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农业服务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时间: 2004-08-1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目前,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农业服务,是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一项长期重要政策。要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管理,加快推进农业服务体系的改革创新,为农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就龙山县农业服务体系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个简短的分析。 

    一、目前龙山县农业服务体系现状

    1、农业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全县、乡共建立两组农村服务组织282个,包括10个方面:⑴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村社两组科技服务小组和示范户组成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⑵以县乡农业经营管理站和村专业会计组成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服务体系。⑶以各农资供销部门、代购代销点、个体商业门店、小商贩组成的农资供应、农副产品流通服务体系。⑷以县乡畜牧中心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服务体系。⑸以县林科所、乡林业工作站组成的林业生产服务体系。⑹以县植保站、病虫测报站为主的农作物植保服务体系。⑺以县农机科研单位及乡村农机站、专业户为主的农机服务体系。⑻以县水保工作站、物资公司、乡水管所组成的水利水保服务体系。⑼以县烤烟办、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为主的烤烟服务体系。⑽由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和服务部门组建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2、农村服务组织基本健全。⑴农业服务组织。县乡组建成农技推广站(中心)、农机公司(站)、种子公司(站)、经营管理站、植保植检站、农广校、农民技术学校等服务机构和组织59个,其中:县级12个,乡镇级47个。⑵林业服务组织。组建县组林业服务中心站7个,乡镇林业站47个,从业人员86人。⑶畜牧服务组织48个,其中:县畜牧服务中心站1个,乡镇畜牧服务站47个。⑷农机服务组织。乡镇农机站47个,专业人员79人。⑸烤烟服务组织。县烟办1个,烟草公司1个,烤烟收购中心1个。

    3、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县农口现有科技人员1214人,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有26名科技人员。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0人,中级154人,初级1050人。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技术员12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16人,初级101人。 

    二、目前龙山县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乡镇农业服务体系是我国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的基本力量。没有一支稳定的乡镇农业服务队伍,各项农业发展措施将无从落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乡镇行政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乡镇农业服务体系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因此,认真抓住入世后这段宝贵的过渡期,研究和调整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策略,探索和加强机构改革中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乡镇农业有序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农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旧的格局急待转变。 

    由于历史的多种原因,农业服务体系长期以来以推广和服务为主,二头在外的格局和存在的队伍膨胀、机制不活、负担太重、观念滞后、竞争不力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应妥善解决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和更新技术的问题。 

    (二)自身发展后劲不足。 

    经济实力的不足、创收项目的缺乏、筹资渠道的狭窄,再加上服务能力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和经济效益低使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如何适应形势、转变职能,拓展工作领域,找准工作定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确保服务和创收兼得,这是当前农业服务体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农业发展对投入的合理要求与现实中的低投入之间的矛盾在各地都相当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要在经费安排上给予倾斜,希望不大,因此,自身不创收,员工工资福利将得不到保障,这样也势必影响农业服务体系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导致农业服务网络职能得不到发挥,管理服务功能萎缩,政府的组织协调手段也会减弱。 

    三、对策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结合本地区实际,搞好新形势下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化解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的对策是: 

   (一)以法兴农、把握主动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就必须高度关注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必须高度重视“三农”相关联的各个环节。当前突出的要切实加强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贯彻实施。要按照农业“两法”规定,注重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突出矛盾,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基层干部和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结合农业“两法”的贯彻,认识到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从本地实际出发,抓住有利时机,深化改革。要依靠政策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改革有序推进,这是目前逆境中农业服务体系争取主动必须面对的第一步。 

     (二)工作创新、注入活力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农业服务体系在新形势下变化较大,迫切需要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更要解决在改革中站稳脚跟、求得生存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等不靠,主动参与,大胆创新。要抓住政府扶持农业产业化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的机遇,搞好农业示范园区的管理、服务、经营工作。同时,可以选择有基础、优势突出的地方,组建配套服务专业队、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创办农业科技企业,在这些方面可以不分集体和个体,谁有能力谁上,从而来壮大实力。 

    (三)以变应变、找准位置 

    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总被历史所淘汰。为农服务是乡镇农业服务体系的组织依托。只有在新形势下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成为政府组织农业生产的帮手;顺应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需要,成为农民致富的助推器,才能在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有所作为。但为农服务不能局限于单纯性的农业服务,要面向农村市场,广泛采取多元化投资机制,开展多形式服务。跳出“农”字,服务农业;跳出农业,服务农村,做大做强服务这篇大文章。 

   (四)服从全局、转变作风 

    人是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因此,首先要做到下级服从上级,部门服从全局,使整个政府工作运转有序、卓有成效,这是前提。同时要做到把内部人员协调组织到集中精力加快发展上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局面。具体要做好三件事:①建立起共同参与、整体行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共同的目标,发挥不同的职能;②树立典型,弘扬先进,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激励机制,从而弘扬起崇尚先进、竞争向上的正气来;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形成学知识、学技术、学本领的良好氛围。只有自身转变观念快、业务素质高、竞争意识强,才能在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工作中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工作中要实施能人带动效应,要用开拓型、实干型、技术型人才,这是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龙山县统计局 郑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