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发展循环经济任重道远

来源: 时间: 2005-09-1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使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社会循环式消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县域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客观需用。 
       
    一、该县经济的基本状况
       
    近几年来,保靖经济依托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拉动,实现了追赶式发展。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97380万元,比2000年增长56.18 %,平均每年增长11.79%;实现财政收入9562万元,比2000年增长2.38倍,平均每年增长35.54% 。就工业而言,全县基本形成了冶金、食品、陶瓷、电力、化工五大支柱产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所占份额逐步加大。2004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2.29%提高到2004年的37.15%,对GDP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6.85%提高到2004年的136.09%。由于工业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投资剧速加大,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比2000年上升了11个百分点。
       
    目前,该县109家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有34家。大部分从事矿产品筛选粗加工。9家陶瓷生产企业主要以生产酒类包装容器为主。这些企业科技含量低,原材料消耗大,清洁生产难度高,经济效益水平低,社会效益相当差。一直以来由于区位不占优势,县域经济正面临资源萎缩、结构转型的考验。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二、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公众参与意识不强。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还认识不深,了解不多。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感到麻木,以至于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还没有完全警醒。只考虑当前利益,没有考虑以后长远发展;只考虑政绩,没有完全顾及环境、资源和人的协调发展。急功近利,粗放式生产给当地环境和资源造成极大损害。河水不再绿了,河鱼不再敢吃了。
        
    (二)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弱。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总产值能过亿元的企业仅两家,过5000万元的也只有两家,1000万元以上的不过三四家,其他工业企业年产值只有几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而已。这些企业均是各自为政,相互争资源、争市场,相互压价,结果造成多败俱伤。9家陶瓷企业是这样,11家铅锌选矿企业是这样。且这些企业资金来源不足,整体素质不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极易被挤垮,被吃掉。
       
    (三)人才匮乏,管理方式落后。据调查,全县工业企业管理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3人,大专以上学历的6人,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不过150人,占管理人员的比例分别是2%、4%、8%,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大部分工业企业都是家庭式企业,采用传统的家庭从员管理,就是引进了人才,在企业内部也难以发挥作用。这样的企业只注重一时的经济利益,很少考虑到环境和治理,更谈不上发展循环经济了。

    (四)融资渠道不畅,技改扩能资金短缺。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信贷资金紧缩,限制高能耗企业的准入,全县大部分工业企业寻求资金难度大,部分企业因资金短缺而被迫停产,或者停五开三,停停打打,生产极不正常。技改资金缺口较大,2005年建设的3个5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进展十分缓慢,尚缺口资金8000万元。规模较小的技改项目苦不堪言,首先是从银行贷不到款;其次是企业自有资金有限;再次是民间资本投入较少;最后是银行、企业信用机制滞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看准市场机遇后,想进行技术改造也无能为力。
       
    三、 对策建议
       

    (一)确立循环经济理念,实行绿色设计。依据分类发展与建设规划,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企业建设设计时,就应积极推进建设循环经济的理念,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能便捷地升级换代。抬高准入门坎,尤其是进“园”工业企业,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环保标准,符合循环经济的原则。对循环经济企业和产业,国家要给予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的倾斜支持。地方政府更应大力支持发展,在优化环境,办理各项手续方面进行一站式审批,一票制收费。鼓励并倡导所有工业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加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
       
    (二)引进从才,实施绿色管理。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因素。有了人才,企业才会有生机,发展循环经济也才会有技术保证,企业管理才会有人的支撑。有关资料显示,工业污染物排放达30%-40%的是管理不完善造成的。只有强化管理,不需要花费很多资源,便可获得削减物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促进循环经济的办事规则及操作规程,并且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能力。
       
    (三)实现资源重合,壮大企业实力。行业相同,产业相近的要通过一定程序,实行资源整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壮大企业竞争实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陶瓷行业可组建陶瓷集团,对外统一市场,统一配置资源。矿产品选矿企业可考虑组建集团,也可考虑并入“西部矿业”、“锌业”两大冶炼企业之中。企业在形成一定规模后,走循环经济之路。进一步搞好污染治理工作,实行达标排放。将大量的矿渣实行再利用,用新技术再提取有价值的金属成份,切实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保靖县统计局 张开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