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湘潭市“四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探析

来源: 时间: 2015-08-1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四上”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构成,是企业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决策的效率和质量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湘潭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2014年,湘潭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抢抓国家“互联网+”、“工业4.0”等信息化领域发展的战略机遇,不断完善信息产业布局,壮大信息产业规模,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了解“四上”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我们对全市全市1653家“四上”企业开展了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调查资料表明:湘潭企业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信息化发展前景看好,企业互联网使用率较高,通过互联网开展活动多样化,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相对集中;但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信息化高端人才短缺,信息化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四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2014年,湘潭市纳入全国联网直报系统“企业一套表”企业165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0家、有资质的建筑企业159家、限额以上批发业和零售业企业285家、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52家、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17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73家,分别占全市“四上”企业的55.1%、9.6%、17.2%、3.2%、10.5%和4.4%。从企业区域分布来看,雨湖区479家、岳塘区379家、湘潭县309家、湘乡市363家、韶山市99家、市直管24家,分别占全市“四上”企业的29.0%、22.9%、18.7%、22.0%、6.0%和1.4%。

  (一)“四上”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1、企业使用计算机基本实现全覆盖。计算机是现代企业生产、销售、管理、办公和服务必不可少的信息工具。调查结果显示,全市99.1%“四上”企业使用计算机。没有使用计算机的企业,主要是年度倒闭、关停、破产而保留名录的企业。

  2、八成以上企业有专职信息技术工人员。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信息管理维护人员。2014年,全市85.7%的“四上”企业有专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较2013年提高10.4个百分点,拥有信息技术工作人员0.58万人,同口径相比,较上年增长8.3%,每百家企业拥有信息技术工作人员353人,信息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重为1.5%,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比重较高的是住宿和餐饮业,调查结果显示,92.3%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拥有专职从事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宾馆、酒店涉及电脑上网和会议保障系统需要信息技术管理维护人员;其次是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和建筑业,也都在八成以上。

  3、企业生产和服务运用互联网程度高。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使用互联网基本实现全覆盖。2014年,全市“四上”企业,因生产和服务使用互联网的企业达98.2%;通过宽带连接互联网的企业达97.8%,占比较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其中接入固定宽带的企业占比达92.4%,宽带网速在100Mbps及以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比达47.5%,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占21.6%;拥有网站的企业占比达54.2%,较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实际拥有网站1042个,每百家企业拥有网站63个;通过互联网对本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的企业达87.1%,较上年提高11.3个百分点,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和推广的形式主要包括电子邮件(占比37.8%)、互联网广告(占比33.9%)、自有网站(占比33.0%)、搜索引擎(占比22.4%)和其他(占比21.7%)。

  (二)“四上”企业信息化设施及投入情况

  1、企业计算机数量平稳增加。2014年,“四上”企业期末使用计算机5.56万台,较上年增加0.56万台,每百家企业拥有计算机3376台。其中: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分别为4.81万台、0.60万台和0.15万台,分别占计算机总量的86.6%、10.8%和2.6%,企业生产和服务主要使用台式计算机。

  2、信息化投入主要集中在一次性投入。2014年,全国首次对“四上”企业信息化投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全市“四上”企业信息化投入8.52亿元,占“四上”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2%。其中一次性投入6.81亿元,占“四上”企业信息化投入的79.2%;营运维护投入1.71亿元,占比20.1%。在一次性投入中,以硬件投入为主,占一次性投入的76.8%,占全部信息化投入的61.4%,可见信息化投入主要集中在硬件建设上。

  (三)“四上”企业信息化管理情况

  1、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财务管理、购销存管理、生产制造管理、物流配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2014年,全市“四上”企业中采用信息化进行管理的企业达1583家,占“四上”企业的97.8%,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来看,100%的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其次是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化管理程度分别达到99.4%、98.2%、97.4%和97.2%。

  2、企业财务管理环节信息化程度最高。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全市“四上”企业中有86.4%的企业在财务管理环节上采用信息化管理,明显高于其他管理环节。这足以说明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环节中的重中之重,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核心部分。除企业财务管理外,企业购销存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也相对比较高,分别达到46.1%和32.7%。

  3、行业信息化管理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各行业在“财务管理”上采用信息化管理水平最高,均在80%左右,其中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到97.2%,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在“购销存管理”方面,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以上工业纳入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占比较高,分别达到70.4%、55.8%和45.6%;在“生产制造管理”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之关联度最高,在信息化管理上达到27.0%;在“物流配送管理”方面,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纳入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占比为20.1%;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规模以上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纳入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水平相对较高,分别占比38.9%和36.5%;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规模以上服务业、建筑业纳入信息化管理的企业相对较高,分别占52.8%和41.8%。

  (四)“四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活动情况

  1、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活动多种多样。2014年,从全市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来看,通过互联网开展的活动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收发电子邮件、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与政府机构互动(不包括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使用网上银行、使用其他金融服务(网上交易股票、基金、保险等)、提供客户服务、对外或者对内招聘、发布信息或即时消息、员工培训等。

  2、收发电子邮件在企业互联网应用中比较普遍。收发电子邮件作为信息化应用的基本形式,在企业互联网应用中比较普遍,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和沟通方式。2014年,全市在使用互联网的“四上”企业中,收发电子邮件的企业占比达93.5%,排在各项活动的首位。其次是随着“网上银行”的蓬勃兴起,近七成的企业(占比达68.2%)通过互联网 “使用网上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排在第三到第五位的分别是:了解商品和服务的信息、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提供客户服务,分别占使用互联网企业的58.3%、49.6%和32.8%。

  3、各行业通过互联网开展活动侧重点不尽相同。通过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排在首位的行业是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占比达95.8%,其次是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规模以上工业;通过互联网使用网上银行进行交易的企业,排在首位的行业是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占比达87.9%,其次是建筑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通过互联网了解商品和服务信息的企业,排在首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比达68.7%,其次是规模以上工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五)“四上”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情况

  1、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明显增加。随着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日益发展,全市从事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明显增加。从调查情况来看,2014年全市涉及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四上”企业有90家,占企业个数的5.5%。其中:有电子商务销售的企业达75家,占企业个数的4.6%;有电子商务采购的企业达49家,占企业个数的3.0%。从行业分布来看,当前,全市“四上”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已经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共涉及到16个行业门类。其中:有44家制造业企业涉及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占全市有电子商务活动企业个数的48.9%,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分别达16家和13家,分别占比17.8%和14.4%。

  2、电子商务交易额成倍增长。2014年,全市“四上”企业实现电子交易额128.41亿元,同比增长144.7%。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金额(不含增值税,下同)为95.31亿元,增长108.4%,从电子商务销售对象来分,销售给企业(B2B)、销售给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B2G)和销售给消费者(B2C)的金额分别为90.60亿元、0.40亿元和4.31亿元,分别占电子商务销售总额的95.1%、0.4%和4.5%;电子商务采购金额33.10亿元,增长3.9倍,从采购方式来分,企业主要是通过本企业自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采购,其采购金额达28.97亿元,占全市电子商务采购金额的87.5%,其次是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采购,采购金额达2.55亿元,占比7.7%。

  3、行业电子商务交易额相对集中。2014年,全市“四上”企业电子商务销售金额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两个行业门类中,分别达到60.06亿元和32.91亿元,分别占全市电子商务销售金额的63.0%和34.5%;同样,全市电子商务采购金额也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达到8.12亿元和24.80亿元,分别占全市电子商务采购金额的24.5%和74.9%。另外,从全市电子商务销售金额较大的前20家企业来看,其电子商务销售金额达94.01亿元,占全市电子商务销售金额的98.6%;从全市电子商务采购额较大的前20家企业来看,其电子商务采购金额达32.82亿元,占全市电子商务采购金额的99.1%。

  二、“四上”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投入仍然不足。从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全市1647家“四上”企业中,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1446家,占比虽然达到87.8%,但同时说明还有201家企业(占比12.2%)没有涉及信息化投入。1446家有信息化投入的企业合计投入8.52亿元,户均51.76万元,仅占全市“四上”企业营业收入的0.2%,与省会长沙市相比,湘潭信息化投入仅为长沙的8.3%,湘潭信息化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低于长沙0.4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来看,属于现代物流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信息化投入仅为3043.10万元,仅占本行业营业收入比重的0.1%,处于全市较低水平,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中,信息化投入明显不足。

  (二)信息技术人员还显缺乏。2014年,全市1647家“四上”企业,有信息技术人员的企业虽然达到1411家,占企业数的85.7%,但同时说明有236家企业(占比14.3%)没有信息技术人员。全市“四上”企业拥有有从事信息技术的员工0.58万人,户均3.5人,仅占“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重的1.5%,与2013年相比,虽然提高了0.2个百分点,但与省会长沙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14年长沙6603家“四上”企业拥有信息技术人员3.2万人,户均4.8人(高出湘潭1.3人),占“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重的2.4%(高出湘潭0.9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信息技术人员户均3.0人,占本行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比重的1.4%,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和0.1个百分点,湘潭是老工业重镇,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技术人员,特别是中高端信息技术人才还显不足。

  (三)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不高。在“互联网+”和“工业4.0”等信息化领域发展的战略机遇环境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要素环节中,物流配送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但2014年全市1583家使用信息化管理的“四上”企业中,涉及物流配送管理的企业只有180家,占比仅为11.4%,所占比重排在其他信息化管理各要素的最后一位。特别是与物流配送关联度较高的规模以上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将物流配送纳入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占本行业企业的比重分别只有11.2%、20.1%和28.6%,同样是本行业信息化管理各要素环节中信息化管理程度比较低的。因此不难看出,目前湘潭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阶段,加快提升全市“四上”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任重道远。

  三、加快推进“四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努力创造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互联网+”和“工业4.0”信息化领域发展的战略机遇中,“四”上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其过程是艰难的、工程是复杂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要提高湘潭“四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组织IT业界、用户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面的力量,集思广益,系统总结、梳理现行政策问题、机制障碍,抓紧制定和完善湘潭企业信息化政策框架体系,并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本着急用先立的原则,出台与企业信息化进程相配套、相适应的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

  (二)要以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当前,湘潭经济步入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效益和质量。而信息化发展在完善企业管理和生产流程再造、提高运营效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渗透和运用,深刻改变企业的传统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拓展出诸如软件业、科技咨询业、数字出版业、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领域。同时,信息技术能够将网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便于企业开展类似湘潭步步高集团所属的连锁经营、网络购销等,以实现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创新;网络信息技术在采购、订单、配送、洽谈、培训、支付和结算等领域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条管理,促进企业现代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要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抢得先机,必须要把信息化发展与理念更新、科技创新、管理升级和市场拓展相结合,坚持技术装备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并举,打好“硬基础”,提升“软实力”,使企业信息化的进步与企业创新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推进产业向高新技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通过信息化发展推进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大力营造电子商务平台,普及电子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活动可以为企业实现快速的交易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现代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扑面而来的电子商务浪潮,充分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积极作用,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来客观评价电子商务在生产和运营活动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拓展电子商务活动领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度从标准化程度高、交易量大、批发次数多、顾客流量大的商品或服务领域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电子商务活动,例如:湘潭步步高集团公司在长沙拟构建云猴网、支付平台、物流平台、便利平台和会员平台5个子平台组成的云猴大电商平台,云猴网将重点发展“全球购”和“生鲜购”。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市企业电子商务活动的全面普及;要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电子商务培训,包括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电子商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

  (四)加大信息化投入和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企业信息化中高端人才。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加大信息化投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关键领域。企业信息化发展关键在于人,特别是中高端人才,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应当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鼓励和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企业信息化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以及分行业、分应用的有针对性的长、中、短期培训,为企业培养信息化人才,特别是为中高端技术人才提供专业化培训服务和更大的支持,为湘潭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为加快推进湘潭信息化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李立武]

  [审核:周凌]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