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成效明显

来源: 时间: 2007-11-0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和谐湘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实现富民强州的重大举措。今年以来,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州委、州政府《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湘西州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前三季度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0.34亿元,同比增长31.1%,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06.15%,同比提高85.1个百分点。 

  一、全州推进新型工业化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50.34亿元,同比增长31.1%,占生产总值的36.8%,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7.97亿元,同比增长34.9%,同比加快22.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一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居前三位的是花垣县、吉首市和保靖县,分别为17亿元、6.56亿元和5.9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居前三位的是泸溪县、保靖县和花垣县,分别为57.1%36.6%35.2%
重工业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3.6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随着矿产品价格的持续攀升,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据对重点工业企业的调查发现,全州工业设备利用率达84.8%。前三季度全州矿产品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7亿元,同比增长38.7%。其中:黑色金属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72亿元,同比增长81.5%;有色金属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59亿元,同比增长5.4% 

  2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州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96亿元,同比增长73.7%,实现利税16.22亿元,同比增长216.6%,其中,实现利润8.3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5倍。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206.15%,同比提高85.1个百分点,从计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七项指标来看,资产负债率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余六项指标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或改善,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20.31%,提高12.36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1.71%,提高7.5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74%,提高7.38个百分点,说明湘西州工业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股份制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6.69%,提高104个百分点,高于全州平均18.9个百分点,其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力地拉动了湘西州总体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居前三位的是花垣县、吉首市和保靖县,分别为10.1亿元、2.3亿元和2.1亿元,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增长率居前三位的是永顺县、凤凰县和古丈县,分别为644.3%524.1%178% 

  3
、产业集聚效应凸现。全州三大产业集群拥有单位184家,占规模工业单位数的68.9%,拥有资产91.45亿元,占规模工业总资产的76.4%,实现工业增加值达29.94亿元,同比增长34.9%,占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8.7%,比上年所占比重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5.6%,拉动工业增长22.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4.04亿元,同比增长218.2%,占规模工业利税总量的86.4%,其中:实现利润7.2亿元,是上年同期的9倍,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分产业看:锰锌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26.64亿元,同比增长45.5%,实现利税12.87亿元,同比增长175.6%;食品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2.36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利税1.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盈1.62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0.94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利税-0.14亿元,而上年同期位0.06亿元。 

  4
、工业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项目是加快工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没有大项目,就没有快增长,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发展。抓工业发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到项目上,只有大量引进、建成和储备一批优质项目,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湘西州工业发展的后劲。今年通过招商引资,全州实际到位资金5.21亿元,同比增长36.8%;通过继续抓好湘西地区开发50个产业项目和50富民强企兴州科技项目的跟踪落实,全州工业技改完成投资9.3亿元,同比增长38.8%,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13.8个百分点,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推进湘西州新型工业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节能降耗任务艰巨。尽管1-9月湘西州规模工业能耗降低4.8%,与全省的平均水平仍相差1.8个百分点,湘西州工业以重工业为主,高能耗行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仍然过高。全州规模工业高能耗行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9.2%。高能耗行业拉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增加了资源供应的压力,加大了节能降耗的难度。 

  2
、工业园区建设进展缓慢。全州除3个省级开发区外,目前仅有保靖县、泸溪县建立了比较成建制的开发区,其余县很多园区特别是工业小区基本上是指手为界,把原有的企业简单地归并在一起。园区建设缺乏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园区内各类企业混杂,缺乏过亿超千的优势企业和优势项目。前三季度园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2亿元,同比增长3.2%,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8.5%,而全省园区工业的比重已达到26.8%,湘西州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8.3个百分点。 

  3
、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严重。在当前比较看好的锰锌产业集群和生物制药集群中,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严重,其结果势必造成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严重削弱了集群的产业优势和对外竞争能力。锰锌加工企业技改投入达4.89亿元,同比增长162.9%,企业生产能力的增加为生产发展带来了后劲,同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也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增添新的障碍;同样,医药行业也是如此,青蒿素也是市场看好的产品,也是湘西州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各县市都纷纷上马此项目,全州生产此产品的企业就有7家,特别是今年随着产品市场价格的下跌,导致该类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三、加速推进湘西州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长远的认识,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发展经济而不惜牺牲环境的做法必须予以坚决制止。必须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强制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着力推进清洁、低耗生产,减少资源与原材料浪费、工业三废排放和农业的水土污染。为此建议:
 

  1
、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目前,湘西州采矿企业矿产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废渣回收率只达到15%,伴生矿几乎完全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如按目前状况开采下去,仅花垣县铅锌矿资源损失就将超过总资源量的30%。因此,必须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加强资源开发管理。要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湘西州矿产资源管理地方法规,加大矿业秩序综合整治力度,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坚决依法取缔,做到依法有序开采。对全州矿产资源的勘探、开采、分配、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放开矿产勘探权,将探矿权与资源分配结合起来,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风险探矿,对探矿权采矿权严格实行招拍挂。同时做强做大优势产业。突出抓好锰、锌、铝、磷、镁等矿产品精深加工,搞好下游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条。 

  2
、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要建立品牌培育工作机制,加大以品牌运营为核心的无形资本运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引导企业实施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工作制度,精心培育名优产品,着力打造知名、著名、驰名商标。二是大力推动企业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支持、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湘西州资源开发、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三是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中应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 

  3
、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关于发展环境,从工业用地、税费、融资、创品夺牌、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方面充实完善现有政策,不仅条件要优惠,而且要保障落实到位。要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严格实行一站式审批一票制收费一条龙服务,大力推行纳税人评议政府职能部门行风制度,建立健全公开承诺、限时办结、项目代理、跟踪监督等制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严肃查处四乱行为,严厉查处破坏工业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湘西州统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