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湘潭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16年展望

来源: 时间: 2016-02-0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湘潭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四化两型”、“三量齐升”、“两个率先”,积极落实稳中求进系列政策措施,湘潭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 回顾2015年,经济运行总体稳中有进

  2015年,虽然宏观环境总体偏紧,但湘潭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保持稳定增长,在全省排名靠前。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运行质量得到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十二五”实现了较好收官。

  (一)产业发展总体平稳。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湘潭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分别增长9.2%、9.2%、9.3%、9.6%,呈现持续回升势头,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稳中有进。从农业生产来看,农业生产稳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7.6万亩,比上年增长0.8%,粮食总产量152.6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全年生猪出栏529.1万头,比上年下降2.5%。从工业运行来看,工业生产平稳。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6.1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市36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新兴行业增加值增长较快,比上年分别增长27.3%、21.1%、13.5%。大型企业支撑作用突出。全年全市17家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受益于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8.8%,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6.7%;金融业发展较快,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6.8%。全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3.2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9%,比上年提高 2.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工业结构来看,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22%,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57%,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9.4%,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来看,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投资的占比为44.7%,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的占比为69.6%,比上年提高 4.5个百分点。

  (三)发展动力依然较强。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2.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3.1%。其中,出口11.2亿美元,下降10.9%;进口10.8亿美元,增长6.6%。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1%;实际利用内资2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

  (四)发展质量有所提升。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财政总收入)完成 173.9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口径税收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6.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取得成效。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22.2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8%。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市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为92.5%,县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均达到目标任务要求。

  (五)民生保障继续加强。就业形势稳定。全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564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621人,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237元、1534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0%和 8.9%。物价持续低位运行。1-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然而,虽然湘潭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良好态势,但受工业经济运行困难较多、投资增长后劲偏弱、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湘潭市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二、展望2016年,经济发展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

  展望2016年国内外经济总体形势,一方面,当前发达国家经济有温和回暖迹象,我国和我市经济也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为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我市经济虽然短期内工业增长乏力、投资增长后劲不足、楼市走势疲弱等问题比较突出。但当前支撑经济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从增长动力来看,投资缓中有优,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6.9%,新动力加快孕育;消费稳中有旺,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中,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9%、34.7%,延续了近年来的较好态势,消费升级势头明显。从产业来看,粮食、生猪生产保持平稳;工业继续向高端升级,高加工度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湘潭经济增长显现由工业主导向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推动积极信号。

  综合分析,虽然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时期,国内经济需求弱化的影响还在惯性延续。但2016年,随着国家全面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宏观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我市经济虽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有望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中继续实现稳中有进。

  三、确保经济稳中有进的对策建议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湘潭市经济有望延续当前的平稳态势,但还需未雨绸缪,积极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好基础。

  (一)着力稳住工业经济。继续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走势的预警,对生产要素供应、市场需求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继续加大金融信贷、财税政策的落实力度,切实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清理不合理收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搞活经济实体,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积极扩大投资需求。湘潭市经济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虽然近年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2014年为60%,2015年为58%),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要围绕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走出去”;要及早在“三农”、保障性住房、技术改造、节能环保等建设方面,做好项目的开发和储备,千方百计争取国省重大项目支持,着力解决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偏少现状;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集中力量在重点基础设施和生态民生工程上狠下功夫。

  (三)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结构调整艰难推进。明年应抓住宏观政策有望继续保持宽松、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机遇,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打破“结构”瓶颈。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技术引进,扩大技改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巩固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