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度被视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无“失业”人员的状态被无情地打破,“失业”二字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各种表格和大小报刊,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龙山县的社会劳动力失业状况与如何促使其再就业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一、龙山县城镇下岗与失业状况
1、龙山县自2000年以来的下岗与失业状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有单位、其它单位下岗人员是一年比一年增多,城镇集体下岗人员一年比一年减少,登记失业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多,登记失业率一年比一年上升。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也是市场经济竞争中需要所决定的。但是政府在一定范围内应给予控制,才能保持社会稳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2、隐性失业劳动力数量较大应值得关注。长期以来,失业登记所依赖的失业保险机制不健全,失业保险覆盖面过窄,导致政府登记失业率远远低于社会现实失业率。隐性失业问题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一是社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龙山县人口基数大,全县总人口已达537835人,劳动力数量多,全县劳动力资源总数达27万人,农村按每5亩耕地安置一名劳动力就业计算,能容纳6.8万名劳动力,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容纳劳动力12742人,国有企业容纳劳动力4605人,全县共有个体工商户24979户,容纳就业人5.3万人, 这样全县共容纳劳动力达21.9万人,全县还有剩余劳动力13万人,减去外出务工的8万余人,全县隐性失业总量就有5万余人。二是经济体制改革“阵痛效应”带来的就业压力十分繁重。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相应的下岗职工不断增加,2004年全县国有集体下岗职工人数达5381人。国企改革还在继续实行,一旦与企业脱离关系,便束手无策,再就业十分困难,而成为城镇隐性失业的主要来源。三是由于劳动力素质结构不同造成失业仍然存在,统计显示,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469人,仅占全县劳动人员的3.12%,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要求。同时,由于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包分配,新一轮“读书无用论”泛滥,部分初高中毕业生未经任何职业技能训练便急于就业,严重影响了新一代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导致社会劳动就业结构性失衡,大量劳动者找不到长期合适的用人单位,成为隐性失业人员。
二、对龙山县下岗与失业问题的基本估价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问题具有两面性。
从不利的方面看,失业使部分劳动力失去了工作,从而也就失去了经济的主要来源,不仅其生活水平会降低,而且其社会地位也会下降;长期失业还会带来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引起失业人员对政府的不满,失业人员无工作还会在社会上游荡,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
从有利的方面看,一定量的失业人员是市场经济中劳动力的“蓄水池”。裁员新招聘不仅有利于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吞吐劳动力,而且还有利于单位选择合格的或高素质的劳动力。对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引入竞争机制,可以促使失业人员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失业现象存在会使在岗人员产生可能“失去饭碗”的危机感,从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争取职业的稳定和收入的提高,这些无疑也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 所以,失业是把双刃剑。虽然过高的失业率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稳定增长,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但是过低的失业率同样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在现实社会中,失业率不可能为零。因此,政府应将失业率控制在适度的、合理的范围。
(二)从劳动就业市场化看,一定比例的失业率是正常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就业制度和就业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失业的存在是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现象,不值得惊慌失措,要奋斗的目标是实行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公平、公正的市场就业机制。
(三)从劳动力市场建设来说龙山县的失业率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控制的。
1、目前龙山县劳动力市场建设是符合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化程度最低的部分,因为它牵涉到人的尊严问题,而且其地域属性和专业定位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这一点可不例外,但是龙山县劳动力的市场化程度比成熟市场要低,因为其中不仅有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障碍问题,而且有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劳动力的市场化成本问题,还有人才市场和普通劳动力市场的部门分割问题。因此,在整个就业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且要建立较高标准的劳动力市场。
2、就业服务中心积极主动地开展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将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就业服务是一种面向弱势群体的积极主动的公共服务,应该与一般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有明显的区别。怎样体现积极主动?一是要实行免费服务:对下岗职工和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的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做到全部免费。二是要开展专门服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与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密切配合,对每个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主动进行耐心细致的职业指导和具有多种选择的有效就业信息;公共培训机构为每个自愿参加技能培训的下岗职工提供免费培训机会。三是要实施特色服务:在完成上述两项基本任务的同时,针对本地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需求,公开提出具体的服务承诺,开展有特色的服务和培训活动。
3、政府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将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创造优越条件。 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它牵涉到人的尊严问题,当今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年龄、身高、相貌、婚姻状况有严格限制,严重侵犯了人的尊严,所以,劳动力市场更需要建立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合理流程。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用人单位招聘行为、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的规范化管理;要严格职业介绍机构的资格认定和日常管理,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要按照管理科学、制度健全、服务规范的原则,制定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险经办工作的具体服务标准,统一服务流程,明确各项服务的质量要求,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保证服务质量。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建议
从龙山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就业服务:
一要抓好职业介绍服务:求职登记,企业用工调查与登记,劳务市场信息搜集,就业与用工的指导与咨询,以及就业预测预报。这项服务的主要作用是沟通供求双方的相互联系,缩短求职和招聘时间,并通过信息发布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职业介绍是联接就业管理、失业管理和推荐培训。中国加入WTO以后,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形式进入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市场,这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国职业介绍服务质量的提升。
二要抓好就业训练服务:面对失业青年、下岗再就业人员开展就业前训练,对失业职工开展转业训练。经费筹措:职业培训经费可以实行由政府财政拨款,企业、事业单位自筹,鼓励社会慈善团体及个人捐赠等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用于失业人员的就业前训练和转业训练。
三要抓好失业保险服务:失业救济、失业医疗补助、失业职工管理以及对失业职工的再就业给予帮助。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可从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失业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地方财政的补贴;以及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用于失业保险服务。
四要抓好劳动就业服务:在国家资金、税收和就业政策支持和主办单位扶持下,举办各类生产经营网点,直接安置失业人员。
四、目前促进再就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在进一步搞好再就业服务的同时,我们认为还要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促进再就业措施:
一是要加强对现有小企业主的培训工作,提升小企业的发展能力。以前只注重对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进行免费培训,现在必须未雨绸缪。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应该加强对现有小企业主进行免费的转业培训,放宽对小企业的融资限制,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小企业的倒闭,而且有利于小企业增加失业人员再就业机会。
二是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创办各类小企业,激励他们的创业意识。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的困难情况,在大学教育中,要有意识地开设小企业创业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鉴于未来小企业发展对人员的需求,专业技术和技能人员要多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国家可以考虑通过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创办小企业提供实际经验。
三是要引导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或者去小企业就业。政府可以出资,由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对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举办怎样开办和管理小企业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以前在工厂中就业的下岗者获得一门技能,并了解自己开办小企业的程序和管理知识,促使更多的下岗者自己创业、自己就业。
四是要促进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给予政策倾斜,政府应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广大群众的经济收入出发,进行宏观调控,鼓励大办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如当初引进外资时给予种种优惠,这样既减少资本的投入,又扩大了就业,同时对进出贸易严格把关,对我国自己能够生产又不耗费再资源的产品不进口,对损害生态环境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的产品不予出口,如此才符合经济持续发展,扩大内需的力度。
[龙山县统计局 彭南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