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季度,各级各部门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州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组织群众奋力抗击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农业经济取得稳步发展。据统计,1-3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达到4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产值分别为27.4亿元、2.6亿元、11.3亿元、0.6亿元、0.4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4.9%、4.5%、6.6%、9.5%。现价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2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
一、1-3季度农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春夏收粮食产量同比略有下降,油菜籽产量同比增加。据统计,2007年湘西州春夏收粮食产量为81280吨,比上年下降1.9%。春夏收油菜籽产量为68601吨,比上年增产2.2%。
2、秋粮生产形势比较好。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到83万吨,其中秋收粮食产量达到75万吨,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7%、2%。湘西州粮食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今年除因局部地区春旱和后期部分地区小范围洪涝灾害影响外,总体而言是较为风调雨顺之年,特别是山旱田水稻、玉米等旱杂粮生产是近年来少有的丰收之年,全州中稻及一季晚稻预计产量达到53万吨、春玉米1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1%和7.4%;二是良种、良法得到进一步推广。全州建设优质粮食生产示范村30个,其中60%的示范村采取了订单生产的方式,创办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示范点23个12.4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水稻轻简栽培、免耕直播、秸秆还田、集雨节水、频振式杀虫灯、低容量喷雾等农业新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引进水稻、玉米、脱毒马铃薯等农作物新品种200余个,建立脱毒马铃薯原良种繁育基地9150亩,主要粮食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达90%以上;三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措施得力发病较轻。全州农业系统共编发病虫情报80多期5万余份,推进生物灾害可视预报,开展春季农田统一灭鼠110万亩,推广低容量喷雾器1800台,各类农作物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均未出现连片危害现象,稻瘟病等发生较轻。
3、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蒸蒸日上。通过组织实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村,推动了全州柑橘、脱毒马铃薯、外向型蔬菜、有机茶叶、猕猴桃、青蒿、百合、优质油菜、桑蚕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全州共完成柑桔品改低改5.3万亩,古丈县的茶叶示范村拉动该县春茶产量成倍增长;保靖县碗米坡镇押马村港澳蔬菜示范基地建成蔬菜大棚300个,重点生产甜椒;吉首市河溪镇张排村,开发葡萄154亩,马颈坳镇桑蚕示范村正式启动。全州柑桔、茶叶等农业产业呈集群式发展态势,农业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
4、造林面积减少,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1-3季度全州完成2006年省下达的1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其他造林面积2.5万亩,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1.2%、14.7%,造林面积虽有不同程度减少,但是上半年湘西州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工程进展比较顺利。春季,全州继续将“四边”绿化工程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共有67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植苗473.1万株,完成以城镇周围、公路两旁、河道两崖、水库四周为主的“四边”造林绿化面积1.4万亩,完成林木育苗播种面积0.2万亩,主要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63.2%。1-3季度,各县市完成了对2006年度退耕还林工程的造林成活率、合格率和历年退耕还林工程保存率的自查验收工作,并通过了国家、省林业部门的核查验收,同时对征占用林地督查督办工作以及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林地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5、养殖业稳定发展。1-3季度湘西州养殖业生产平稳增长,据统计猪、牛、羊、家禽出栏与去年同期比增减幅度分别为1.1%、4.2%、-5.1%、4.6%,水产品总产量8233吨,同比增长5.8%。生猪价格上涨,养猪效益提高,直接拉动了养殖业发展。据畜牧部门市场调查,自今年3月份以来,湘西州生猪价格一路飙升,进入8月份后,生猪价格有点回落,但猪肉价格仍然在22-26元/ kg运行。随着生猪及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养殖已达到历史上最高盈利期,每饲养一头母猪年利润可达4000元左右,每饲养一头商品猪利润可达500-600元。1-3季度,湘西州强化了防治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以及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工作,积极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目前,财政部门已将450余万元补贴资金,通过乡镇财税信息化网络“一卡通”发放到养殖户手中,补贴率达100%,全州已全面启动了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为湘西州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以斑点叉尾鮰养殖为重点,推进全州渔业经济高速发展。稻田养鱼56.4万亩,同比增长2.35%;大水面开发利用9.8万亩,同比增长71.9%;网箱养鱼1472.3亩,同比增长293.2%。
二、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着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7月下旬,湘西州全境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大部降暴雨,局部降大暴雨,全州8县市162个乡镇138.01万人受灾,全州农作物受灾127.6万亩,成灾78万亩,因灾损坏灌溉设施7355处、护岸40处、机电泵站5座、堤防801处48.1千米,水利设施损失惨重。当前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湘西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突出抓好以柑橘为主的农产品销售服务活动。“秋天到,桔园黄,果农颜开喜洋洋”。当前要加大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力度,积极创新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协会的销售主体作用。组织和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和优质农产品评比活动。收集、整理、分析、发布各地市场信息,构建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引导、培养商品意识和诚信意识,大力推广按等级包装出售,实现优质优价,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3、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发展湘西州“四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抓好“一村一品”百村示范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研究国际、国内市场,培养农村经纪人和农产品营销队伍,培育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加大对29家州级以上骨干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品牌培育,以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加快湘西州“现代农业”发展。
三、全年农业经济形势预计
前三季度,湘西州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第四季度湘西州的柑桔、猕猴桃等农产品相继进入上市高峰期。预计第四季度湘西州农业经济增速将有所提高,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突破55亿元,增速达到5%。
[湘西州统计局 毛光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