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湘西州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一年,全州上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抓好重点骨干项目的建设,大力推进“三大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效能的发挥,进一步转变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了湘西州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上半年,湘西州呈现出工业生产、效益双丰收的良好局面,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4.72亿元,同比增长32.6%,1-5月实现利税6.72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实现利润3.15亿元,是上年的6倍。
一、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的五大特点
1、总量在稳步增加
一是工业生产总量在迅猛扩张。上半年规模工业增加值达24.72亿元,同比净增9.59亿,增长32.6%。
二是在全省规模工业中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上半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5%,上升到今年的2%,提高0.5个百分点。
三是重工业快速增长,对规模工业拉动作用显著。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92亿元,同比增长31.2%,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9%,拉动工业增长31.2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亿元,同比增长1.4%,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1%,拉动工业增长1.4个百分点。重工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稳步增加。经济总量的增加得益于矿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和能力不断扩大的结果。今年以来,伴随着矿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为湘西州矿产品企业带来了迅猛发展的良机,电解金属锰的市场价格由上年的10000元/吨,上涨到今年的23000元/吨,电解锌的价格依然维持在28000元/吨,价格的高位运行为矿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半年湘西州矿产品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44.6%。其中:有色金属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78亿元,同比增长14.3%;黑色金属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04亿元,同比增长84.6%。
四是重点县市对湘西州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突出。上半年,花垣县、吉首市、保靖县和泸溪县四县市实现工业增加值分别达10.81、4.7、3.85和2.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5.7%、25.9%、26.2%和50%,四县市的工业经济总量达22.27亿元,比上年增加8.84亿元,同比增长39.2%,占湘西州规模工业总量的90%以上,有力地拉动了湘西州工业的增长。
2、速度一直在高位运行
今年以来,湘西州各县市认真落实贯彻湘西州推进新兴工业化会议精神,纷纷出台加快新兴工业化发展的措施和配套政策,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抓现有项目达产增效,抓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度,抓工业强乡强镇建设,抓工业园区建设,抓好协调服务,使得工业生产出现了良性发展的好局面。从今年一月份起,湘西州工业就出现了好的开局达到31.8%,除2月受春节长假的影响外,其余月份均在20%以上的高位运行,上半年高达到32.6%,比去年速度高出25.1个百分点,达到近十年来的历史最高点。
各县市工业也出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上半年,规模工业发展速度超湘西州平均水平的县市有泸溪县、花垣县,其余的除古丈县增速低于20%外,均以20%以上的速度高位运行,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3、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今年初,州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各县市纷纷出台具体措施抓好、抓落实,进一步突出工业,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湘西州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上半年,湘西州“三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达20.52亿元,同比增长38.4%,占湘西州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3%,比上年所占比重提高了3.3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2%,拉动工业增长26.1个百分点,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其中:锰锌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44.6%;食品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1.71亿元,同比增长10.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0.61亿元,同比增长15.4%。
4、工业产销衔接好,生产运行趋势平稳
今年来,随着产品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湘西州工业出现了生产销售两旺的良好局面。上半年,湘西州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3.14亿元,同比增长68.6%,产销率达99.2%。
主要产品产量较上年有大幅度增长。饮料酒1539千升,增长136%;青蒿素7.75吨,增长107.8%;化学原料药7.82吨,增长7.3%;水泥54.65万吨,增长98.9%;电解金属锰11.75吨,增长19%;电解锌6.98吨,增长12.3%;硫酸15.83万吨,增长35.2%;发电量6.15亿千瓦时,增长25.4%。
5、经济运行质量在不断提高
一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高。1-5月,湘西州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79.5,比去年同期提高62.2个百分点。从计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来看,总资产贡献率为15.7%,比上年同期提高7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99%,下降2.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0.2%,提高3.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7次,加快1.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7%,上升5.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98334元/人,上升45.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2%,下降1.4个百分点。说明湘西州企业的赢利能力增强,成本核算管理取得实效,流动资金运转速度加快,劳动效率提高。
二是重点骨干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从而带动面上实现整体盈利。1-5月,湘西州规模工业实现利税6.72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实现利润3.15亿元,是上年的6倍。以花垣县太丰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花垣县群沣选矿厂、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保靖分公司、湖南三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花垣吉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泸溪县金旭冶化有限责任公司、湖南东方锰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实现了生产效益双丰收,有力地带动了规模工业整体盈利。其中,实现利润超100万元的企业达58家,比去年同期多32家,实现利润3.29亿元,是上年的1.9倍。而亏损上百万元的企业今年只有18家,同比减少6家,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0.4亿元,同比减亏0.4亿元。
二、工业增长重要因素
工业能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举措得力,另一方面是得益于重点行业的强力拉动、 新建企业增添了发展后劲、产业结构适应了新型工业化特征。
1、矿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近年来,随着矿产业市场价格的迅速攀升,矿产加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目前,电解锌的年生产能力已达24万吨,电解锰的年生产能力达到37万吨,从而使得重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上半年,矿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44.6%,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7.6%,拉动工业增长25.3个百分点,成为了拉动湘西州工业增长的首要力量。
2、新建企业为工业发展增添后劲
今年湘西州新进规模企业达69家,这些新进规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2亿元,对规模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24.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个百分点,新进规模企业为工业发展增添后劲。
3、企业出口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出口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上半年,湘西州规模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有效地促进了工业的增长。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国家政策调控、市场价格的双重影响,工业生产发展呈现出不稳定因素。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高能耗企业加以调控,取消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取消对高能耗电价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措施,都给矿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伴随着市场价格的不稳定因素,对湘西州工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一旦价格下跌,势必造成生产的严重下滑,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2、园区工业所占比重小,工业发展平台建设缓慢
园区建设缓慢,园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小。上半年,湘西州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0.22亿元,同比增长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9%,增加值总量占湘西州规模工业的比重为0.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而从全省来看,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8%以上,总量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26%以上,湘西州园区工业不论是速度和总量上与全省的水平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湘西州八县市成型的工业园区(包括3个省级开发区)仅有5个左右,工业发展平台建设缓慢。
3、企业资金紧张,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楼市、股市较热,人民银行采取提高银行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紧缩政策,国有商业银行相应提高了贷款条件,这无疑增加了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企业资金紧张,造成部分企业面对较好的市场形势只能错失良机。
四、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力度,在湘西州上下形成工业兴州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加快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资源依赖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全面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经济好中求快、优中求进。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创工业发展新优势。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在高起点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四是坚持集约发展节约发展,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进一步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促进园区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以超前的科学规划为先导,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二是以招商引资为手段,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三是以工业用地为保障,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四是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资金向园区集中。五是以政策激励为导向,推进资金、能源、人才等向园区集中。
3、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节能降耗目标实现。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各项工作;要调整和优化结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湘西州统计局 李湘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