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湘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各项经济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迎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投资力度,狠抓项目建设,去房地产库存,补服务业发展短板。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18.01亿元,同比增长10.0%,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7%。
一、服务业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一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9%,较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超过二产业0.1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7%,超过二产业1.4个百分点,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四是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00亿元,增长4.8%,较去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15亿元,增长13.4%,增幅高出全市服务业增加值3.4个百分点;全市以信息、租赁、商务、科技等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85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9%,增长15.5%,增幅高出全市服务业增加值5.5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稳中有进。上半年,全市8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09元,同比增长15.5%,增幅高出1-5月0.8个百分点;营业成本26.25亿元,增长20.5%;三项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共计5.93亿元,下降15.8%;应付职工薪酬4.49亿元,增长3.4%;从业人数2.04万人,增长3.2%。受国家“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影响,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交增值9871.7万元,增长7.1%;实缴营业税金及附加1676.3万元,增长15.1%。
(三)服务业投资总量居首位,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60亿元,同比增长20.0%,增幅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4.4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大于第一、第二产业投资总量之和,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1%。其中,涉及民生投资52.77亿元,增长1.0倍。上半年,全市84家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重点项目达73个,占比86.9%。其中,预计10月1日正式运营的湘潭保税商品中心项目已在6月30日进行了竣工预验收,韶山银河旅游项目、可可环球、索菲特大酒店等多个项目完成投资。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中的核心商务区建设、竹埠港地址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搬迁工程、湘江沿江风光带工程(九华段)、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加工物流园、湖南金阳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二期、义乌小商品城物流中心、城市中心广场停车场建设项目、窑湾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长株潭公路港物流项目,湘潭北站站前综合枢纽项目等一大批服务业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推动了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服务业重点领域运行平稳。一是房地产业“去库存”成效初显。上半年,面对严峻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全市坚持供给侧与需求端发力相统一,强化监管与优化服务相结合,4月中旬,继湖南省出台“湘十条”发力去库存后,湘潭率先14个市州出台首个“去库存”政策——《关于积极化解商品房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九大措施助力楼市“去库存”(简称“潭九条”)。目前,“潭九条”落地已2个月,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3.02亿元,同比增长7.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101.95万平方米,增长30.5%,而去年同期下降0.9%,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面积94.19万平方米,增长34.1%,而去年同期下降6.1%。;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金额39.66亿元,增长26.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23.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金额35.39亿元,增长36.1%,而去年同期下降6.4%。商品房库存压力有所缓解,全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完成额56.01亿元,增长5.7%,其中:住宅投资完成额31.53亿元,下降21.4%,有效控制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强度。二是消费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07亿元,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5.46亿元,增长21.0%;零售业零售额197.42亿元,增长9.4%;住宿业零售额8.10亿元,增长18.1%;餐饮业零售额34.09亿元,增长10.6%。
二、影响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服务业总量小比重低。湘潭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很高,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9.8%,而服务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低于工业9.9个百分点。从全省来看,上半年,湘潭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不到5个百分点(占比4.7%);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上半年,湘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9%,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和9.5个百分点。湘潭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和占GDP的比重均在全省排位靠后。
(二)县(市)区服务业发展不平衡。上半年,从县(市)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情况来看,各县(市)区处于不平衡状态。一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来看,全市8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两个城区,达57家,占比70.4%。其中岳塘区最多,达到3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的40.7%;其次是雨湖区,达到24家,占比29.6%;最少的是韶山市,只有7家,仅占5.1%。二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来看,营业收入最多的是雨湖区,达到17.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50.9%;其次是岳塘区,达到13.77亿元,占比40.4%;最少的是湘乡市,仅有0.53亿元,其占比不到2个百分点(1.6%)。三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是湘乡市,同比增长62.8%;其次是韶山市,增长38.8%;营业收入增长乏力的是雨湖区,增长12.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合理加快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养老产业、“营改增”等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文件;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发展服务业“十百千”工程、《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等相关文件;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和《加快资本市场发展补充规定》等有关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应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比照湘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有关兄弟市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配套政策,加紧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或者本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按照服务业集聚发展、融合共生的产业特性,汇聚优质资源和关键要素,积极培育重点产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着力构建“互联网+”、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服务等门类齐全、层次较高、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二)加大投资力度,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服务业企业90%以上集中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金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服务业领域投融资入力度。一是继续提高政府投入中服务业投资份额,比照湘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尝试建立服务业企业引导资金,加大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二是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金融信贷为支持,民间投入为主体的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业投资体系。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服务垄断行业,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新兴服务业,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三是加大整合力度。对于行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如小型物流企业、科技服务企业、居民服务企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等,可以尝试组建行业集团公司,实施规模发展。
(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培育企业打造品牌战略。在国家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根据既定相关政策,用足用用活配套政策,与时俱进,跟踪制定新政策。应加大对服务业企业自主创新支出税费减免力度,在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更多倾斜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步步高集团等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培育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或者集团,带动行业发展。同时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联动的品牌创建工作机制,组织实施一批品牌示范作用明显的产业项目,培育一批省内著名、国内驰名的服务业品牌,以带动湘潭服务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李立武]
[审核:刘雁]
[责编:罗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