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2007年上半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 时间: 2007-07-10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上半年,全州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春耕、春防、夏播、夏收等各项工作,农业经济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的运行态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4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达到9.2亿元、2亿元、7.5亿元、0.4亿元、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0.3%、2.7%、4.3%、7.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3亿元,同比增长4.4%。

    一、农业经济运行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春夏收粮食产量同比略有下降,油菜籽产量同比增加。2007年湘西州春夏收粮食产量为81280吨,比上年下降1.9%。分品种来看表现为1增2减,即:春夏收小麦、蚕豌豆产量下降,马铃薯产量增长。春夏收油菜籽产量为68601吨,同比增产2.2%,从全州8县市来看表现为5增3减,即有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油菜籽产量同比有所减少,吉首市、泸溪县、花垣县、永顺县、龙山县油菜籽产量同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春夏收粮油产量增减的主要原因:一是夏收粮食播种面积下降。2006年全州秋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5.1千公顷,比上年下降5.5%,减少0.91千公顷。二是农业科技含量进一步得到提高。油菜籽生产由原来的撒播普及为现在的“下田移栽”,集雨节水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工程的启动,脱毒马铃薯良种和双低油菜籽播种面积的大力推广,在湘西州秋冬农业生产中方兴未艾,马铃薯面积达到21千公顷,同比增长5.7%;双低油菜面积达到33.8千公顷,同比增长2.4%。三是气候比较适宜。据气象部门反映,去冬正处于油菜的越冬期,全州气温偏高,热量充足,对油菜生长发育有利,油菜普遍长势良好,今春几次冷空气冰冻过程对油菜正常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但由于冰冻持续时间不长,未对油菜造成明显冻害。

    2、春夏播农作物面积中表现两大特点:一是粮食作物面积同比有增长,杂交稻、杂交玉米比重达到98%以上。全州春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66千公顷,同比增长0.2%,春夏播粮食作物中:稻谷面积90.3千公顷,下降1.7%;春玉米30.4千公顷,增长5%;大豆17.5千公顷,增长3.2%;红薯23.8千公顷,增长0.5%。当前猪肉、蔬菜市价上涨对玉米、红薯、豆类等旱杂粮的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二是烤烟、药材播种面积同比有所下降。全州烤烟、药材面积分别为11.5千公顷、2.6千公顷,同比分别减少2.3千公顷、0.2千公顷。据湘西州烤烟大县龙山县反映:由于受国家烟草政策影响, 2007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计划有所下降。花垣县、永顺县反映:由于受产量,价格等方面的影响, 今年农民种植青蒿的积极性赶不上往年,花垣县董马库乡今年减少种植青蒿108公顷,雅酉镇减少67公顷,永顺县万坪镇去年种植青蒿的农民今年改种了木薯。

    3、造林面积减少,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上半年全州完成2006年省下达的1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上年同期完成34.7万亩),其他造林面积2.5万亩(上年同期完成2.93万亩),其中:长防工程造林0.5万亩,德援工程造林2万亩。造林面积虽有不同程度减少(是林业产值同比呈下降势头的主要原因),但是上半年湘西州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工程进展比较顺利。1-6月份全州继续将“四边”绿化工程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共有67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植苗473.1万株,完成以城镇周围、公路两旁、河道两崖、水库四周为主的“四边”造林绿化面积1.4万亩,完成林木育苗播种面积0.2万亩,主要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63.2%,各县市完成了对2006年度退耕还林工程的造林成活率、合格率和历年退耕还林工程保存率的自查验收工作,并通过了国家、省林业部门的核查验收,同时对征占用林地督查督办工作以及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林地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4、强化动物防疫工作,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上半年猪、牛、羊、家禽分别出栏66.8万头、4.2万头、25.2万只、277万羽,同比增减速度分别是2.8%、5.5%、-5.1%、0.9%,水产品产量5388吨,同比增长3.6%。生猪价格上涨,养猪效益提高,直接拉动了上半年养殖业发展。据畜牧部门市场调查,今年生猪调进均价由1月份的每公斤9.88元上升到5月底的10.8元,涨幅为9.31%,比去年同期上涨83.6%;猪肉零售均价由1月份的每公斤15.4元上涨到5月底的16.8元,涨幅为9.1%,比去年同期上涨72%。1-6月份四大因素拉动肉猪价格上涨:一是生猪存栏减少,猪源紧张。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全省、全州生猪存栏分别下降0.3%、2.1%、0.4%。二是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影响。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下半年价格逐步回升,生产开始恢复,但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这次价格波动是去年以来周期波动的反映。三是养殖成本增加。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持续攀升,目前已达到每公斤1.7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3.3%。四是市场需求拉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同时受今年公务员工资增长等因素影响,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1-6月份,湘西州强化了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等动物的防治工作,在防控工作中,狠抓“四个到位”,即宣传发动、防疫经费、组织实施、督查督办到位,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同时,强化了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工作,为湘西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半年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问题突出,,抑制了湘西州现代农业的发展,二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挤占了种粮补贴等政策效应,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难度大。三是乡镇动物防疫站房建设进度缓慢,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报酬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影响了畜牧业的稳定开展。四是退耕还林工程的抚育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工程任重道远。

    二、建议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全年农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为此建议:

    1、抓基础建设,增强农业自然灾害防御能力。上半年湘西州虽然未遭受到大的灾害,但是必须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确保防灾工作的组织、技术、资金落实到位。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建立健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农业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发展避灾农业,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地膜覆盖等实用技术,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工程建设,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抓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拉动力。“农业的问题最终要由科技来解决”。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大户带动、户户联动”,积极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3、抓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力。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产品和产业。当前着力扶持29家州级以上骨干龙头企业,培养农村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队伍,抓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培育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做大做强“果王素”、“湘西椪柑”、“古丈毛尖”等特色品牌。

    4、抓农资农副产品市场监管,强化农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力。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积极探索农副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的有效形式,努力实现农资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秩序根本好转,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放心菜”。

 

[湘西州统计局 毛光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