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来源: 时间: 2009-07-0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今年以来,龙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发展状大农业农村经济为核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

    一、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上半年,龙山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57975万元,同比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30898万元,增长4.1%;林业产值5452万元,增长1.8%;牧业产值20327万元,增长7.6%;渔业产值916万元,增长5.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83万元,增长3.0%。

    (一)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村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1、春夏收粮食和油菜籽获得好收成。据统计,今年全县春夏收粮食总产量30239吨,同比增长8.5%。其中:马铃薯产量29757吨,同比增长8.2%;小麦产量261吨,同比增长1.4%。油菜籽总产量11412吨,同比增长3.6%。春夏收粮油产量增产主要因素:一是今春气温雨量条件比较适宜,没有受到雨雪危害,今年春夏收作物在生长和收割时节没有遭到大的自然灾害;二是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趋势开始形成,良种推广和科学种植普及程度高,马铃薯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和双低油菜籽种植的大力推广,为全县春夏收作物单产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三是冬种作物播种面积增加,是春夏收作物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2、春夏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生产平稳发展。从春夏农作物种植情况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步增长。据统计,春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250公顷,同比增长3.4%,其中:稻谷14640公顷,同比增长0.3%;玉米面积7920公顷,同比增长13.14%;玉米面积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玉米良种补贴,且玉米比较好管理,抗灾能力较强,风险比较小,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农民对种植玉米前景看好。大豆面积1630公顷,同比增长0.6%;红薯5820公顷,同比增长0.3%;烤烟、药材、蔬菜、瓜果播种面积分别为5670公顷、2120公顷、5070公顷、790公顷,同比分别增长1.25%、0.47%、0.60%、3.95%。

    3、农村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产业规模初见端倪。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采取大户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各类协会带动的战略模式,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进一步提升了三大系列(经作业、林果业、畜牧水产业)和八大优势农产品(烤烟、百合、山羊、桔橙柚、中药材、两薯、辣椒、魔芋)基地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一是狠抓了以茨岩塘、大安、水田坝、茅坪、靛房、召市等乡镇为主的优质烤烟基地建设,全县烤烟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二是狠抓了以洗洛、石牌、桶车、兴隆、白羊等乡镇为主的百合基地建设,建立高产稳产百合种植基地6万亩;三是狠抓了以里耶、内溪、贾市、苗儿滩、隆头等乡镇为主的水果产业基地建设,以开发脐橙、柑桔、甜柚为主,全县水果面积达到10万亩;四是狠抓了以八面山、茨岩塘、洛塔、茅坪等乡镇为中心的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1万亩;五是狠抓了咱果、洛塔、里耶等乡镇为主的山羊养殖区,以隆头、湾塘、石牌等乡镇为主的水产网箱养殖区。

    (二)林业呈恢复性增长,生态能源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去年的冰灾对龙山县林业生产影响较大,造成县内高海拔地区林木折断倒伏现象严重,断林17.2万立方米以及人功造林面积有所下降,经过一年的恢复生产,今年上半年龙山县林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完成林业产值5452万元,同比增长1.8%。在落实“省为民办实事”的带动下,龙山县大力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积极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农村生态能源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半年,新建农户沼气池1977口,全县沼气池总数达28947口,沼气入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24%。

    (三)动物防疫工作加强,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

    近年来,龙山县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努力提高养殖水平,逐步完善动物防疫保障体系,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动物逐步趋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牧渔业生产稳步发展。从出栏情况来看,上半年龙山县生猪出栏12.83万头,同比增长7.63%;牛出栏0.46万头,同比增长4.55%;山羊出栏2.55万只,同比持平;家禽出笼44.79万羽,同比增长5.19%;禽蛋产量706吨,同比增长5.06%。从存栏情况来看,上半年牛存栏4.11万头,同比增长0.49%;猪存栏21.49万头,同比持平;山羊存栏3.9万只,同比下降0.01%;家禽存笼60.4万羽,同比增长1%。水产品总产量1668吨,同比增长5.97%。

    (四)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农民现金收入稳步增长

    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提出大幅增农业补贴,制定了一系列优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各项优惠政策得到了落实,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农民收入也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据龙山县调查队百户农民家庭贫困监测抽样调查资料反映,上半年龙山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54元,同比增长6.12%。

    二、当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四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而猪饲料价格持续上涨。据对全县部分乡镇的生猪价格情况调查,龙山生猪价大幅下跌,养殖户普遍出现亏损,部分养殖户出现争相抛售现象。据对部分养殖大户和农户调查:目前每百斤肉猪收购价格450元左右,最低到400元,而龙山县湘富饲料厂生产的猪饲料价格却持续上涨,每吨4500元,同比增长2.3%。

    (二)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增收难。虽然国家加强了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远高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加上龙山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难卖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龙山县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去年底龙山县返乡的农民工较多,目前返乡的农民工转移就业压力比较大,返乡农民工就业相当难,这对农民增收造成较大影响。

    (三)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农产品提价难增效。今年以来,多数农产品价格上涨,表面上看,这不仅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由于龙山县大多数农民是自给自足的小家庭经营型,生产的农产品基本上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入市销售的不太多。由于受能源、运输价格上涨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随着农产品涨价,相应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农民因农产品涨价得到的大部分利益被抵销了,生产收益相对减少,农民获得的利益有限,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民增产增收。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龙山县属于山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大部分水田还得靠天公作美,旱土作物所受的影响更大。全县农田水利设施大都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水库、山塘、渠道严重老化,“跑、冒、滴、漏”现象比较严重,部分沟、渠、塘、水库等设施之间呈现分割状态,无法发挥整体作用。许多地方有水源无沟渠,不能浇灌;有的有沟渠,由于疏于管理,维护投入严重不足,常年失修,不是漏水严重,就是支离破碎、堵塞严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现有的水利条件严重地制约了全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同时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乡村公路通而不畅现象突出。

    三、建议

    针对上半年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建议下一阶段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扶持保护为重点,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针对当前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制定出台生猪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保护价格定在与养殖成本持平或者略高的价位,基本保证大多数养猪户不出现严重亏本,以保护养殖户的积极性。要积极协调用好能繁母畜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户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政策;加大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技术水平。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契约农业,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组织力量跑市场、找客户、签订单,围绕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经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要根据本地区农业资源和市场需求情况,不断加大农产品研发力度和拓展精深加工领域,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产业增值链条,大力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重点培植一批辐射力强、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努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大力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农资市场次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造成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相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农资市场进行监管,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涨,同时要严厉打击和查处人为哄抬价格、出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行为,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用生产资料流入市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支持力度。针对龙山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当前生产需要之间的矛盾,建议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以增强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二是要引导农民加大对农业生产建设方面的投入,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扩大农业再生产、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上来。三是要继续推行技术创新,如采用大田农作物工程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加快发展喷灌、滴灌,从而促使全县农业生产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要继续认真落实好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施惠于农民,让农民看到种粮的实惠、得到种粮的实惠,真正把中央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供稿:龙山县统计局 吴伟]
[责编:周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