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古丈县农民现金收支情况简析

来源: 时间: 2008-04-0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8年初古丈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冰雪灾害,给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进而对农民增收带来影响,但在县委、县政府抗冰救灾紧急预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古丈县抗寒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已降到最低限度。目前寒冬已过去,春天已悄悄来临,全县农民正以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精神投入各项农业生产工作。

    一、农民人均现金收支情况

    (一)现金收入四项构成。据70户农民家庭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1-3月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502元,比上年同期448元增加54元,增长12%,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项构成比从上年同期的40∶45:1:14变为42:47:1:10,转移性收入比重下降。

    1、工资性收入增加。1-3月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21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4元,增长18。9%,占现金收入的42。6%。

    2、家庭经营性收入平稳增长。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为234元,同比增加33元,增长16。3%。(1)来自于第一产业的现金收入190元,占现金收入的37。8%,同比增加32元,增长20。3%。其中出售农业产品49元,同比增加4元,增长8。8%;出售林业产品19元,增加2元,增长11。8%;出售畜牧业产品112元,增加34元,增长44。2%;渔业收入为零。(2)来自于第二产业的现金收入38元,占现金收入的7.6%,同比增加4元,增长11。8%。其中工业收入22元,减少3元,下降12%;建筑业收入16元,增加7元,增长77。8%。(3)来自于第三产业的现金收入7元,占现金收入的1。4%,同比减少4元,下降36。4%。

    3、财产性收入人均为3元,同比持平,主要是土地征用补偿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占现金收入比重较小。
      
    4、转移性现金收入比重下降。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全县农民转移性收入为50元,同比减少13元,下降20。6%。主要是一季度退耕还林补贴政策性收入减少。

    (二)现金支出情况

    今年一季度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支出456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20。3%。农民收支增长同步,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1、生产费用投入增幅较大。一季度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达8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2元,增长110.5%。生产费用支出比重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生产费用支出和牧业生产费用支出以及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上。其中,农业生产费用支出为11元,同比减少4元,下降26.7%;牧业生产费用支出为36元,同比增加21元,增长140%;主要是猪仔市场价格普遍上涨,均在20~25元/市斤,为此农民购买猪仔支出较大,仅此项牧业支出人均为23元,同比增长20元。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为31元,同比增加26元,增长520%,主要是一季度中有2户农户购买役畜,2户农户分别购买炒茶机和打米机等工业机械,另有3户农户有购买建筑生产用建筑材料。

    2、生活消费有增有减,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1—3月古丈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4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元,增长4.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55元,同比增加19元;衣着消费支出44元,同比减少5元;居住支出33元,同比增加16元;交通和通迅支出31元,同比增加9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21元,减少4元;文化教育、娱乐服务消费25元,减少25元;医疗保健支出23元,同比增加9元;其它商品及服务消费11元,减少4元。主要是在春节期间前后,农民纷纷购买肉、蛋、禽、烟、酒及糖果等年货,由于价格上涨因素,因而同比食品类支出增加,同时春节期间也是购买节日喜庆文娱用品,家电等各类耐用商品的热火时期,因而农民在购买家庭设备、用品等各种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

    二、农民现金收入平稳增长的原因分析

    1、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拉动农民现金收入稳步增长
  
    今年一季度,农民期内工资性收入人均为21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其增加额对现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62.9%。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增长,人均为89元,同比增加20元,增长28.9%;二是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增长,人均为122元,同比增加16元,增长14.9%。工资性收入增长一是国家扶贫政策实施项目增多,为农民在本地从业提供就业渠道较广,许多农民可以在当地找到小工做,也就是报表中体现的提供其他劳务所得到的收入增长。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许多年轻力壮的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因此外出从业务工的人数逐渐增加,据统计70户样本中共有劳动力182人,其中有41人在一季度外出务工,比去年同期增加9人,占总动力的22.5%,因此外出从业收入有所增加。另由于一季度正时逢冰冻时期,同时也难免给农民外出从业造成一定影响,主要是冻雨天气和企业的断电停产,使农民的务工收入相对减少。

    2、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季度来,全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为234元,同比增加了33元,增长16.3%,其增加额对现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61%。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势强劲。其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190元,同比增长32元;第二产业现金收入38元,同比增长4元;其中工业服务性收入22元,同比下降3元,建筑业服务收入16元,同比增长7元,第三产业收入7元,同比减少4元。在第一产业中,其中农业收入为49元,同比减少1元;林业收入29元,同比较持平;牧业收入112元,同比增长33元,因此牧业收入的增长支撑了第一产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增减原因:农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出售农产品得到的收入相对增长不大,因雪灾影响,许多蔬菜受损,出售的蔬菜数量减少,从统计的出售量来看人均减少9公斤,即减少5元,同时水果方面,农民出售的柑桔价格也受到影响,由去年的1.35元/公斤下降到今年的0.9元/公斤,价格下降33%。另冰灾造成交通通讯中断,一方面农民手中的农产品不能及时运往市场销售,由于一季度冰灾正值春节前,节日的农产品价格一般都较高,农民因此而错失增收良机,有的甚至更因农产品冻坏、冻死而失收。林业收入略增,主要是农民出售林业副产品,即出售木碳收入增长,人均增长6元。牧业收入增长较大,主要是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因此出售肉猪和仔猪收入增加,现出栏肉猪市场价格,均到9.5~10元/市斤,出售仔猪价格为20~25元/市斤,价格上涨45%左右,因此一季度牧业收入,仅从出售肉猪得到的收入为59元,同比增长23元,从出售仔猪得到的收入29元,同比增长17元。工业服务性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受雪灾导致停工停厂影响。
  
    3、国家政策性补贴给农民增收带来实惠。主要有每年的种粮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无行中的农业税费减免,和“两免一补”等。

    三、当前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

    一是受年初长时间冰灾影响,许多经济作物冰死,冻坏。如茶叶,油菜,柑桔等。为此年末是否丰收还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二是由于受冰灾影响,许多农村基础设施也遭到损坏。如蔬菜大棚,牲畜栏舍以及供水设施等,灾后生产恢复需要投入大笔资金。

    三是年初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如当前尿素、碳氨、磷肥、钾肥、复合肥销售价每吨分别是2100元、650元、700元、3200元、1800元,同比价格分别上涨5.0 %、30.0 %、84.2 %、77.8 %、50.0%,敌杀死农药、Y2U1号杂交水稻种、长玉13杂交玉米种每公斤销售价分别是3元、44元、12元,同比分别上涨20%、15.8%、50%。农用塑料薄膜每公斤14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3倍,由于农用薄膜涨价较高,有的农户干脆改变往年薄膜育秧方式,改成露天育苗。为此。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农业税费取消、种粮直补和粮价上涨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实惠,对粮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对农民的再生产投入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对完成全年农民增收目标的建议

    1、加强农资市场管理,进一步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防止涨幅过高、过快,同时加大农资打假治劣的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2、继续加大扶贫力度。为此需积极争取扶贫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贫困地区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另各扶贫工作组应多下基层指导农户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同时帮助重灾村、重灾户搞好灾后重建。

    3、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农村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加大农业工业化进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发劳动力市场,扩大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外出就业。要“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为原则,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全方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古丈县统计局 农调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