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吉首市经济恢复性增长加快

来源: 时间: 2008-07-2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努力克服冰冻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救灾补损抓发展,有效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全市经济迅速恢复增长。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经济总量增长6.8%。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2747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659万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2109万元,下降0.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6985万元,增长12.4%。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二季度,全市农业工作力度加大,灾后重建有序进行,农业生产取得良好效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其中,农业实现产值12199万元,增长6.0%;林业实现产值1065万元,下降4.2%;牧业实现产值13294万元,增长2.3%;渔业实现产值397万元,增长7.8%;服务业实现产值545万元,增长6.6%。 
    
    工业生产逐步恢复。上半年,地区规模型工业实现产值135605万元,同比下降0.4%,比一季度回升23.9个百分点;地区规模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1038万元,下降1.7%,比一季度回升22.8个百分点。市属规模型工业实现产值92797万元,同比下降3.6%,比一季度回升23.8个百分点;市属规模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3099万元,下降7.2%,比一季度回升23.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上半年,地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376万元,同比增长27.3%,比上年同期回落1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投资完成147705万元,增长17.1%;跨区项目完成投资18000万元,增长800.0%;农村投资完成3671万元,下降24.3%。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城镇投资完成88680万元,增长12.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9025万元,增长24.9%。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在居民收入提高和节日消费的拉动下,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531万元,同比增长19.0%。消费品市场仍然呈现出城市快于农村的增长特征。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3271万元,增长19.3%,增幅高于农村市场2.1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呈出结构性上涨。上半年,吉首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0.0%。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从八项分类指数看,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9%外,其余均呈上升之势。食品价格仍然是CPI同比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但涨幅已有所减缓,上半年食品价格累计比上涨25.6%,涨幅比1至5月累计比回落7.9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居住同比分别上升1.1%、1.8%、1.0%、4.6%、1.3%、6.3%。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金融运行形势稳定。上半年,全市实现财税总收入20046万元,同比增长28.6%;财政支出27529万元,增长4.9%。6月末,市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52220万元,比年初增长9.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13795万元,增长8.8%;金融系统贷款余额546008万元,增长4.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吉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45元,同比增长8.4%,比上年同期回落11.4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98元,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309元,增长17.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支出1723元,增长14.9%。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业生产回升乏力。由于冰灾的滞后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尽管大部分企业已基本恢复正常生产,但仍有部分企业在产品价格下滑、原材料供应紧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处于停产或开工不足的状态,致使工业生产回升动力仍然不足。如:七O化工厂、德邦化工厂因开工不足上半年仅完成工业产值11264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964万元,同比下降34.6%;华立公司因技改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产值比去年同期减少2427万元。
    
    2、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不足。上半年,吉首地区城镇投资施工项目82个,同比下降9.7%,其中,新开工项目7个,比上年同期减少6个,下降46.1%。此外,新开工项目规模小。目前新开工项目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仅有4个,比上年同期减少6个,下降60.0%。下半年如果没有后续新开工项目的及时补充和支持,将会直接影响全年的投资总量。
    
    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影响农民增收。据农业信息中心调查,今年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平均上涨幅度在30%左右,其中复合肥涨幅高达50%,生产用工工资涨幅亦达60%,每个雇工每天工资达80元。尽管今年农产品价格略有上涨,却远远赶不上农资及生产用工的涨幅,农民增收部分与各种补贴之和不足以弥补农资上涨而带来的生产资金缺口,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尤其是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物价上涨较快,居民生活受影响。受物价"翘尾"、冰雪灾害和节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物价持续走高。上半年,吉首地区CPI比上年同期上涨10.0%,首推CPI上涨的食品价格涨幅虽有所减缓,但仍处于高位。元至6月,肉禽及制品价格同比增长44.9%;蔬菜、蛋、水产品等价格同比分别增长了30.1%、14.9%、33.8%;部分粮油价格上扬,其中粮食类上涨14.8%,油脂类上涨39.9%。
    
    三、对后期经济运行的初步判断
    
    上半年,吉首市经济企稳回升,但物价涨幅较高,后期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预示着后势经济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从国际形势看,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油价和米价连创新高等因素,世界经济走弱的迹象日益明显,全球股价纷纷下挫,股市和汇市也出现了持续波动的局面。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8年全球GDP增长率将降至3.7%,比2007年降低了1.25个百分点。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形势严峻,预计2008年全球CPI增长率将达4.8%,比2007年升高0.8个百分点。

    从国内形势看,各权威组织和机构预测中国经济仍将强劲增长,今年增速在9-10.8%之间。国家在追求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持续发展,将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准入门槛等手段,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在货币政策上,实行紧缩;在需求上,控制投资,鼓励消费,优化出口结构;在产业导向上,大力扶持农业、服务业,对工业有保有压。

    从吉首市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看,农业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恢复,农作物改、补种工作全面铺开,国家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和农产品价格的惯性上涨,一定层面上将激发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全年全市农业生产形势较为乐观;第二产业中的工业重在挖掘规模工业潜力,规模工业应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在选准路子,趋利避害的发展中,把后势能达产见效的企业和新增规模企业的申报工作列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帮助企业解决启动和周转资金紧张等问题,促使停产半停产企业早日恢复生产,后势工业生产有望稳步增长;投资在国家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州庆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已过,重大项目减少,新开工项目不足,下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形势不容乐观,但吉常、吉茶、吉怀等高速公路的跨区项目建设对吉首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不可低估;第三产业下半年增势稳健。尽管物价上涨,势必对第三产业造成冲击,但国家对旅游及服务业的发展政策趋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特别是物流业和旅游、文化、体育等休闲健身产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将继续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预计全年GDP增长走势呈前低后高态势,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是可以期待的。

    四、下阶段加快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立足资源优势,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工业"航空母舰"。要全面完成今年的经济运行目标,确保规模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是要尽快落实吉首市新增规模企业的申报工作,确保吉首市工业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重点抓好河溪醋厂、大庭矿业、长潭泵业等企业的申报工作,争取3家企业在下半年能达产见效。二是要继续培植过亿超千企业。要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对吉首市入围的"过亿超千"工业企业的企业产品,应依靠高新科技对其进行不断的改造,使其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其竞争力;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又未入围的"过亿超千"企业应及时调整进来;对入围的停滞不前的"过亿超千"企业则实行淘汰制,让"过亿超千"企业真正成为引领吉首工业的排头兵。三是要引导矿产品向精深化加工和提高科技含量上发展,巩固和提升吉首市有比较优势的绿色有机食品、生物制药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产业,才是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四是要继续加大工业技改项目的建设力度。及时跟进对项目的调度和服务工作,对项目建设存在的各类问题做到随时掌握、及时反馈、立马解决。五是积极组织停产、半停产企业开工生产。六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的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低能耗、高效益、重环保"的工业项目。只有工业实力增强,吉首经济才有后劲,经济基础才能真正夯实。

    2、夯实项目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按照"在建项目抓竣工,新上项目抓进度,拟建项目抓开工"的原则,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抓好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已经建成的项目,要促其尽快达产达效。目前,要抓好在建乾州中心客运站、100万条轮胎生产线、湘西民族产业文化中心、州人民医院新区住院楼及门诊楼、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速度;确保乾州新区道路工程、交警支队住宅楼、湘西自治州联通综合楼、吉首大力公司厂房建设、州人民医院设备购置等5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顺利进行;重点抓好拟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如期开工,夯实吉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基础。

    3、狠抓政策落实,防止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今年以来,吉首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逐月攀升,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防止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对农资生产企业在税收、运输等方面的政策优惠,降低农资生产成本,保证供给。二是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哄抬物价以及销售伪劣农资的不法行为,努力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三是认真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

    4、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消费需求。由于物价过快上涨,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食品支出日益增加,多数家庭压缩了其他消费品开支,直接影响居民的即期消费,实际消费能力趋弱。另外,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增速减缓也抑制了消费需求。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增长了19.0%,但全国增速却为21.4%,吉首市增速比全国低了2.4个百分点,值得引起重视。目前,一是要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重点提升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二是要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加快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的支持力度,增加廉租房供应,解决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等问题。三是要适应高收入消费者的需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如发展文化、健身、旅游、休闲等方面的消费。四是要努力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快城乡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扩展新型消费方式。

[供稿:吉首市统计局 王永花]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