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湘潭服务业继续领跑全市经济增长

来源: 时间: 2016-11-0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前三季度,湘潭服务业延续了上半年的发展势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一、服务业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服务业继续领跑全市经济增长,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一是服务业增长继续高于GDP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9.42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增幅分别高出全市GDP和二产业增幅 2.9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受其影响,服务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超过二产业0.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1%,超过二产业7.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5%,较去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0.28亿元,增长3.8%,较去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6.69亿元,增长9.7%;全市以信息、租赁、商务、科技等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3.90亿元,增长16.6%,增幅高出全市服务业增加值5.9个百分点,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2%。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93家(月度新增企业15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21亿元,同比增长24.3%;营业成本41.06亿元,增长27.6%;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费用合计9.73亿元,下降4.3%;应付职工薪酬7.01亿元,增长2.4%;从业人数2.24万人,增长13.2%;企业实缴营业税金及附加2404.5万元,增长9.2%;企业应交增值税1.26亿元,下降9.5%。

  (三)服务业投资总量居首位,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3.18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7.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2%。前三季度,全市96个计划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重点项目达84个,占比87.5%。其中:湘潭保税商品中心项目已经于10月1日正式运营,韶山银河旅游项目、可可环球、索菲特大酒店等多个项目完成计划投资。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中的核心商务区建设、竹埠港地址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搬迁工程、湘江沿江风光带工程(九华段)、中国中部岳塘国际商贸城加工物流园一期、湖南金阳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二期、精美湘潭岳塘沿江风光带二期项目,义乌小商品城物流中心、城市中心广场停车场建设项目、窑湾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长株潭公路港物流项目,湘潭北站站前综合枢纽项目等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推动了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了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服务业重点领域持续保持平稳运行。一是房地产业“去库存”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3.51亿元,同比增长5.9%,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167.05万平方米,增长22.6%,增幅较去同期提高13.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面积156.50万平方米,增长26.0%,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8.6个百分点;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金额63.29亿元,增长14.2%,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实际销售金额57.43亿元,增长22.0%,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12.7个百分点。政策的护航,多举措的并进,也让全市房地产市场库存节节下降,截止9月底,全市(本级)新建商品房剩余可售量与2015年底相比下降24.0%,提前实现年初明确的20.0%去库存目标。二是消费持续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67亿元,增长11.7%,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均好于上半年。其中:批发业零售额62.16亿元,增长21.4%;零售业零售额297.38亿元,增长9.7%;住宿业零售额11.79亿元,增长18.6%;餐饮业零售额58.34亿元,增长10.9%。

  二、影响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服务业总量小比重低。从全省来看,前三季度,湘潭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不到5个百分点(占比4.9%);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前三季度,湘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5%,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13.3个百分点和8.6个百分点。低于湘潭第二产业占GDP比重13.5个百分点。湘潭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和占GDP的比重均在全省排位靠后。

  (二)县(市)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前三季度,从县(市)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情况来看,各县(市)区处于不平衡状态。一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来看,全市9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两个城区,达67家,占比72.0%。其中岳塘区最多,达到3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的41.9%;其次是雨湖区,达到28家,占比30.1%;最少的是湘潭县,只有8家,仅占8.6%。二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来看,营业收入最多的是雨湖区,达到27.1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50.9%;其次是岳塘区,达到21.41亿元,占比40.4%;最少的是湘乡市,仅有0.90亿元,其占比不到2个百分点(1.6%)。三是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来看,营业收入增长最快的是韶山市,同比增长143.9%;其次是湘乡市,增长85.4%;营业收入增长乏力的是雨湖区和岳塘区,分别增长17.1%和22.5%,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借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服务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健康养老产业、“营改增”等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文件;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发展服务业“十百千”工程、《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等相关文件;市委、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补充意见》等有关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应以此为契机,抢抓机遇,紧制定和完善本部门或者本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按照服务业集聚发展、融合共生的产业特性,汇聚优质资源和关键要素,积极培育重点产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着力构建“互联网+”、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服务等门类齐全、层次较高、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二)加快投资项目的落地,增强服务业发展潜力。服务业企业90%以上集中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金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全市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服务业领域投融资入力度。一是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资金落到实处,以加大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二是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金融信贷为支持,民间投入为主体的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业投资体系。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服务垄断行业,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新兴服务业,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三是加大整合力度。建议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对同行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如小微型物流企业、商务服务业企业、科技服务业企业、居民服务业企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等,可以尝试走集团式规模化发展路子,增强市场竞争势力。

[供稿:湘潭市统计局  李立武]
[审核:刘  雁]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