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湘西州工业生产下滑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建议

来源: 时间: 2008-07-2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上半年,湘西州工业生产受特大冰灾、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各种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从紧的货币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生产和经济效益双双下滑。上半年,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28.27亿元,同比下降5.5%,实现利税2.54亿元,同比下降60.5%。

    一、上半年工业生产运行的基本情况

    1、轻工业生产来势好,重工业发展呈下滑的态势。从轻重工业来看,上半年,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4亿元,同比增长19.1%,产销率为107.9%,同比增加10.8个百分点。轻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批重点骨干企业的拉动,酒鬼酒股份公司、龙山金山实业公司、金凤凰农业科技公司及喜阳天然果汁公司的增速均在70%以上,有效地拉动了全州轻工业生产的上扬。轻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去年的9.8:90.2变化为今年的11.5:88.5。而重工业生产由于受特大冰灾、产品市场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工业生产持续下滑,与上年的快速拉动工业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半年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5.03亿元,同比下降9%,比上年同期回落52.9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9%,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重工业生产的下滑,直接导致了规模工业生产的回落,造成规模工业生产和效益双双下滑。

    2、从注册登记类型看,各经济类型发展有升有降。除国有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外,其他经济类型均呈现下降态势。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3.42亿元,增长4%,港澳台投资经济实现增加值0.3亿元,增长275%;集体经济实现增加值0.08亿元,下降9%,股份合作经济实现增加值0.14亿元,下降40.6%,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增加值1.37亿元,下降35.3%,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增加值3.78亿元,下降25.7%,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9.17亿元,下降0.1%,外商投资经济实现增加值0.01亿元,下降72%。

    3、三大产业集群依然占据规模工业的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州三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23.52亿元,同比下降12.9%,产业集群总量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3.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8亿元,同比下降%,食品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2.26亿元,同比增长34.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0.46亿元,同比下降15.3%。由于产业集群依然占据着规模工业的主导地位,从而直接造成了规模工业生产的下滑。

    4、各县市工业发展不平衡。从各县市工业发展情况看,全州除花垣县、吉首市呈负增长的态势外,其余县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泸溪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86亿元,增长30.2%,永顺县实现工业增加值0.69亿元,增长23.6%,龙山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08亿元,增长11.7%,古丈县实现工业增加值0.37亿元,增长8.3%,凤凰县实现工业增加值0.96亿元,增长7.5%,保靖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82亿元,增长7.4%;吉首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1亿元,下降1.7%,花垣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0.38亿元,下降28.4%。

    二、造成工业生产下滑的主要原因

    1、产品结构单一,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湘西州规模工业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基本上都是初级加工的产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少,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像去年有色行业行情看好,一下子涌现出几十家企业,其结果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比比皆是,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年遇上市场行情变化,这些企业没有任何抵御风险的能力,只能是关门走人。

    2、特大冰灾及矿山整治对工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今年以来,由于受冰灾、矿山整治的影响,全州所有的锌采选企业几乎全部停产,从而致使花垣县的工业生产大幅度下滑,也直接导致全州工业生产的滑坡。同时,部分企业因冰灾造成运输压力紧张,生产受阻,致使工业生产滑坡。

    3、产品市场价格下滑使企业生产雪上加霜。今年以来,伴随着锌精矿及电解锌产品市场价格的一路走低,锌精矿由去年的19000吨/元下跌到今年的9500吨/元,电解锌由去年的27000吨/元下跌到今年的15500吨/元,从而导致全州有色金属行业生产严重滑坡。上半年,全州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24亿元,同比下降43%,其中:有色金属采选实现工业增加值2.38亿元,同比下降67%,有色金属加工实现工业增加值5.86亿元,同比下降26.5%。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29.2%,对全州工业生产影响较大。

    4、因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资金紧张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举步维艰。随着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以及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年内中国人民银行已五次上调准备金率,准备金率由年初的14.5%上调到17.5%的历史高位。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逐步到位,企业生产经营承受着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土地、劳动力、能源等各方面成本都在上升,贷款收紧使得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生产资金紧张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从而造成企业生产效益的高位回落。

    三、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确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业发展,把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要大大降低高耗能、高物耗产业的比重,减轻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要强化行业准入管理。重点做好湘西州锰锌行业准入工作,积极开展锰锌资源的综合利用。要打破传统重化工业的发展惯性,大力发展高精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提高终端产品比重。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为工业发展搭建平台,从而确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抓好现有企业的达产增效,确保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从上半年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全州仍有80余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尽管湘西州工业生产开始逐渐回升,但与全省及周边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且依然是负增长态势,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抓好现有企业的达产增效,特别是在当前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的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合理利用和调配资源,确保工业生产稳步增长。

    3、进一步突出工业园区建设,集中打造工业聚集发展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实践证明,建设工业园区是最为有效的工业发展模式。工业园区是发展工业和拓展城市的平台,是聚集生产要素和培育优势产业的载体。当前,湘西州工业园区建设较为缓慢,园区工业所占比重依然偏小。上半年全州园区工业增加值为2.24亿元,同比下降28.1%,所占规模工业比重由上年的10.4%下降到现在的7.8%。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集中打造工业聚集发展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

    4、进一步抓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工业生产效益的双丰收。要把节能降耗作为工业生产的头等大事来抓,大力开展各种资源节约活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推广节能节水新技术,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巩固锰锌整治成果。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从而确保工业经济实现生产效益的双丰收。

[供稿:湘西州统计局 李湘吉]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