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湘西州工业企业紧紧围绕三大产业建设,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积极抓住国家西部开发的有利契机,努力克服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工业生产得以继续增长,经济效益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高。上半年规模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2亿元,同比增长7.5%,全州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4,比去年同期提高9.5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期增长25.6%,实现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33.3%。
一、上半年湘西州工业经济效益情况
从全州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上半年的经济效益情况看,主要呈以下特点:
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高。上半年,全州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4,比去年同期提高9.5个百分点,提高幅度较一季度提升了26.1个百分点。从计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来看,总资产贡献率为7.1%,与上年同期持平;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1.2%,下降11.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7.9%,提高1.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88次,加快0.2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4%,上升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7925元/人,增长23.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9%,提高0.9个百分点。说明我州企业的赢利能力增强,成本核算管理取得实效,流动资金运转速度加快,产品销售顺畅,劳动效率提高。
2、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总额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上半年全州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实现利税总额3.1亿元,增长10.7%,其中利润总额为0.5亿元,增长33.3%。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的增幅较一季度分别回落2和5个百分点,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湘西州受电解锰价格下跌、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使大部分工业企业的盈利空间缩小,呈现出经济效益下滑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改革改制迟缓及企业内部管理等因素,造成企业利润下滑。
分轻重工业来看,重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幅度远远大于轻工业。上半年轻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为4.28亿元、0.09亿元,分别下降14%、91%,增长幅度较一季度均有大幅度回落,实现利润为-0.39亿元,而上年同期则盈利0.1亿元;重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及利润总额分别为33.3亿元、3亿元和0.91亿元,分别增长34%、68%和137%,增幅较一季度分别回落2、7和12个百分点。轻工业较上年经济效益有大幅度回落,主要是以酒鬼酒股份公司为代表的重点企业的亏损所致;而重工业经济效益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的提高,得益于今年电解锌市场价格的快速回升,企业利润大幅提高所致,上半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利税1.23亿元,是同期的5.7倍,其中:实现利润0.53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0.17亿元;且重工业提高幅度远远大于轻工业,为全州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私营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分经济类型来看,上半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负0.1万元,而同期盈利0.16万元;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利润0.04万元,同比下降47%;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负0.02万元,同比减亏0.2万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负0.04万元,同比减亏0.04万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0.54万元,占全州合计的102.4%,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且利润增幅明显高于全州平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4、主导行业继续发挥支撑作用。今年以来,我州重点行业运行质量提高,成为拉动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从我州27个大类行业来看,有10个行业实现了整体盈利,盈利增幅超过20%的有5个行业。盈利达到千万元以上的有2个行业,分别是矿产业8504万元,同比增长387.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24万元,同比增长108.7%;医药制造业37万元,同比下降9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负983万元,同期盈利1349万元;烟酒业负3873万元,同比增亏3547万元。以上5个行业共实现利润总额达到5109万元,占全州利润总额的98.2%。支柱行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全州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发挥了支撑的作用。
同时盈利大户贡献突出。上半年,我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232户,其中实现盈利的企业有147户。实现利润达到6758万元,实现利润在100万元以上的有30户,主要是以湖南三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花垣县汇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花垣县同力尾沙回收选矿厂、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保靖分公司、湖南金天铝业高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矿产品企业和以五凌电力有限公司碗米坡水电厂为龙头的电力企业,这些企业累计实现利润达1.52亿元。
5、两金占用比例同比下降幅度大
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和产成品合计达到12.7亿元,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 31.8%。其中应收账款达5.94亿元,同比下降19%;产成品为6.78亿元,同比下降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24.4%下降到今年的15.8%,下降8.6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一是工业企业的经营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许多企业加大内部财务管理力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二是国家宏观经济一直向好,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回笼加快;三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逐渐成熟,信用管理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经营日益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从上半年湘西州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来看,经济效益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但是,全州规模工业经济运行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企业的综合效益指数与全省及周边地区的差距明显。上半年全省综合效益指数为176.8,同比提高18.2个百分点,而我州的效益指数比全省低59.4个百分点,列全省倒数第一位。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州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比常德、张家界、怀化、永州市低187.5、26.3、49.7和67.7个百分点。
2、亏损企业亏损面继续扩大,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增加,扭亏增盈任务艰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85户,亏损企业亏损面为36.6%,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部分产品成本的不断上涨,同时产品销售价格又不断下降,使我州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2亿元,比同期增长79%。亏损企业主要集中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烟酒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全州亏损上100万元的企业达26户,亏损1.02亿元,亏损企业的户数和亏损额分别增加14户和增亏0.55亿元。
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表现为:
1、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运输受限等,使大部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获利空间缩小,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不足,抑制了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尤其是出口退税政策的改变,对黑色金属加工业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全州实现出口交货值2.08亿元,同比下降46.9%。
2、从企业自身来看。一方面,多数企业面临着流动资金紧缺的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狭窄,使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换代步伐缓慢,产品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另一方面,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新产品开发力度不足,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整体竞争力仍较弱,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显得更加力不从心。
3、从重点企业看。一些重点企业亏损严重,对全州工业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今年以来,受市场及企业内部自身因素的影响,一些重点企业亏损严重,对全州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左右着全州工业经济的形势,如:酒鬼酒公司、花垣县电力公司、湖南振兴化工公司等,这些大中型企业的亏损额度大且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大,他们的亏损将直接导致全州规模工业效益的下滑,是整个工业面上企业无法弥补的。
三、对策及建议
上半年湘西州工业经济效益虽然保持了较去年同期提高的良好局面,但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仍然不容忽视。下半年要保持工业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深化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激活工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努力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链的形成,提高产业聚集度,切实抓好强乡强镇建设。
要加快工业发展,必须注重扶优扶强,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依托是产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是集群。目前湘西州工业一方面缺乏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另一方面缺乏产业集群。因此,湘西州发展工业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技术含量高、项目投资大的项目落户,形成新的优势产业、新的增长极;另一方面要围绕优势企业及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培育形成产业集群发展,要积极进行锰锌加工产业链招商,培育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要积极培育湘西猕猴桃、柑橘、茶叶、民族医药等产业的发展,形成湘西特色产业。
要加快工业发展,必须依托本地资源的开发,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湘西州有自身的区位、政策优势,有矿产资源、林业资源、山地药材、农副产品等一系列特色资源。一是要围绕矿产品的深加工招商,壮大矿业经济。积极解决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永兴县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经验值得我州矿产业开发借鉴。二是围绕湘西州食品、农副产品、药材等资源招商,发展精加工产业,特别是椪柑产业深加工要有突破。三是积极寻求省内、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环保型产业转移项目,解决农村就业问题。
要加快工业发展,必须突出优势企业建设。一是大力培育工业骨干企业。我州工业经济总量小,关键是工业企业少,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一方面,要解决有的问题,数量的问题。根据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我州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利发展的条件,使已有的民营企业能更快地成长壮大。同时,使更多的各种类型的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另一方面,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优势产业发展的要求,突出建设一批骨干企业,使之成为优势产业的支柱,成为扩大经济总量,推进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优势企业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高经济效益。要引导和帮助优势企业引进战略合作性伙伴,带资金、带产品、带项目和带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州创业发展,推进优势企业成长进步,做强做大。二是创新体制,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素质。要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现企业产权结构由单一化向股份化转变,企业决策由个人化向民主化转变,企业班子由家族化向专业化转变,员工管理由雇佣化向人性化转变,企业经营由作坊化向规模化转变。
同时,企业要在产品生产、市场开拓等方面狠下功夫,通过挖潜增效来消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工业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湘西州统计局李湘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