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上半年经济加速成运行

来源: 时间: 2004-07-2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二季度,保靖县努力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加强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工业拉力十分强劲,经济总量继续增加,经济增长再次提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经济总量继续增加

    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37888万元,同比增长8.4%,比一季度加快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7645万元,增长0.2%;第二产业18959万元,增长13.3%,第三产业11284 万元,增长6.7%。

    农业生产小幅增长。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在广大农村的贯彻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非常高涨。上半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2.44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0.19万亩,其中水稻栽插面积13.61万亩,玉米7.59万元,豆类6.9万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来势较好。今年全县实播优质稻7.59万亩,优质杂交玉米7.33万亩;完成桔园低改2.32万亩,其中品改1.46万亩;蔬菜生产发展很快,新建蔬菜大棚510个,累计1322个,反季节蔬菜2.6万亩,辣椒1.96万亩,其中长线椒0.53万亩,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全县建成千亩花椒基地两个,面积2400亩,建成花椒种苗基地两个,培育花椒苗木400万株;依托“换金”品牌,茶叶基地达2500亩。由于结构调整的因素,今年春夏收粮油产量同比下降。春收粮食1685吨,同比下降47.43%,其中小麦465吨,下降75.74%;蚕豌豆141吨,下降47.19%;马铃薯1079吨,增长5.68%。油菜产量4422吨,下降26.46%。畜牧业发展良好,上半年出栏牛0.49万头,同比增长4.25%;出栏生猪8.23万头,增长0.12%;出栏山羊5.81万只,增长1.57%;出笼家禽31.61万羽,增长0.19%。林业生产发展快,全县完成州分退耕还林任务8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4.2万亩,完成计划任务112.6%。完成国债造林2.25万亩,其中种苗0.2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上半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3752万元,同比增长0.26%。

    工业生产大幅增长。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5789万元,同比增长6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089万元,增长98.20%,创下历史以来的最好记录。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5286万元,增长3.43倍;股份制工业完成增加值5878万元,同比增长25.6%;私营工业完成增加值1925万元,同比增长81.1%。随着锌、锰产品市场行情继续看好,价格稳定看涨,两产品生产企业努力克服原材料提价、限电压荷和资金紧张等困难,深入挖潜,努力生产,在全县工业经济中起到了主力军作用。是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上半年,锌、锰两产品总产值21639万元。同比增长74.0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8%。碗米坡水电站两台机组相继发电,发电量26557万千瓦时,是今年保靖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工业经济的高速运行,对全县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221.82%,同比提高177.22个百分点。

    二、内需作用大势减弱

    投资大幅下降。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全县新老建设项目不能及时对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锐减。上半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17万元,同比下降35.02%,在总投资中城镇投资22419万元,下降37.3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9883万元,下降24.81%;更新改造投资1420万元,下降81.36%;房地产投资595万元,下降52.48%;私人建房521万元,增长14.25%。总投资中农村投资2598万元,同比增长20.50%。重点工程建设进度不理想,碗米坡水电站建设处于扫尾阶段,投资越来越少,上半年完成投资16614万元,同比减少7796万元,下降31.90%。累计完成投资150100万元,与计划相比,可能要压缩规模在4亿元左右;毛清公路二期建设至今没有开工;魏竹路二期项目建设进度十分缓慢,只完成投资200万元,同比减少124万元,下降38.27%。房地产投资“一股热”已经过去,投资连续下降。在今年新开工项目中,较大投资项目很少,只有垃圾场建设一个项目,完成投资160万元。计划开工的迁河公路、沿江大道、通村公路沙改油、民中扩容等项目都未能按期建设,造成全县投资的“断挡”,对全县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投资的严重下滑,拉退经济增长12.43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上半年消费市场在去年“非典”基础上恢复性增长。消费品零售额12382万元,同比增长8.43%,其中城市零售额5775万元,增长6.41%;农村零售额6607万元,增长10.2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稳定增长,零售额11144万元,同比增长8.20%,餐饮业旺势不减,零售额998万元,同比增长19.52%。

    三、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394万元,同比增长12.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669万元,增长6.44%;基金收入65万元,下降13.33%;上划所得税收入355万元,增长83.94%;中央“两税”收入1305万元,增长9.57%。收入来源按部门分,国税1815万元;地税1224万元,财政355万元,财政支出7328万元,同比增长10.12%,低于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强劲攀升。规模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964万元,同比增长63%,实现利润总额1146万元,同比增长148%,实现税金1756万元,同比增长140%。亏损企业亏损额506万元,同比减亏170万元。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主要因素是锌精矿、电解锌、电解锰、铁合金产品价格稳定走高,市场需求旺盛,极大地调动了这些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产销衔接很好,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5%,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四、金融运行情况良好,支持经济力度加大

    二季度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433万元,比年初增长11.0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904万元,比年初增长3.10%。,上半年,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对发展农业产业化实行倾斜。在各项贷款中增量最大的农业贷款,比年初净增5693万元,占所有中短期贷款增量的288%。专业银行中,信用联社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烟叶生产投放180万元、支持花椒开发投放100万元、支持长线椒开发生产投放45万元、支持大棚蔬菜生产投放120万元,支持畜牧水产养殖投放880万元、支持柑桔品改投放450万元,共计1909万元,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居民收入继续提高

    职工工资稳定提高。上半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5598万元,同比增9.85%,其中其他服务业职工工资总额4007元,增长9.30%。在岗职工人均工资5796元,同比增加747 元。各行业中,金融保险业工资增长最快,同比人均增加1938   元,房地产业工资增长最慢,人均减少2574元。农民现金收入实现了高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获得现金收入880元,同比增加153元,增长21.63%。从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起决定作用。上半年农民工资性收入347元,同比增加137元,占收入增量的90%。其次是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从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中获得收入16元,占收入增量的1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是投资后劲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愈显乏力。上半年全县经济从去年底的两位数增长下滑至一位数增长,主要是投资的大势回落所致。大项目已处于扫尾阶段或已竣工,部分项目因资金到位情况差,进度十分缓慢。新开工八个项目投资规模均比较小,计划总投资不超过4230万元。后期项目建设启动慢,计划年内开工建设的迁河公路、沿江大道都因各种原因没有动工。因投资的大幅下滑,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全县上下抓投资,特别是抓大项目投资促经济大发展的观念一刻也不能放松。同时要加强项目库建设,争取尽快启动新项目上马开工,做好投资项目建设的链接工作。

    二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否标志着一个地方经济结构的优与劣,是代表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保靖县第三产业多年来没有新的亮点,发展的步子不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小。今年上半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1284万元,同比增长6.7%,远远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发展也是十分平淡。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其他社会服务业都以个位数增长。房地产业大幅下降,为负增长。邮政通讯业没有新增长源,上半年业务总量1454万元,只增长6.99%,与前两年相比,增速大大减慢。因此,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应是各级决策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发展第三产业,应立足县情,放眼未来,从长计议,着手建设。从人文旅游方面考虑,要努力打造酉水品牌,宣传酉水文化,发展旅游经济,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崛起。要努力发展交通通讯业,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利用清水坪、普戎、葫芦等乡镇邻乡、邻县、邻省的优势,强力发展边贸市场,发挥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作用,进一步激活市场功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电力供应紧张,缓解供需矛盾是当务之急。保靖县高能耗企业多,用电大户多,电力供应不足一直困扰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三季度与各地一样,为保重点限电压荷现象随之即来,将使县内使多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导致部分企业停三开四或停二开三。因而,各职能部门应从发展经济的大局出发,切实理顺发供电企业的关系,搞好工作的衔接,确保重点企业不压荷、不断电,保持正常生产。

[保靖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