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县上半年农民现金收支情况浅析

来源: 时间: 2006-07-1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是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较为关键的一年。开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扶农、支农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第一要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不断强化农业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科技兴县、产业兴县步伐,推动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上半年来,据全县70户抽样调查,农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759元,同比增长8.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支出为67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

    一、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特点

    1、工资性收入仍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今年上半年来古丈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258元,同比增长5.3%。工资性收入占整个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34%,在农村居民的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其中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00元,增长3.3%;在非企业组织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为3元,主要是乡村干部收入,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55元,同比增长7.1%。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不断增长,一是劳动力外出打工收入增加,二是本地提供劳务收入增加。

    2、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

    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长成了古丈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亮点。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为395元,增加了24元,同比增长6.4%,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势强劲,24元增加额占农村居民收入增收的贡献份额达42%,是全县农村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为346元,由于第一产业收入的季节性较强,上半年来种植业收入占农民第一产业收入的主导地位。主要是县内农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的号召,继续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山地理条件,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早熟优质水果、珍稀食用菌等高优特色农业,种植业现金收入158元,同比增加18元,增长12.7%,同时,古丈县继续做大做好茶叶文章,不断加大和改进良种茶园建设,上半年来,仅茶叶出售收入人均就达到91元,同比增收26元,增长39.8%。第二产业现金收入39元,同比增长89.3%,但农民家庭经营的三产业发展滞后,人均现金收入10元,所占比重不大。

    3、非经营性收入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今年上半年古丈县农村居民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两项非经营性收入人均分别为8元、98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95%、25.5%财产性收入增长主要是土地征用补偿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主要则是政策性收入和农村亲友赠送收入增加,上半年来国家政策性支持的现金收入项目有退耕还林和粮食直接补贴,这两项转移性收入农民人均分别达到45元;13元,除此之外,还有无法体现的税收减免和对贫困学生扶持的“两免一补”收入等。

    二、支出情况及特点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据全县70户抽样调查统计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期内现金支出为67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元,增长7.5%,其中生产费用支出人均160元,同比增长7.5%,主要是农民购买农业和牧业用生产资料,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人均503元,同比增长7.3%,占期内现金全部支出的74.5%。从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结构看, 农民在吃、穿、住问题上已基本解决,生活方式开始向教育、娱乐、交通、通信等方面转变。主要是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农民收入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内愈加丰富,彩电、音响等各类家庭设备已步入农户家庭逐渐普及,同时不少农户为了方便与外界的信息联系购置了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等。

    三、农村居民收支情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半年的农民收入增幅虽有提高,但农民收入增长的脆弱性和波动性仍然存在。因此,只有多渠道增收,才能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构筑起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新机制。 

    1、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一产业和外出从业收入仍然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农业工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大,贫困面仍然较大等都制约着农民增收。为此必须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抓特色,同时积极推进农业工业化。

    2、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从调查数据中看出,农村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增长率超过20%以上,给农民在经济上带来严重的困难。今年上半年来,抽样的住户调查中就有2户大病住院,花费医疗费8000元左右。因此政府应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同时完善农村社会各项保障制度,极力缓解农民大病小治、小病不治、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

    3、加大素质教育和科技培训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文化水平偏低,这也是全县农村的一大特点。从调查情况看,全县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94.4%,由于文化水平低下,难以掌握变幻莫测的市场趋势和生产技术,大部分劳动力只能从事较简单的普通工作,不但影响自己在本地发展致富,也直接制约了农业富余劳力向外转移,严重阻碍农民外出创业增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只有使农民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具有不竭的动力,同时提高农民素质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民进行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

[古丈县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