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吉首生产总值增长11.2%

----1-9月经济运行分析及后势对策

来源: 时间: 2004-10-15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前三季度,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全国经济处于上升通道的良好机遇,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快“三化”进程,全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平稳,工业生产继续增长,消费品市场活跃,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完成吉首生产总值168216万元,增长11.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682万元,增长2.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272万元,增长16.3%,增幅比上半年回落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6262万元,增长8.7%。
农村生产形势良好。1—9月,全市农业生产总值33327万元,增长2.8%,春夏播粮食作物种植690公顷,下降1.4%,全市中稻和一季晚稻面积5.17公顷,增长0.4%,其中优质稻比例为9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我市油菜籽5562吨,下降0.1%;出栏牲猪7.5万头,增长1.5%;出栏牛0.4万头,增长2.9%;出栏羊4.4万头,增长0.9%;牛奶产量709吨,增长1.3%;水产品产量529吨,增长1.3%。

    工业生产继续增长。前三季度,地区规模型工业实现增加值34536万元,工业产值8534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2.1%、36.3%;三季度地区规模型工业因湘酒鬼公司生产转入淡季,7—9月生产处于半停产状态,致使地区规模型工业增速从上半年的50.9%回落到前三季度的32.1%。市属规模型工业实现增加值14675万元,工业产值397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9%、24.1%。

    投资增幅呈现下降。前三季度,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358万元,下降3.2%,其中市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195万元,增长15.0%。市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7944万元,下降21. 5%;更新改造投资完成9014万元,下降42.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3737万元,增长1.2倍。

    消费品市场活跃。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517万元,增长9.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91860万元,增长11.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912万元,增长4.0%。
市场物价继续回升。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6个百分点;零售物价指数上涨6.2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月,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5元,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163元,增长9.6%。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元至9月,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16元,增长18.7%;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1712元,增长23.3%。农村居民经济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在于生产投入力度加强,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4%、76.9%、4.2%。

    二、当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全市经济形势预测

    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明显,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我市GDP高速增长的势头开始回落,目前我市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减弱,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受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投资拉动型的产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空间明显下降,钢材、水泥、建材、化工等行业生产增长速度放慢。我市前三季度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半年回落18.8个百分点,后势又没有明显的新的增长点,四季度工业对GDP增长的拉动力势必进一步减弱。

    2、投资速度下滑过快,不仅会影响今年经济增长,也会影响今后经济的发展。元至9月,我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基本建设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分别下降21.5%、42.8.%,下降速度过快,对今年经济任务的完成,乃至明年以及今后的全市经济影响都比较大。同时一些在建项目相继停产。如湘泉啤酒公司、德夯民族风情园、雅溪环保投资项目等。

    3、企业融资面临困难。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吉首地区各商业银行上收贷款审批权限,贷款门槛提高,同时推出了《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主要涉及钢铁、有色金属、机械、建材、石化、轻工、纺织、医药、印刷等行业,这些措施将使企业融资面临困难,限制了该类企业的发展。

    4、消费需求受到影响,新的消费热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由于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贷款规模受到控制,加上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预期收入不乐观,为了防范风险,银行对消费信贷实行偏紧的政策,从而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综上所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的经济影响在三季度已初步显现,预计全年GDP增长速度与前三季度相比会进一步回落,但不会改变整体经济运行的趋势,2004年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为10%。

    三、四季度工作建议

    1、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政策的出台,我市应把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既有市场效益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来,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企业、注重发展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优势主导企业。目前,应抓好可望开工的工业企业,促使其早日投产。对支撑我市工业半壁江山的优势企业,应向深精加工和高科技方向引导,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建设,又能提高产品价值。

    2、保证投资的稳定发展。首先在突破资金“瓶颈”上下功夫,要充分挖掘民间投资的潜力,正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积极引导企业盘活用好存量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其次用足信贷政策,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市场竞争力、有市场效益的企业对流动资金的正常需求,不搞简单化的“一刀切”;在是努力扩大外商投资,抓紧进行重大招商活动,力争在一些重大项目上有所突破。

    3、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由于国家投资政策偏紧,我市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启动消费。一是加大对交通、教育、卫生等产业的发展力度,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二是努力提高中低消费群体的收入水平,积极扩大就业渠道。三是继续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支持汽车、通讯、旅游、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新兴消费产业快速成长。

[吉首市统计局 王永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