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锰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州内花垣县境内储量十分丰富。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保靖硫化锌矿浮选及锌、锰冶炼业以原毛沟有色金属冶炼厂为龙头,依托邻县花垣丰富的矿产品资源,获得了空前发展, 到2004年10月,全县共有以锌锰为原料的矿产品加工、冶炼企业26家, 其中规模工业16家,26家企业中,电解锌企业2户, 电解锰企业户,铁合金企业3户, 硫化锌浮选企业17户, 其生产能力电解锌为32000吨, 电解锰为33000吨, 硫化锌浮选为2950吨(球磨机日处理矿石能力),2003年锌锰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147万元, 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7.7%,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87.6%,上交各种税金2532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5.5%,锌锰矿加工冶炼业已发展成为我县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县级财政的主体税源, 对全县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近年来, 我县锌锰工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 生产能力较二十世纪末翻了几番, 但由于我县尚未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锌锰矿资源, 所需原材料主要来自花垣, 产品销售一半靠出口, 一半销省外, 近十年, 花垣的锌锰工业飞速发展,矿产资源日趋紧俏, 原材料争夺战日益激烈, 矿产品价格月月上涨,我县锌锰企业即不占天时,也不占地利,处于极为不利的竟争环境中。
2、州内县市存在不公平竞争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矿石原产地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违反了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303号令(《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主要就是对外地企业购进矿石加收高额的“过关费”,对锰粉加收30-65元/吨、硫化锌矿20元/吨、锌精矿660元/吨的过关费,本地企业则实行不收或少收,以及先征后返等优惠政策。据测算,保靖的浮选企业如果从邻县购进矿石,每个金属吨的“过关费”将占其销售收入的15%左右,每生产一吨锌精矿将比原矿所在地企业的生产成本高出858元。从而造成竞争压力增大, 企业难以生存, 迁址念头攀升。
3、生产的产品均属于初级原料型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盈利空间小。我县浮选企业生产的锌精矿和冶炼企业生产的电解锌、电解锰、硅锰合金虽然采用电解法生产工艺,使电解锌、电解锰、硅锰合金的纯度大大提高,有一定的科技含量,但所生产的产品仍然是原料型的初级产品,产品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涨落很大,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盈利空间狭小,始终在盈亏临界点附近徘徊,总是避免不了与矿产资源产出县为争资源、争市场,相互抬价、压价,造成两败俱伤,结果受伤最重的还是我县企业。
4、目前电价太高、生产成本增幅过大,企业面临亏损,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我县7月份开始大宗工业电价涨到0.495元/度,比4-6月份享受优惠电价时期的电价涨了O.125元/度。按每吨电解锰耗电6500度、硅锰合金耗电5000度、电解锌耗电3500度计算,7月份生产电解锰、硅锰合金、电解锌要比4-6月份生产电解锰、硅锰合金、电解锌每吨增加成本812元、625元、428元。目前受电价太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富宇锰业公司年产2000吨电解锰生产线已停产,只启动年产4000吨的电解锰生产线,金石保靖分公司年产7000吨电解锰生产线和年产10000吨电解锌生产线已停产,只启动年产8000吨电解锰生产线和年产7000吨电解锌生产线,宏业铁合金厂年产6000吨硅锰合金线停产,只启动年产4000吨硅锰合金生产线,古化冶炼厂年产6000吨的铁合金停产检修, 齐兴锰业公司因电价过高不敢投产。
5、选矿企业税率不稳定。由于我县国税局因税收执法问题受州检查院渎侦局调查,县国税局就浮选企业交纳增值税按原政策(综合税率5%)不敢开票,需要提高到计征税率13%,浮选企业无法承受。各浮选企业近几个月来均已停开增值税票据,造成选矿行业的税收无法正常收取,同时,也造成其下游锰锌冶炼企业的税负上升和税收流失,虽经县里多次协调,可增值税发票至今未开。加上资金所限,锌、锰矿业大多无力进行技术改造,使其产品仍处于初加工阶段,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普遍不高。据调查:就算没有执行省国税局“新增欠税不超过2%”的规定,浮选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也仅为6%、冶炼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5%。如今在选矿行业中实行“新增欠税不超过2%的规定后,因其购进矿石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税负将高达11%,根本就无法承受;而金石公司、锌业公司这两大骨干企业80%以上的原材料又要靠这些选矿企业提供,一但选矿企业倒闭,因种种因素制约,如果原材料全部外购,其税负将高达11.2%,到最后只能陷入关停的困境。
6、经济发展环境差。第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较大程度的恶化。上级金融、工商、税务、交警、房管等职能部门近来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整顿”的政策和措施,造成各生产企业普遍无款可贷、税赋增加、杂费增加,成本巨增。第二,企业与周边关系难处。,因水、电、路、地等发生纠纷和磨擦多,行政手段很难调处。保靖锰业公司与复兴镇岩人坡村民小组因扩建征地问题,不能满足村民不正当苛刻要求,村民一度堵厂阻工,造成企业停产,鉴于此,去今两年,该公司被迫放弃在本县扩建计划而迁往秀山实施。第三,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各级政府虽然就加快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但执行很难到位。一些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工程尚在施工建设中,有关部门便找上门来收费。第三,二次收税收费问题较为严重。一些租赁企业在租赁前经政府同意与企业或主管部门签订了税费包干合同,政府也召开了部门协调会,并就税费分配问题达成了协议。但少数职能部门以不合部门规定或政策调整为由,拒不执行已达成的协议,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收取二次税费。
以上问题的存在, 将给我县造成如下影响:
一是面临财源枯竭、财政崩溃,锌、锰矿业全都关停倒闭后,整个保靖的财源将所剩无几,经济将遭受毁灭性打击。不计算相关行业的间接影响,仅剔除锌、锰矿业税收,全县的财政收入也将只剩下3200万元,地方可用财力大大减少。
二是电价太高已严重影响我县工业招商引资,技术改造和组织生产的积极性,部分企业欲从重庆市秀山县引电(秀山乌江集团架线至省边界, 乌江集团直供电价为0.335元/度),将直接影响本省供电量,目前生产的企业为了履行供货协议不得不生产,协议一旦履行完毕,电价仍居高不下,高能耗企业面临全面停产。
三是锌锰资源地方封锁和资源枯竭对我县的经济支撑时间将是短暂有限, 若继续将锌锰粗加工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其风险也将是很大的。
四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将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近5000人失业,而在锌、锰矿业的这些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农村, 工资收入为其家庭经济的唯一支柱,一但失业,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整个家庭将失去生活来源,生存都将成问题;同时,因为财政收入锐减,又将面临拖欠国家工作人员工资,也将无力再为城镇特困人员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崩溃,从而直接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大大增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县应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是强化矿山源头税收管理。只要采矿企业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选矿行业和冶炼行业面临的生存危机都可迎刃而解。
二是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打破州内县市地方保护主义,以整个湘西州为一棋子,把全州的采矿、选矿、冶炼三个行业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从根本上降低内耗,协同一致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同时,还要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协作,消除之间不公平竞争的现象。
三是给予一定的税收扶持。将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选矿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对待,允许其税收确定一个适当的征收比例(以6%-8%为宜),其余的可以挂欠;或者将选矿行业所购进的矿石比照收购农副产品或废旧物资优惠政策予以抵扣。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继续执行优惠电价政策, 以提高我县高能耗企业的市场竟争力。 碗米坡水力发电厂建在我县境内, 请求上级部门批准同意给我州提供直供电。
五是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落实情况开展一次专项督察, 专项治理, 全面清理“涉工” 收费项目, 合理确定收费标准, 将县里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 进一步刺激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的发展。
六是以现有的锌、锰初级产品为原料, 开发下游产品, 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企业盈利空间。锌、锰深加工大多属于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应用前景广阔。目前金石公司超细球形活性锌粉项目,在沅陵分公司经过两年的试产,其工艺和各项质量技术控制指标日趋成熟,经权威机构检测,各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国内及日本、韩国用户反映良好,获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应用。金石公司准备在沅陵分公司将该产品年生产能力由O.3万吨扩至1.2万吨,并在吉首乾州新区内投资1亿元左右,新上2万吨该产品生产线,计划年底前投产。已有上海、常州等国内用户及加拿大、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用户前来订购。预计国内、国外产品销售额之比为4:6,国外市场份额大于国内市场。超细球形活性锌粉在金石公司的开发应用,充分利用了湘西硫化锌矿资源优势,是对电解锌初级产品的消化,对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下游产品,实现产品深加工,提高企业赢利空间具有重大而且深远意义,跳出了与矿产资源产出县争原料的尴尬。在开发超细球形活性锌粉的基础上,金石公司还将继续开发超细铝粉、氧化锌粉和铝银浆等高新技术材料产品。作为金石公司娘家,我县希望而且应当积极争取这些项目能够落户保靖,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保靖鑫兴选矿厂的李枝和老板计划在龙溪工业园,投资2500万元,新建年产0.3万吨纳米氧化锌项目,该项目是硫化锌矿浮选产品的深加工项目之一,以硫化锌精矿为原料,采用全湿法生产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橡胶、陶瓷、玻璃、涂料、光电材料、催化剂、高级化妆品、油墨及医药等领域。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科研单位研究的全湿法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技术成熟,成本低,产出率高,无二氧化硫气体排放,目前产品市场销价在8-12/吨万元之间,为锌精矿销价的15倍以上,是附加值极高的高新技术产品,但项目单位因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实施。此外,花垣振兴的饶德宗老板计划投资5千万元在保靖碗米坡工业园新上超细球形铝粉项目,这些对初级矿产品进行深加工的项目,如能成功,对提高全县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拓宽初级矿产品的销路,增加县域经济总量, 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上述项目不仅是企业界的愿望, 而且早己写进保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 计划及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电解锰深加工我县目前尚无涉足厂家。据笔者了解,电解金属锰是国防军用工业、钢铁冶金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电子元件工业、化工及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可加工成锰粉、低氢锰、低栖锰、低碳锰、低铅锰、低锰等系列产品。我县邻近的重庆市秀山县已有生产,生产工艺和技术基本成熟,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此外,以锰为原料的深加工项目还很多。我县必须在电解金属锰深加工方面有所突破,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支持县内生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在融资贷款上重点倾斜, 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拉长锌锰产业链条,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使其成熟的锌、锰深加工技术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保靖县统计局 彭书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