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来源: 时间: 2004-04-0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龙山县有四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家(全为三级),2003年龙山县城乡建设的投资完成额为50419万元,全年4家建筑企业总产值只有4333万元,仅占全县投资完成总额的8.59%,这就说明龙山县的建设市场龙山建筑企业占有率极低。其原因主要是龙山县建筑企业存在的问题较突出,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龙山县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小,工程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

    4家企业2003年末拥有从业人员1076人,其中农民工627人,占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57.28%。剔除农民工,平均每个企业只有112.25人,显示出企业规模偏小。龙山县建筑企业2003年共有工程66个,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和具有工程技术员资格以上的技术人员每个工程分别只有0.89人和1.18人.显示出技术力量薄弱。且项目经理、技术员、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在四家企业中分配、结构不合理。国有的工程公司,年末从业人员200人,保留劳动关系的165人,这165人就是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愿做的人。项目经理、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少,至关重要的安全、材料管理员为零,按建筑法规,工程公司不能承建工程,因为没有安全员,要施工,必须外聘安全员。由此看到工程公司且不说工程技术力量如何,人才结构上是一个典型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公司。县属集体企业龙山县第一建筑公司,是由原来的第三建筑公司和第一建筑公司重组而成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是一个技术力量强,人才配备齐全的公司。有从业人员280人,项目经理38人,占从业人员数的13.57%;大学学历2人,大专学历17人,中专学历2人,三者仅占从业人员数的7.5%,工程师6人,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员7人,三者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42%,可以看出这也是一个工程技术力量薄弱的典型公司。同样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设计没有新意,龙山县建筑设计院的资质也在年度审检中被淘汰了。

    由以上可以说明龙山县建筑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企业资质等级升不了级,大工程不能承担,县内的建筑市场眼睁睁被外地建筑公司占去。

    2、资金严重被拖欠,生产难以为继。

    2003年各企业财务状况表显示,企业资金被建设单位严重占用,企业不堪忍受,造成企业生产资金严重缺乏。4家企业共计固定资产2078万元,每个企业平均只有519.5万元,流动资产1116万元,其中存货694万元,每个企业平均流动资产只有279万元,建筑企业资历质等级工商注册标准是:三级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600万元,可见企业到2003年已亏损80多万元。造成企业资金严重缺乏的原因主要是建设方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及竣工工程款。2003年末,4家企业累计被拖欠工程款1694万元,其中竣工工程款724万元。若按注册资金与被拖欠工程款计算,拖欠资金最高占注册资金的比例达70.58%。靠资金启动和维持生产的企业,资产被别人占用70.58%,企业怎能不叫苦?生产又怎能继续?又从何谈发展?第一建筑公司2003年末累计有拖欠款600万元,拖欠时间达5年以上的工程有5个,金额近200万元,时间最长的10年。如皮渡河风景区一个工程拖欠时间就达10年,至今有5万元未付,龙山县外贸公司长沙路综合大楼已使用7年,仍有50万元未付,虽然经过法院判决和执行,因其名存实亡,职工生活难保,也无法执行下去。金龙市政建筑工程公司2003年末累计被拖欠工程款达903万元,龙山县消防中队搬迁工程已完工、使用15年,原欠款达100多万元,2001年法院强制执行了一栋房屋后,仍有30多万元拖欠。建设方要求施工企业交工程质量保证金,实际上是要求企业垫付工程款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在街头看到一则2004年3月1日发布的招标公告,工程预算为100万元的街道路面改造,要求投标者先交100万元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工程完成进度80%时,组织质量验收,合格后由建设方支付所验收完工程60%的工程款。这不仅是我出钱为你做事,事做完后连自己先垫付的钱都拿不回。东森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已垫付125万元;金龙市政建筑工程公司垫付843万元。

    由于建筑企业垫付工程款、建设者拖欠工程款之剧,生产难以为继,企业要承建工程项目,项目经理只好拆东墙补西墙,拖欠农民工工资也就在所难免,实在无法,只有借高利贷,或以私有房地产、固定资产抵押贷款。金龙市政建筑工程公司邓经理说他们八个股东,每人至少有10多万元的高利贷,几十万元的贷款。工程公司一个项目经理拖欠与其做工多年的一个农民工工资就达四万元。

    3、设备不足,机械化程度不高,而且老化。

    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保证作业人员的生产安全,起相当重要的作用。4家公司机械设备净值368万元,总台数134台套,总功率668千瓦,其中施工机械578千瓦。4个公司目前只有吊塔2台,龙门吊10台,推土机、挖土机、起重机各一台。调查中了解到,四层以下房屋都是手工作业,水泥沙浆手工搅拌,材料运送肩挑背负,机械化作业程度低。除2台吊塔是2年前购置的外,其他都使用5年以上,设备老化。企业为什么对购置机械不重视呢,第一建筑公司刘副经理、金龙市政建筑工程公司的邓经理认为:一是企业无力购置。二是当地劳动力资源多,工资低,比一次投资一大笔钱购机械设备合算,生产效率就显得低下。

    4、工程招投标中透明度不高。

    为了防止建设领域的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国家颁布了建设工程招标法,其立法的目的和法律内容,对规范建筑工程承建竞争中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和提高透明度,是无可非议的。在现实执行和操作中,由于世风不好,人心不古,所以执行操作中,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人们痛恨腐败,可事到临头,涉及切身利益,往往随波逐流,搞一些不正大光明的小动作,建筑工程招投标就存在这些现象,根据调查分析原因,一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个别领导的所谓推荐和照顾下属、熟人;二是私下拉拢评委。2003年洗洛乡烟叶仓库工程,因为存在不正当的竞争,使得该中标者没有得到工程。最后出现应得到工程的企业向县法院起诉,最终由得到工程者补偿一万元了事的怪事。
建设领域的招投标中透明度不高,行政干预,暗箱操作,违背了公平、公正的法律准则,给建筑企业心头笼罩了一层阴影,扰乱了建筑市场和社会人心。

    5、建筑行业劳动统筹保险金难征收。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湖南省建筑企业没有参加全省统一的劳动统筹保险,成立行业劳动统筹保险机构,负责向建设者按工程预算额3.5% 收取企业劳动保险金。省政府分别于1992年、1997年、2001年以省政府(1992)249号函、湘政传电(1997)81号、湘政办明电(2001)66号及湘建(1992)管字第467号文件作了明确具体要求和规定,由于建设单位资金紧缺,认识不上,基金征收相当困难。11年来最高收取额为1999年,也只收到76.8万元,2000年收得最少,只得18.6万元,2003年按全县建筑企业完成的产值应收151.655万元,实际只收得43万元。

    6、企业行政管理难。

    现在企业只是个空架子,一切费用靠公司所属的项目经理交的管理费,留守的行政管理人员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其他需要用钱解决的事,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失业下岗和退休人员的生活费也不能按时发放,失去固定生活费来源的他们,不理解,经常找公司麻烦。尤其是第一建筑公司的退休职工,常闹事上访,造成局部的不稳定。

    二、原因分析

    调查分析得知,一是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后,许多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执法不严;二是经济不景气,企业、财政都困难,拿不出资金解决资金紧缺的困难;三是建设单位在资金无保障或资金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开工,造成建设资金紧缺,又一时难以补充;四是企业老职工多,素质低,企业人员老化,懂技术的不多,技术过硬的更少。

    三、建议及对策

    针对龙山县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着力解决和协调好六方面的问题:一是加速企业改革改制步伐,优化重组企业,企业建立现代的经营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建设工程资金专项存款制度。项目工程资金到位就必须存在双方信任的金融机构,由建设、承建双方共同管理使用,对资金缺口大,建设时间长的工程,建立金融信贷担保制,杜绝无资金就开工和工程款的挪用和乱开支,确保资金用在工程中,不出现拖欠工程款和承建方巨额垫付的现象;三是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建筑企业技术实力,提升企业资质等级,把龙山县的建筑企业造就成多技能的复合型企业,使之具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四是加大对拖欠工程款的清收力度,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增强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五是严格依法办事,杜绝招投标过程中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还竞争中一个公正公平的净土;六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建筑企业劳动保险统筹基金征收法规,解决好建筑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社会的稳定。

[龙山县统计局   郭爱国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