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古丈农民现金收入稳步增长

来源: 时间: 2006-03-28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6年,古丈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上级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全县实际,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积极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方针政策,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据县农调队对全县70户农民家庭情况的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第一季度,全县农村居民期内现金收入人均为402元,比上年同期净增27元,增长7.2%,继续保持了农民现金收入稳步增长的态势。

    一、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继续增长

   (一)工资性收入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15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元,增长1.95%。一季度外出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农民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9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元,增长14.46%。相反,一季度农民在非组织企业和乡内地域得到的收入有所下降,人均分别为2元和60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元和8元,下降33.3%和11.76%。

   (二)家庭经营收入增长7.5%。据农调报表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县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达172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2元,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146元,同比增长5元;第二产业现金收入21元,同比增长6元;第三产业收入5元,同比增长1元。在第一产业中,其中农业收入45元与上年同期持平,林业收入22元,同比减少15元,主要是本季来出售林产品收入和林业服务业收入都相对减少;牧业收入78元,同比增加20元,渔业收入1元,因此牧业收入的增加支撑了第一产业收入的增长。第二产业收入增加,主要是工业服务性收入的增加,原因是样本点中第五点的农户有从事磷矿开采。从以上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家庭经济性现金收入中仍然是传统的农业和牧业占主导地位,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发展速度依然缓慢。

   (三)财产性收入同比持平。一季度来农民财产性人均收入为2元,主要是土地征用补偿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

   (四)转移性现金收入仍然占有一定比例。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县农民转移性收入为71元,主要是政策性收入增加,一季度国家政策性支持的现金收入项目有退耕还林和粮食直接补贴,这两项转移性收入农民人均分别达到32元;13元,占期内现金收入的11.2%。除此之外,还有无法体现的税收减免和对贫困学生扶持的“两免一补”收入等。

    二、费用支出明显增加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因此各类费用支出明显增加,据全县7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农民期内现金支出人均为36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9元,增长11.8%。 

    生产费用支出略增:一季度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达3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7%。生产费用支出增长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生产费用支出和牧业生产费用支出两大项上,分别为13元;17元,分别占生产费用支出的35.1%;45.9%。

    生活消费支出包含食品、衣着、居住支出全面增长:一季度全县农村住户生活消费支出321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食品消费人均达到102元,增长3元;衣着消费支出39元,增长3元;居住消费支出44元,增长1元。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目前农民在吃、穿、住问题上已基本解决,生活方式开始向教育、娱乐、通信等方面转变。

    家庭设备及用品的支出增长较大: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消费领域明显扩大,一季度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人均为2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元,增长52.6%。 

    交通及通讯: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改善,特别是近两年来实施的电信村村通“518”工程和公路的通达工程,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和联络,为了方便,许多居民安装了无线住宅电话,不少农民还购买了手机,为此农村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日益扩大,交通通讯支出不断增长。一季度农村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的支出人均27元,同比增加10元,增长58.8%,这也是反映农村居民现代生活消费的重要方面。    

    文教娱乐大幅度增长: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精神生活内容愈加丰富,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一季度人均支出6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9元,增长46.3%。其中,教育费用支出28元,增长40%。因为如今农民尝到了没知识文化的苦头,因此,对自己的子女,上大学读书或学技能非常重视,舍得花钱投入。

    医疗保健和其他消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农村居民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素质,平日有什么大小疾病都能及时买药和上医院治疗或根治,因此身体逐步走向健康,为此在无特殊意外情况下,医疗保健费用也相应减少。

    三、农民增收面临的制约因素

    1、农村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全县农业抗灾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另农村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一产业和外出从业收入仍然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大,贫困面仍然较大等都制约着农民增收。

    2、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除了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植业外,高新技术的种养业在我县还比较落后。

    3、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劳动技能,妨碍了增加收入。从调查情况看,全县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94.4%,由于文化水平低下,难以掌握变幻莫测的市场趋势和生产技术,不但影响自己在本地发展致富,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富余劳力向外转移,严重阻碍农民外出创业增收。

[古丈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