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湘西自治州围绕目标抓经济,突出产业搞建设,扩大开放促发展,经济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开局良好。据测算,一季度,全州实现生产总值21.11亿元,同比增长9%。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三大产业全面发展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元,增长4.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9%,拉动GDP增长0.62百分点。
一季度,我州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来势:一是五业同步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0.57亿元,增长2.9%,林业增加值0.12亿元,增长2.7%,牧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4.8%,渔业增加值0.19亿元,增长2.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05亿元,增长2%;二是投入不断增加。1-3月,财政支农累计支出3364万元,同比增长17.1%,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投放净额13.8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三是林业继续发展。截止3月,全州共完成退耕还林补植任务80万亩,通过或正在验收的长防工程造林面积1万亩、世行造林面积2.8万亩;四是养殖业增长较快。受市场价格上扬刺激,农民养殖积极性高涨,一季度,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5%、1.1%、4.7%和1.3%,出栏和出笼分别增长5.3%、5.4%、3.5%和2.3%;五是春耕备耕来势好。据调查,全州“双杂”良种入户率已达到80%,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储备已基本满足了春耕备耕的需要。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66亿元,增长12.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8%,拉动GDP增长4.73百分点。
工业企业克服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紧张、春节长假、交通运输紧张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了工业经济稳步增长。一、二、三月份,全州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累计增长11.6%、5%、15.3%。
规模工业生产快速攀升。一季度,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63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工业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5亿元,增长18.9%;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2亿元,增长10.7%。重工业快速增长主要是矿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扬所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价格指数分别为118.19%、106.37%、135.36%和113%。轻工业较快增长主要是部分新进规模工业的企业来势较好,拉动了轻工业发展速度大幅增长。据对全州24家重点工业企业观察, 一季度有16家工业企业生产实现增长,占67%;18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11种产品实现增长,占61%。
建筑业增势不减。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带动下,一季度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3亿元,同比增长11.8%。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58亿元,增长7.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9.6%,拉动GDP增长3.65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运输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行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分别增长22.5%、12.7 %和7%;金融保险业和社会服务增加值分别增长6.6%和4.6%。旅游业发展滞缓。一季度接待旅游人数64.7万人,下降6.4%,实现旅游总收入8859万元,增长2.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2.6个百分点。
(二)三大需求持续增长
投资增强。一季度,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2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城镇投资5.76亿元,下降14.3%,农村投资0.91亿元,增长13.2%,跨地区投资2.35亿元,增长9.2倍。投资的主要特点:一是跨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完成投资2.35亿元,增长9.2倍,其中常吉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亿元。跨地区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1%;二是房地产投资增势强劲。完成投资1.52亿元,增长46.1%;三是农村投资平稳增长。完成投资0.91亿元,增长13.2%。
消费升温。一季度,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29亿元,增长10.6%。消费市场的主要特点:一是城乡消费持续增长。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87亿元,增长11.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42亿元,增长9%;二是餐饮业增长较快。全州餐饮业零售额1.87亿元,增长14.5%,高于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速4.3个百分点。
出口加快。1-2月,全州进出口总额2401万美元,同比增长28%。全州工业产品实现出口交货值为1.5亿元。
(三)经济效益喜忧参半
财政收支增长。一季度,全州实现财政总收入2.5亿元,增长6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46.4%,比上年同期快32.3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主要体现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长迅速。实现企业所得税526万元,增长1.8倍,实现增值税3474万元,增长85.4%,实现个人所得税725万元,增长48.3%。财政支出增长,支出结构发生变化。一季度财政支出5.08亿元,增长30.1%,增幅较上年高15.8个百分点,抚恤和救济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教育事业支出分别增长2.8倍、67.7%、39%、33.7%。
居民收入增加。一季度,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9元,增长3.3%,其中工薪收入1228元,下降3.6%。农民增收来势好。一季度,全州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79元,同比增加75元,增长18.5%,为全年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农民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和转移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2.8%、16.5%、41.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保持较快增长,3月末为88.84亿元,比年初增加10.25亿元,增长13%。
金融存贷趋稳。3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8.34亿元,比年初增加8.73亿元,增长7.3%,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07.21亿元,比年初增加1.23亿元,增长1.2%,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较差。一季度,全州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5.9%,产品销售率为97%,下降0.75个百分点。由于今年运力紧张、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导致产品积压过多,工业企业效益不理想。1至2月,全州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利税总额3163万元,同比下降49.5%,其中实现利润-2370万元,而去年同期赢利821万元。
物价继续上涨。今年以来,受农副产品和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呈上扬态势。1-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2.9%。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3.3%,工业品价格指数为106.1%。
二、经济运行主要问题
(一)发展速度县市差距大。一季度,我州GDP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比全省慢2.9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州GDP增速排全省13位。
全州八县市,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花垣县,同比增长17.3%;其次是保靖县增长12.4%;吉首、泸溪、凤凰县分别增长9.7%、9.4%和9%;永顺、龙山县分别增长8.7%和8.5%;古丈县增长7.5%。
(二)工业发展制约因素多。
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价格高位运行, 供应偏紧。从去年一季度开始,主要原材料及能源供应持续紧张,瓶颈约束明显。受季节影响,全州供电紧张形势较为严峻,各地不同程度地实行拉闸限电,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多数工业企业反映较为强烈。
企业成本费用增加。受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工业品原材料购进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出现反差,加上运输、劳动力和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销售价格无法提高或提高幅度达不到成本上涨幅度,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利润被挤占,工业品价格呈“高进低出”的格局。尽管一季度工业企业生产呈上升趋势,但1-2月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了整体亏损的局面,亏损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4家。
融资困难,资金供给趋紧。随着国家紧缩性信贷政策的实施,企业贷款难度加大,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产品库存和欠款挤占资金现象突出,而企业融资又较为困难,造成资金紧张。同时上新项目和技术更新也受贷款难的困扰。据有关企业反映,州内在融资方面,金融部门缺乏对小企业信用度的认证、评定制度,贷款手续较为繁杂,对小企业建设支持力度不大。企业融资难度的增大,使得原先流动资金就不甚宽裕的企业越发显得流动资金不足,以致有时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资金不足引起三角债严重,企业货款拖欠严重,应收帐款增加。
建筑业工程款拖欠较为严重。因受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建筑业施工任务不足,企业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工程款拖欠问题仍然存在,反映此问题有所加剧的企业年内扩大了一成。此外,还由于贷款利息增加,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紧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
(三)农资上涨农民增收难。开春以来,州内化肥市场价格上涨过快,特别是碳铵、磷肥、复合肥等主销品种价格上涨突出。3月中旬,吉首市场尿素销售价格1830元/吨,同比上涨18.1%;碳铵销售价550元/吨,上涨22.2%;尿基型复合肥(≥40%)销售价1780元/吨,上涨36.9%;氯化钾到站价1930元/吨,上涨48.5%;保靖县杂交水稻种T 优63品种涨幅达30%,金优725品种涨幅达60%。龙山县化肥市场价格还要高,据调查,个别乡镇尿素价格已达到2400元/吨,高于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最高限价23.1%,由于尿素价格突破限价,其它种类的化肥价格也居高不下,如碳铵价格到600元/吨,上涨30%;龙山县部分烤烟生产乡镇的烟农反映,烤烟用煤价格多次上涨,从年初210/吨,三月底涨到370元/吨,不到三个月上涨了160元/吨,涨幅达76.2%。烤烟用煤价格大幅上涨,降低烟农生产效益,严重影响到烟农生产的积极性。
[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