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湘西州旅游蓬勃发展

来源: 时间: 2004-02-2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3年,湘西州旅游业虽遭到“非典”重创,由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非典”后的市场启动工作,经过努力,仍取得了接待游客275.7万人次,旅游收入3.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35%的好成绩。

    一、抓好“非典”防治,全力开拓旅游市场的启动

    2003年,湘西州旅游业由于受“非典”的影响,从1-3月接待游客47.8万人次,旅游收入5800多万元的喜人势头,进入4、5、6月游客直线下降,重点景区凤凰、德夯、猛洞河分别出现连续6天、7天和10天的“零接待”状况,旅游饭店门可罗雀,家庭旅馆关门,客房出租率不到20%,旅行社、旅游车队全部歇业。5月份,全州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下降86%和85.3%。在“非典”严重影响的40多天里,全州旅游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旅游业税收下降75.4%。面对这种情况,州委、州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调整工作重心,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及旅游业恢复工作,一手抓基础性工作,力争做到两不误。“非典”对旅游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惨重的,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全州旅游行业在“非典”面前,没有丝毫畏惧,而是奋起抗击,作出巨大牺牲,保住了湘西这块无“非典”疫情净土。

    “非典”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市场启动工作,及时召开了全面启动旅游市场动员会,湘西州成为全省14个市州最早启动旅游市场地区之一(张家界5月13日启动),赢得了主动。全州还相继采取一系列启动市场的积极措施,如州旅游局紧急救市,决定暂时退还全州23家旅行社部分质保金115万元,物价部门推行旅游饭店水、电、气收费与其他工商企业同价,对受“非典”影响期间旅游企业价格调节基金减半征收,交通部门对受“非典”影响期间旅游车辆客运附加费减30%,养路费减20%等。全年,湘西州投入旅游市场促销经费1200多万元,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特别是从6月下旬以来,湘西州连续举办了五次启动市场的大型旅游造势活动,对市场启动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一是6月16日至25日,邀请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回家乡拍摄展示湘西州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奇特的山水风光的MTV;二是6月20日至24日,与张家界市联合,举办启动旅游市场协作会,邀请全国旅行商、媒体600多人来湘西州进行为期两天的踏线考察,州委、州政府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反响巨大;三是6月26日至29日,与张家界市联手举办了“穿越大湘西”活动,此次活动对与张家界联手打造大湘西旅游品牌意义重大;四是借9月12日中国湖南旅游节开幕之际,在湖南旅游博览会上,租用10个展台,整体布展宣传推介“神秘湘西游”品牌,湘西州获全省优秀展台奖;五是9月20日在凤凰南方长城举办了’2003·南方长城·中韩围棋邀请赛和2003年中国湖南旅游节闭幕式。这些造势活动,所产生的巨大市场效应已经显现出来。从6月下旬以来,湘西州旅游市场迅速升温,又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

    二、铺开旅游基础工作五条“线”,打造神秘大湘西

    1、旅游规划全面编制

    规划是指引旅游产业航船正确航行的航标,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为止,《湘西州2001—2015年旅游业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州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定位以里耶秦简、土家风情为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湘、渝边区旅游贸易重镇的《里耶镇城市总体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全州8县市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

    2、旅游招商成效显著

    旅游是湘西州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和亮点,2003年来,湘西州旅游招商成效明显,合同资金已达3.756亿元。其中有吉林政达旅游集团投资1.128亿元开发不二门旅游综合项目、湖南鸿仪公司投资9000万元开发座龙溪和投资1.5亿元开发乌龙山大峡谷旅游项目、湖南建工集团投资1800万元兴建猛洞河旅游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等。

    3、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2003年,湘西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其中,凤凰景区投入3.25亿元的旅游重点工程已全面启动,包括恢复2.7公里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居民搬迁、凤凰古城区整治改造等。猛洞河景区投入3000多万元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老司城景区游道、码头建设、王村镇仿古改造、小溪生态旅游区主游道硬化、牛路河接待站和猛洞河宾馆上星改造等。德夯景区投入500多万元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大型跳歌坪、停车场、民居改造等。特别是“张家界—猛洞河—古丈—吉首—凤凰—大兴”这条黄金旅游线公路全线贯通,标志长期困扰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的局面开始打破。

    4、加强旅游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尽快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是湘西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去年,湘西州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抓得扎实,成效明显。一是继续加强在湘西州设立的全国导游资格培训考试点。2002年在省政府和省旅游局的支持下,湘西州通过第一次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向社会输送了112名合格的导游员,对于加快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提高湘西州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3年湘西州培训考试点有235名考生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二是按照“三级培训体制”,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离职培训、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先后选派63名旅行社管理人员参加湖南省旅行社经理资格培训考试,拿证率达84%,选送5名旅游管理人员、宾馆经理参加星级饭店新标准学习。

    5、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

    湘西州旅游市场迅速扩张,旅游经营单位如雨后春笋,旅游从业人员倍增。2003年,全州旅行社发展到23家,为去年的1.8倍,星级饭店发展到25家,为去年的1.2倍,旅游车队发展到5家,家庭旅馆发展到300多家,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近6万人。而且现在有不少在积极申办国际社、四星级宾馆、星级宾馆、旅游车队。如此快速的发展,必然带来一些市场不规范行为。为此,州相关部门一是对旅行社及类似旅游公司的申办从严把关审核,对于已成立的旅行社及星级宾馆认真复核,并向社会进行公示,增强透明度;二是对于导游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并为提高全行业导游人员素质规定凡持州临时导游证人员必须参加全国导游资格培训考试,否则不予换证、办证。采取这种办法使湘西州临时导游逐渐向国家导游员过渡;三是规范行为,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到景区(点)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制定关于加强行业管理的定点购物佣金有关规定的初稿;五是成立州旅游饭店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开拓市场,规范市场中的生力军作用。

    三、当前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003年湘西州旅游工作成绩很大,但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1、防止旅游项目开发近距离低水平重复和雷同

    随着旅游产业带动战略的大力推进,全民办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种经济成份进入旅游业已成热门,应积极支持,但要正确引导。目前,湘西州旅游项目开发近距离,低水平重复和雷同的问题开始出现,而且有的县有蔓延之势,值得引起重视。要树立全州一盘棋的思想,紧紧围绕“神秘湘西游”品牌,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全州应重点突出凤凰古城历史文化名城游、吉首旅游中心城市和德夯民族风情游、猛洞河(古丈)土家历史文化生态游、里耶战国古城访古游四大品牌,辐射和带动保靖酉水流域人文自然景观、花垣边城茶洞和古苗河、泸溪沅水风光带的旅游开发。旅游开发一定要严格按规划实施,政府主导,部门引导,近距离、低水平的重复和雷同,是旅游开发之大忌,既破坏资源、浪费资金,又严重损害湘西州旅游品牌形象,一定要坚决制止。

    2、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配套

    在旅游资源品位差不多的情况下,软、硬件设施完善配套是吸引游客和留住游客的重要因素。湘西州要按“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要优先解决游客“进得来,出得去”问题,要加快解决湘西州重点景区所在城镇高档次宾馆饭店偏少、接待服务质量不高、民族特色餐饮开发挖掘不够、旅游项目参予性个性化不突出、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品种少规模小、文化娱乐项目单调等问题。

    3、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随着湘西州旅游产业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旅游市场迅速扩张,旅游市场不规范行为和旅游环境不尽人意的问题不多。应制定出台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购物佣金制度等方面政策规定,重点旅游县市应成立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力争尽快组建湘西州旅游执法大队,以加强规范旅游市场和优化旅游环境的力度。

[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