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民营规模工业发展较快 但问题也日益突出

来源: 时间: 2004-04-0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政策指引下,我县民营规模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企业生产的增长,经济效益的提升,其发展之势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但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今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使其尽快发展,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我县民营规模工业发展较快

    1、规模日益扩大。2003年我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有9个,同2002年相比增加了3个。从业人员645人。拥有资产5714.1万元,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占全县规模工业资产的7.5%,比2002年上升了1. 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7251.5万元,同比增长42%,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3%,同2002年相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我县规模工业的发展。

    2、产销衔接较好。从我县的民营工业企业发展来看,2003年民营工业企业的生产产量普遍高于上年,焦炭产量3250吨,是去年的1.8倍,水泥产量9.1万吨,是去年的1.3倍,玻璃产量163800重量箱,是去年的1.2倍。月均产量明显提高。从销售形势看,我县民营企业完成销售产值6127.7万元,同比增长25%,产销率84.5%,期末库存少于上年。

    3、效益略有回升。2003年末全县的民营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475.5万元,同比增长19%,实现利税总额528.2万元、利润219.2万元,同比净增249.1万元、161.6万元。为我县的规模工业的发展和扭亏增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县民营规模工业企业之所以得到较快的发展,其原因是:

    1、企业的改制促使其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从国有企业的拾漏补缺中成长起来的。从我县民营规模工业来看:龙山县东升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进行个体加工的制镜厂,龙山县昌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前身是生产罐头的乡镇企业,湖南龙山天食有限责任公司也是1998年10月从乡镇企业改制为私营个体经济的。而龙山县水泥厂、湖南金刚合金制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国有企业,通过企业改制,以承包的方式租赁给外商进行承包经营。

    2、受政策影响、内因趋动促使其发展。一是在县委、政府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化建设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加大了在基础设施、房地产方面的投资力度,投资规模的扩大对整个工业运行态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二是企业自身做大做强的内因趋动,在市场机制调节下,企业只有不断发展壮大,实现规模与效益并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县民营规模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民营工业企业在创业初期主要依靠自身能力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和业务基础初步建立。但在做大做强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了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降低了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这些问题主要是:

    (一)、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我县民营规模工业的生产方式,大部分都采取家族作坊式的生产,以家族和亲朋好友为基础开始打江山,面对市场风险,只有家族共担风险、共同进退。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运作方式不相适应。

    (二)、重业务,轻管理。

    在企业的发展初期,靠的是民营企业主自成一体的市场意识。一个新企业要在社会上立足,民营企业主首先关注的是业务增长,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管理上的松懈,将制约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管理基本上是企业主说了算,个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影响很大,个人的风格、好恶、情绪等因素随之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三)、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我县民营工业企业地位提升很快,但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一是只生产州边县市需要的一些产品。初、粗加工产品多、普通型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2002年我县民营规模工业的产值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7.4%,2003年占13.3%。二是高能耗企业占的比重较大。2003年高能耗产值占整个民营规模工业产值的58.1%,短期看来虽具有一定的市场,但从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出来的产品对环保影响大,只可能是夕阳产业。综观全县的民营规模工业,虽说存在一定的价格优势,短期内有一定的市场,但从长期看,将面临产品价格、品质、档次、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压力,易受市场波动的冲击,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要想发展,必须要有可用的流动资金,但我县的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2003年末,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132.9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8%,只相当于国有企业的8.4%,流动资金相对偏少。民营企业的发展靠的是自筹资金,其融资渠道一是向银行贷款,而银行一般对私营企业、小企业惜贷,怕企业信誉差到期收不回贷款,加上小企业的生产出来的产品附加值低,在发展创新上又欠缺,相应的银行认为给其贷款风险大,不愿意给其发放贷款。即使能贷到款,融资的数额也很有限,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二是进行民间融资。而民间融资成本高,一般私营企业不愿并且很难融到资。

    (五)、企业用电需求与电价高的问题

    由于我县属于偏远山区,用电都是靠我县的小水电发电供给,电价较便宜,但电力受季节的影响十分明显。与大电网没有实现同网同价,在枯水期用电要高出丰水期电价的40%,由于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一般,企业承受不起高电价。电价的提高导致成本的提高,许多民营企业主认为不划算,相应的采取季节性停产的措施,要么就转移到别地去生产,以减少其生产成本的投入。

    (六)、高新技术与高新产品在民营工业中是双空白

    我县民营工业企业生产的都是初、粗加工型产品,没有一个名牌产品,企业生产达不到国际IS9000认证标准。高新技术的投入、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县民营规模工业企业中的比例为0。如:龙山县昌成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塑料制品,大部分是编织袋或农用薄膜,利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山县东升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只有一条生产线生产平板玻璃,产品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龙山县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也只能满足普通建筑需要。龙山县天食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魔芋精粉也只进行产品的初加工,销售半成品到外地。

    三、我县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把我县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增加在GDP中的份额,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特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部门是民营企业的引导者,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给民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①协调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制度,提高企业融资能力。②加大对民营企业主的指导,注重对民营企业主的培训。着重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思想文化素质,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民营企业家。

    2、民营企业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自身也要进行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打破家族式的管理,大步迈向股份化、规范化,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依法经营、诚实守信。

    3、民营企业主要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更新思想,摆脱狭隘的小生产意识,进行有关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及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学习。注重对员工的培养和激励,企业对外要广招各类人才,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对内要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主人翁的精神,与企业的发展共同进退、同心同德。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千方百计增加科技投入,实现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零的突破。注重产品的创新和高科技的引进投入,重视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售后服务。实现企业生产由粗放性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多生产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龙山县统计局 何孝干  向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