(一)力促工业企稳回升。一是加强运行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研究制定针对性强、富有实效的政策措施,确保工业经济健康运行。二是分类指导抓好帮扶,针对停产减产企业面临的困难,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施分类指导帮扶,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同时,继续做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围绕工业项目建设,推动土地、资金、拆迁等制约难题化解,促进重大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做到早开工、早投产。四是抓好新兴业态培育,利用国家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及省委、省政府拟将长株潭地区打造成全国先进、世界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要紧紧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力保投资稳定增长。一是抓好国省政策对接落实。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七大工程包”,搞好项目储备,争取更多的国家资金;全力推动纳入全省“511”重点投资计划的工程、项目、重点投资,切实做好土地、资金、人力资本等要素保障,确保投资进度要求;依托省“135”工程,加快全市园区新建标准厂房建设,加大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二是着力激发民间投资。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完成111.4亿元,同比增长23.3%,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30.7个百分点,后期要进一步降低门槛,扩大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三是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要充分发挥投资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导向作用,以投资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防止重复建设,最大限度提高投资效益。
(三)抓好民生保障工作。搞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推进“两房两棚”、 “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创新人才和团队,带动各类人群创业就业;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就业服务指导,着重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