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花垣经济承接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惯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总量扩大,速度加快,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县GDP为48095万元,增长19.2 %,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州首位,高出全州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911万元,增长1.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395万元,增长36.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789万元,增长8.0%。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今年以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国家粮食直补、免征农业税等各项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以及市场价格导向的作用,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业农村经济逐步升温。上半年,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911万元,增长1.7 %,增幅较一季度回升2.8个百分点。除生猪出栏外,畜牧水产业均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县出栏肉猪6.47万头,下降2.6 %;出栏牛0.5万头,增长25% ;家禽出笼19.2万羽,增长1.1 %;水产品871吨,增长7%。
2、工业生产高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上半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6731万元,增长37.1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4%,推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880万元,增长44.5%,规模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6.4 %,拉动经济增长14.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生产高速增长,给整个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各种经济类型全面增长,1-6月,规模工业中,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079万元,增长45.7%,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801万元,增长43.6%。二是骨干作用突出。1-6月,以锰锌产品冶炼业为主的支柱行业完成增加值19061万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9.8%。三是产销衔接良好,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四是工业品出口增加,1-6月,完成出口交货值20283万元,同比增长6.1%。四是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电解锰31904吨,增长13.0%;硅锰9279吨,增长59.3%;硫酸 4.7万吨,增长57.9%;电解锌33749 吨,增长55.1 %。五是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截止5月底,全县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295万元,同比下降5.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89万元,减亏1272万元,实现利税总额3984万元,增长103.5%。
3、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73万元,增长27.2%。其中城镇投资12395万元,农村投资1578万元,分别增长17.2%、7.3%。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814万元,增长47.0%;更新改造投资4935万元,下降13.0%;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1646万元,增长73.5%。
4、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环境的改善,居民消费稳中趋旺。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8万元,增长8.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的特点:一是城乡消费增幅差距缩小,县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53万元,增长8.6%;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995万元,增长7.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只低于城镇1.2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达4.0个百分点,增幅差距明显缩小。二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实现零售额8193万元,增长8.8%,市场份额达59%。三是餐饮业生意红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也发生积极变化,外出就餐已成为时尚,1-6月实现零售额1006万元,增长27.3%。
5、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随着企业效益好转,职工工资及福利有所增加。上半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37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随着中央“一号文件”政策逐步落实,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02元,增加110元,增长22.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7.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245元,增加60元,增长32.4%;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为298元,增加33元,增长12.5%。
6、市场物价水平上扬。在市场拉动和成本推动的双重作用下,物价继续上扬。上半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8.7%,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102%,工业品价格指数达到107.5%。
7、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6752万元,增长38.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67万元,增长32.6%,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3205万元,增长38.3%。全县累计完成财政支出8830万元,增长21.2%。
8、金融机构存贷款持续增长。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577万元,新增19985万元,增长23.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6193万元,新增19672万元,增长34.8%;各项贷款余额154924万元,新增8483万元,增长5.8%。
二、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花垣县经济较快的发展态势,为下半年保持较快增长乃至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也很突出,对当前及后势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了较大压力。
1、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上半年经济增速较一季度下降了1.8个百分点,增速呈减缓趋势。
2、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致使今年春夏收粮食播种面积和春夏收粮食产量均呈负增长,春夏播种面积同比下降30.7%,春夏收粮食产量同比下降20%,农业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幅度较大,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5-10个百分点,农民难以承受,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农村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御灾能力差,每逢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如何提高防灾救灾的能力,是确保农业丰收的重要因素。
4、工业对经济的支撑力将有所减弱。今年上半年,工业是在去年较低基数上的高速增长,下半年随着对比基数的扩大,工业增速将有所放慢,对全县的拉动作用将会减弱。
5、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仍较为突出。一是电力紧缺,据调查,目前全县电力缺口达44%左右,工业企业生产负荷严重不足,对工业生产影响较大。二是资金短缺,部分企业因而无法启动生产。三是原材料供应紧张,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加大,一些企业开工不足。四是工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偏弱,对买方的依赖性较大,一旦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整个工业经济将面临严峻形势。五是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受成本制约,部分企业改制难以到位,国有企业固有的机制和体制障碍难以突破,改革进程举步维艰。
三、下半年经济走势的初步判断
展望全年,尽管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在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趋好的有利环境下,以及花垣经济内在活力不断增强的作用下,只要我们认真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县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经济增长12%的目标有望超额完成,初步预测,全年GDP增长17%左右。
四、几点建议
1、继续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扶农强农政策措施,加大对税外收费的管理,确保实现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标。同时,提高对耕地的保护认识,采取多种鼓励措施,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围绕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和抗旱能力;加大科技服务,提高农业的整体质量,做好农业的病虫防治和防灾减灾工作,力争实现丰收。
3、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做好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打假工作,严厉打击制造伪劣农资等坑农伤农行为。
4、继续深化国企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全力推进企业改制,加快企业改制进程,落实优惠政策,完善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保护企业职工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5、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狠抓节能降耗,努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确保生产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同时,抓好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6、加大金融机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加贷款规模,加大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花垣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