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7元,比上年增加89元,新整修村组公路65.8公里,新开通电话村12个,建成沼气池4608口,省柴节煤炉灶3.5万个。这一串串数据无不体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落实,标志着农村饮水难、行路难、读书就医难等等难的事情得到进一步解决。
一、抗灾保增收,收入继续增长。2003年,县委、县政府在“非典”和抗洪斗争中,及时加强领导,落实抗“非典”资金,把抗洪救灾资金物质及时送到灾民手中,恢复生产,及时挽回“非典”疫情和旱洪灾害给农民收入带来的损失,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据县农调队资料显示,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7元,同比增加89元,增长7.56%,增速同比提高2.06个百分点.
我县农民收入的结构性特点仍然是,工资性收入,二、三产业收入,畜牧业收入、种植业收入构筑成我县农民收入的四个重要因素。2003年,我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70元,同比增加67元,增长22.11%,占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7.81%,提升到19.11%,提高1.3个百分点,仍然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全年农民人均二、三产业净收入192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占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1.28%,下降到9.9%,下降1.4个百分点。畜牧业生产继续回升,牲猪出栏出售数量增多,牲猪价格上涨,促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2003年农民人均获得牧业净收入178元,同比增加27元,增长17.88%。牲猪价格创近几年新高,农民通过养猪增收是2003年我县农民增收的一个突出亮点。种植业比重下降,但仍是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粮价及部分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2003年,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658元,同比增加37元,增长6%,占总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36.51%,下降到33.98%,下降2.53个百分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二、三产业蓬勃兴起,农民收入由实物性收入为主,转变为以货币性收入为主,种植业主体作用将会逐渐减弱。
二、摒弃传统消费方式,我县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在变。纵观2003年,我县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并没有因为:“非典”的影响而畏缩怯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抗非抗洪的胜利,更加坚定了全县人民打造“全面小康”生活的信心和决心。2003年,我县农村居民的生活继续改善。据县农调资料显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人均1279元,同比增加105元,增长8.94%。
在生活消费结构中,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消费支出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快速增长。2003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766元,同比增长10.9%,人均主食消费品支出369元,全年人均消费粮食215公斤,同比减少5公斤,下降2.27%,消费蔬菜121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消费肉类22公斤,同比增长10%,食物消费显示出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改善。
2、住宅投资不断扩大,居住条件继续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也有所讲究,一栋栋小洋房,农民山庄在我县农村拔地而起。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居住消费90元,同比增长7.14%,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隆头乡兴隆村属碗米坡电站移民村之一,该村移民户张世茂,全家五口人,2003年投资15万元,新建三层楼房一栋。
3、追求时尚,何不潇洒走一回,现代、健康、高品质生活的强烈动向不断体现出来。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77元,同比增长4.73%,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52元,与上年基本持平,交通通讯消费支出49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百户农民家庭中。安装电话15部,比去年增加3部,有移动电话5部,同比增加2部,以前老板用手机那种羡慕的眼光逐渐消失。
三、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物质生活的改善仅仅是我县村居民生活改变的一个方面。
2003年,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开发政策的机遇,积极筹措资金,为全县农村居民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空间,帮助农村居民解决饮水难、行路难、通讯难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让全县农村居民感受到党的阳光政策的明媚和温暖。据相关部门统计,2003年,全县新整修10个村的通村公路65.8公里,新修人畜饮水工程33处,解决了13000人的饮水难的问题。解决了4个乡镇卫生院的办公设施条件,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措工作,为帮助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难撑起一把保护伞。2003年新建成11个乡镇有线电视县乡联网主支线180公里,全年投资256.3万元,新开通电话村12个。2003年全县累计投资376万元,累计建成沼气池4608口,其中新建2040口,省柴节煤炉灶3.5万个。我县水田河镇百合村,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每户自筹资金500元,新建沼气池95口,苗寨农民告别了老虎灶,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新型能源。
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农调及有关部门资料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1、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上升,是保持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条件;2、畜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一是要维持抓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稳定大宗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增产又增收;二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稳定发展劳务经济;三是要继续加大农业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现有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尽力实现和发挥综合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保靖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