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今年来,永顺县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突出绿色文化经济,突出农民增收为主线,紧紧围绕"三大建设",精心打造生态特色支柱产业,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5月永顺县整个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经济运行呈加速增长态势,结构调整初显实效 总量效益提升较快,各项主要指标全面增长,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势头。其中第一产业保持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增长较快;第三产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椐初步测算,全县1-5月份实现生产总值35140万元,增长11.6%。比上年同期增幅高7.5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幅高2.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10155万元,增长3.8%,比上年同期增幅高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增幅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7763万元,增长25.82%,比上年同期增幅高37.68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下降11.86%),比一季度增幅高11.9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927万元,增长17.03%;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1.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增幅高10.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986万元,增长39.4%。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836万元,增长48.84%;比上年同期增幅高78.84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下降30%),比一季度增幅高4.8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222万元,增长11.1%;比一季度增幅高0.7个百分点。
二、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1-5月份实现农业总产值1.61亿元,增长3.9%,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1个百分点。一是春耕生产来势比较好,农业科技示范力度加大;在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粮食直补等政策作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今年春夏共落实粮食播种面积57.48万亩,同比增加4740亩,增长0.82%,一举扭转了粮食播种面积连年下滑的局面,对稳定永顺粮食生产量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中水稻播种29.75万亩,同上年基本持平;其它谷物播种1.23万亩,同比增加0.99万亩;玉米播种10.22万亩,同比减少0.4万亩;豆类播种8.33万亩,同比减少0.91万亩;薯类播种7.53万亩,同比增加0.6万亩。二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力度加大。去冬今春,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林果、经作、草食畜牧业开发规模继续扩大。新定植猕猴桃1.4万亩,种植黄姜3600亩,新完成34万亩退耕还林苗木定植,落实板栗等干果开发15万亩。
(二)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年初以来的快速增长。1-5月,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4377万元,增长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45万元,增长48.84%。全县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430万元,增长8.5%。工业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机械厂、永纺、前港公司等骨干企业改制成功,加之产品销售看好,一机厂、永纺、前港公司分别完成产值534.1万元、888.5万元、791.3万元,分别增长34.4%、112.46%、59.96%,大继成公司产值增长达15.7倍。铁合金厂完成产值332.2万元,增长39.64%;中药厂恢复生产,产值达685.6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1-5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1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增幅高达58.05%。其中基本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45万元,同比增长114.27%。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G209永顺至龙山国道路面硬化整修改造项目正在紧张施工,1-5月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13万元;高家坝防洪水库工程完成上下游围堰、基础开挖,正在进行基础回填,大坝砌筑到313米高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00万元;杉木河、马鞍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接近扫尾,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613万元;猛洞河开发区湘潭大道拉通路基800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7万元;本草制药公司完成前期厂房、办公楼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0万元;退耕还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2万元;首车至冗迪湖公路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万元;林业局商住楼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万元。二是施工项目增多。截止5月止,施工项目已达24个,比上年同期增加4个。
(四)旅游等第三产业来势较好,旅游人气指数全面提升。1-5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8万人次,增长17%,旅游总收入4323万元,增长81%。"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05万元。(上年5月黄金周,全县仅接待游客4500人,同比下降95%(猛洞河漂流仅接待游客73人次,同比下降近50倍);旅游总收入67.5万元,同比下降92%)。1-5月,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6亿元,同比增长19.38% ,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1.38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20428万元,增长11.01%;餐饮业4028万元,增长71.35%;其它2096万元 ,增长40.89%。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717万元,增长15.35%。
(五)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5月全县完成财税收入1697万元,增长23.56%。本级收入完成1045万元,增长25.38%;上划中央两税完成392万元,增长0.1 %;所得税上划260万元,增长75.25%。国税首次实现均衡入库,地税、财政分别增长30.35%、58.66%。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难点
今年以来,永顺县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各项经济指标显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永顺县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难点,制约着永顺县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发展。
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1-5月,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增长11.6%;一季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增长9.5%。同州内各县市相比,总量上:一季度永顺县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州第5位,仅高于古丈、保靖和泸溪3县,人均GDP占有量列全州第8位;增速上:永顺县列全州第6位,仅高于龙山和保靖两个县;结构上:吉首、保靖、泸溪和花垣4县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3:1,凤凰为3:2:1,古丈为3:1:2,而永顺县仍为1:3:2。特别是工业总量小,难以拉动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6.67%,而规模以上只占4.21%,今年1-5月,分别占14.05%、4.75%,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个比例可以达到60-70%。
主要是永顺县没有比较大的工业企业,到目前为止,永顺县还没有一家中型或中型以上工业企业。2003年,没有一家产值过3000万元的企业,过2000万元的也仅有两家。而且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管理模式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根据永顺县的区位及自然条件,要想引进比较大的项目还不太现实,只有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产品开发,打造具有永顺土家特色的旅游产业精品。同时大力发展规模以下工业,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规模以上那几个企业上。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永顺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加上洪涝灾害频繁,农民增产增收难,农业生产资料打假力度不够,国家的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特别是退耕还林,老百姓意见特别大,造成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建议组织专门工作组,对全县近几年的人民群众意见大的项目进行清理,处理几个典型官僚干部,还人民群众一个公道,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惠,不能让老百姓画饼充饥。1-5月农业虽保持了平稳增长,但农业内部种养、加工等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民就业不充分,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三是民间资本难以启动。在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国有投资一直占踞着主要位置,民间投资也仅仅只局限于以建房为主,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5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幅,但投资主要依靠2003年续建项目,2004年新开工项目少,上半年资金争取形势不乐观,资金到位不理想,对投资有一定影响。永顺县的招商引资一直把重点放在县外,而忽视了本地的商机。永顺县到5月止,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经超过9亿元,人平近2000元,因此要调动全县人民参与永顺建设,尝试搞一些股份制企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永顺县的实际情况,要保持永顺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集中精力搞好农作物培管,加强旱涝和病虫灾害防治,确保粮食、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增产增收。
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力度,搞好农业税降点、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等政策兑现,确保各项支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二)突出工业上项,提升经济总量。积极争取国家和金融部门对工业企业支持,加强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和启动民间资本,加快工业技改步伐,做大做强传统企业,多上快上优势项目,促进工业提质增效。重点抓好农畜产品、机械、水泥和矿产品加工技改扩建以及生物制药和旅游商品新上项目。武陵牧业、湘西奥瑞克公司、多维康公司、大继成化工公司、机械厂、水泥厂等企业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加快生产线扩建改造、扩大生产能力。本草药业、矿产品加工、旅游商品加工等新上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投产见效。
(三)突出项目资金争取,确保投资增长。对于进入资金安排计划的项目,抓紧衔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于意向性承诺项目,加大汇报力度,争取挤进计划笼子并多拿资金份额;对于暂无资金口子的项目,多汇报、多衔接、多争取。高家坝防洪水库、不二门特大桥等项目,需加快工程进度,抓紧资金衔接,力争尽快足额到位。吊井至桑植公路、地灾防治、水毁设施恢复等项目需加强跟踪,争取资金计划份额。垃圾处理场、自来水厂、法院搬迁、公安两所建设、天保工程、本草制药、四氧化三锰技改、武陵牧业技改等项目需加大汇报力度,力争挤进计划笼子。“银企”合作项目、城市打捆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需加强联系,已签订意向性协议的尽快履行手续,争取早日签约并实现投资建设;尚未签约的项目争取早日签约、多签约。各相关单位都要牢固树立项目带动意识,多储备和争取一批项目,多渠道地争取资金,加快经济的发展。
(四)突出发展旅游,促进三产全面发展。围绕民族特色和生态特色,突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包装,搞好景区开发建设,提升景区规模和档次,增加接待能力,带动交通、消费、服务等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猛洞河突出生态保护,抓紧创建4A级景区。王村古镇突出码头城门楼建设、石牌坊、古镇民居和网线改造。老司城突出部分古遗址恢复重建、景区公路和游道建设。小溪突出码头、停车场、毛坪大桥、毛坪街道及接待设施建设,搞好乡直机关搬迁。不二门突出园区景点开发和游道等设施建设。
[永顺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