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花垣工业生产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4-07-2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上半年,随着全国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全县工业企业努力克服电力紧缺,原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积极抢抓市场机遇、开足马力生产,工业生产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元至6月,花垣全部工业(含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7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增速列湘西州第二,高出湘西州平均速度25个百分点,保靖县列第一,吉首市列第三。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8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5%,增速列湘西州第三,保靖县列第一,吉首市列第二,花垣规模工业总量占湘西州规模工业经济的28、4%,发展速度高出湘西州27、1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生产增长势头迅猛。元至6月,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638万元,同比增长63.1%,实现工业增加值23880万元,同比增长44.5%。其中,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088万元,同比增长45.7%,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3801万元,同比增长43.6%。重点工业企业带头作用明显,全县重点调度的湖南三立集团、湖南东方锰业集团和湖南振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0户企业完成产值67710万元,同比增长60.2%,占全县完成数的84%。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元至6月共生产电解金属锰31899吨、电解锌33749吨、硫酸47936吨,同比分别增长13%、55.1%和57.9%。

    2、受需求拉动,企业产品产销衔接较好,企业销售形势喜人。花垣锌、锰等主要工业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自去年5、6月份来上升势头强劲,目前主要产品电解金属锰价格在11000元/吨左右,电解锌保持在10200元/吨左右,硫酸从420元/吨上升到600元/吨左右。截止6月底,规模工业实现销售产值79845万元,同比增长65.6%,实现出口交货值20283万元,同比增长6.1%,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目前,全县主要工业品产销两旺,货款回笼较快。

    3、主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工业整体经济效益显著。元至6月,各工业企业乘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之机,努力克服电力、原材料趋紧及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在尽可能开足马力生产的同时,狠抓了机制的转变,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拓展营销市场,工业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截止6月底,全县31户规模独立核算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3769万元,同比增长44.4%,实现增值税3956万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税总额4916万元,同比增长64.8%,企业亏盈相抵后,实现净利润786万元,而去年则亏损688万元。

    二、当前影响工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1、电力、原材料等能源趋紧,价格持续上涨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工业企业生产负荷严重不足。今年上半年花垣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用电量大幅增长。1至6月,企业用电量40856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30.8%。随着新开工、新投产企业的增多和外县企业强有力的竞争,今年上半年花垣锌、锰等原材料显得尤为紧张,加上价格的持续、高速上涨导致全县部分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截止6月底,花垣主要工业产品电解锌生产设备能力为18万吨,电解锰生产设备能力为11.3万吨。据调查,目前全县电解锌设备利用率为52.8%,电解锰设备利用率为69.7%,企业设备利用严重不足。例如:湖南三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只生产硫酸1、2分厂,电解锌4分厂,设备利用率仅为40%,湖南振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只开50%的生产负荷。

    2、企业改革、改制进入关键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难度加大。近几年来,花垣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彻底改制10户,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38.5%,其中:中型企业1户,小型企业9户;今年正在进行改制的工业企业5户,占当前16户国有工业企业的31.5%,其中:中型企业2户,小型企业3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改制进入攻坚阶段,由于改革成本高,工作难度大,特别是企业职工身份置换金难以筹集,企业在改革改制中遇到了不少难题,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3、高新技术开发费用投入低,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今年上半年,全县提取科技开发费用301万元,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0.5 %,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企业6%—12%的提取比例。由于企业用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少,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开发,导致产品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少,工业增加值率低,产品更新换代迟缓,抵御市场冲击能力弱。

    三、下一阶段工业经济工作应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1、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搞好协调服务

    首先县委、县政府每月或每季要召开一次有关职能部门会,听取工业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业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切实做好工业发展中的资金协调、电力协调和原材料协调以及运输方面的协调工作,破解制约工业发展瓶颈,促进工业企业达产增效。

    2、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企一策,力求搞活”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深化、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改制步伐

    要继续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协调指导力度,以依法破产、整体出售、兼并联合、民营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着力盘活面上企业,突出抓好湖南东方锰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花垣县铁合金总厂、花垣县水泥厂和花垣县昌达纸厂的改革改制工作。

    3、优化投资结构,搞好工业结构调整、布局调整工作

    一是要继续抓好锰锌系列产品、生物制药和电力等支柱产业建设,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开发;加大高新技术投入,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产品升级换代的开发力度,使传统优势产业在改造和升级中稳步发展。二是要采取“内融、外引、上争”等融资办法,加大技改投入和花垣望城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花垣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