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泸溪经济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和"非典"疫情的影响,仍实现了快速稳定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县实现国内总值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23521万元,增长0.1%;第二产业29984万元,增长30.6%;第三产业24049万元,增长8.4%。
一、泸溪经济进入新的增长期
近十年泸溪经济发展变化是:90年代初期泸溪经济进入增长期,1991年至1995年,5年间平均每年增长9.2%。90年代中后期进入停滞不前期,1996年至1998年,泸溪经济跌入低谷,经济发展停滞不前,1997年还出现负增长,下滑0.7%。从1999年开始,泸溪经济开始复苏,实现恢复性增长,1999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增长6.8%。2003年,泸溪经济发生可喜变化,虽然农业遭灾,一产业与上年持平,但二、三产业变化较大,经济运行的质和量均大幅提高。GDP增幅达11.5%。,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财政收入增长37.9%,其增幅之高是多年来没有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2%。增幅之大也是多年没有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8.9 :29.6 :31.5上升至30.2 :38.7 :31,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一产业增加值。泸溪经济进入新的增长期。
泸溪是山区农业县,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发展缓慢。三产业发展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泸溪是老工业基地县,工业是泸溪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泸溪经济发展的晴雨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十余年间,是泸溪工业发展辉煌的时期,为泸溪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986年至1995年,平均每年增长15.8%。自1996年起,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新旧体制交替的不适应性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等原因,泸溪工业急剧下滑。199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下降17.9%,1997年在1996年的基础上下降30%,1998年又下降20%。1999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工业蓬勃发展,泸溪工业开始恢复性增长,停改制后的企业重新恢复生产,泸溪工业又焕发生机,步入正常发展轨道。2003年泸溪工业高速增长,增幅达24.3%,直接推动泸溪经济进入新的增长期。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今年以来,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呈现生产平稳发展、需求旺盛、效益提高的基本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据测算,一季度,全县实现GDP17376万元,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5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7061万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7010亿元,增长10.9% 。
(一)"三农"问题进一步重视,农业形势有所改善。随着县委县政府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重视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一季度全县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一季度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53万元,增长3.22%,其中,农业增长4.64%;林业下降0.23%;牧业增长4.5%;渔业增长2.0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3.55%。主要产品产量中蔬菜产量12040吨,增长3.93%;出栏肉猪3.66万头,增长7.55%;羊出栏1.16万支,增长3.4%;家禽出笼25.12万羽,增长2.92%;水产品产量460吨,增长2.04%。
受中央1号文件鼓舞,粮食生产形势好转,种植面积扩大,扭转了近年来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萎缩的局面。全县今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15070公顷,增长3.1%,其中水稻面积10600公顷,增长9.0%;春耕备耕物资供应充足,全县农业部门调运良种190吨,其中杂交水稻种子170吨,目前已销售稻种160多吨。农资部门储备各类化肥2340吨,目前已销售546吨,储备农药26吨,农膜114吨,各类储备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全县投放支农贷款2790万元,同比增长6%。
(二)限电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减缓。
一季度,由于电力供应不足以及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增速减缓。全县工业企业实现 工业总产值16965万元,增长1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435万元,同比增长11.4%,较上年同期下滑25.3个百分点。
(三)需求旺盛,投资、消费强劲增长
投资高速增长,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18万元,同比增长180.5%,其中:城镇投资6268万元,增长198.5%;农村投资345万元,增长4.2%。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7393万元,增长3.9倍,更新改造投资4607万元,增长6.3%。投资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3.3%,拉动全县GDP增长3.5个百分点。
一季度居民收入增幅提高,为市场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购买力,推动了消费需求的上升,虽然各类商品物价不断上扬,但消费市场依然看好。全县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1万元,同比增长12.8%,高于去年同期6.8百分点。批零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327万元,增长15.6%,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40.3%,拉动第三产业增长4.4个百分点。
(四)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财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1、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运行平稳。一季度宏观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财政、金融运行质量提高,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一季度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891万元,同比增长33.83%,其中一般性收入1814万元,增长38.47%;财政支出3082万元,同比增长20.34%。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0.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二是金融存款继续回升,贷款投放加大。到3月底,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314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2444万元,增长10.2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787万元,增长26.18%。
2、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一季度,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工资255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0元,增长9%。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在我县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 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缓慢。泸溪是山区农业,自然环境恶劣。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业仍处于以自给性为主的经济,产业化进程不快,成型的农业支柱产业不多,农业经济一直徘徊,发展缓慢。近几年来,虽然外出打工的农民多了,劳务经济有一定发展,椪柑支柱产业已经成型,农民收入有作增加,但增长缓慢。收入偏低,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49元,仅相当于全省2533元的49.3%,2000年至2003年年均增长只3.73%。
(二)部分原材料和农资价格上涨过快。自去年下半年来,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给工业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带来较大压力,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工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继工业品价格上涨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呈大幅度上升,农业生产成本加大,农业生产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三)电力供应不足,优待电价取消,严重影响工业生产。泸溪是库区移民县,产品结构是以铝、化工产品为主的高电耗产品结构,原来部分高电耗企业享受的优待电价被取消,生产成本上升。加上电力供应不足,大部分工业企业开工不足,影响了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转。
(四)物价上涨,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值得关注。尽管去年以来泸溪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速加快,但收入增长不平衡现象也进一步加剧。高低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物价水平尤其是食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阶层居民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粮食价格上涨带动整个食品类价格水平上升,大都是基本生活必需的食品,需求弹性较小,对低收入家庭影响更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影响最大。农村低收入多数为以农业为主家庭,农资价格的上涨,势必增加这部分农户的经营性支出,从而更加重了生活的困难。
(五)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依然较大,社会稳定存在隐患。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所增加,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同时,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在加剧。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随着企业改制步伐进一步加快,改制企业进社保的退休人员增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加大,养老保险金支付困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因财政困难,保障面大,面临较大支付压力。下岗职工、城镇部分特困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还有移民遗留问题多,这些都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四、当前及全年经济走势分析
从下一阶段泸溪经济运行的条件和环境看,国家的宏观政策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对经济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宏观政策方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土地、信贷、出口、产业、城建等五个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部分企业资金状况偏紧,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今年以来,为防止经济过热,国家适当控制投资规模,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不切实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对投资需求将产生影响。经济运行情况方面,要素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电力、能源供需矛盾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物价进一步上扬,尤其是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提高,加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尽管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些短期和长期积累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但总体上仍是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一是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国家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行扶贫开发政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湘西经济的发展,今年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重点支持。泸溪属于国家贫困县、西部开发县、库区移民县、又是老工业基地县,对于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扩大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二是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大,发展后劲增强。工业上经济增长点多,拉动效应明显。金天铝业公司4000吨铝粉、武溪铝厂万吨铝板材等10多个项目都将形成生产能力投入生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大,长吉高速公路、白四公路、浦市日援项目、城乡电网改造、垃圾场、城西开发等全面动工,将极大推动经济增长。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发展环境有所改善,退耕还林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病险水库治理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都将加大投入,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鼓励人心,对农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较好。2003年,泸溪经济实现高速增长,GDP增速达11.5%,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一季度虽然增速有所下滑,其增幅仍在2位数。进入2季度,工业生产形势好转,增速仍可回升。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趋好,微观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的强力支撑下,今年泸溪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经济增长将呈现一季度增速平缓、二季度快步回升、下半年逐步趋缓的格局。但全年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剧烈波动,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较强,全年经济增幅不会低于10%。
[泸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