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下半年经济发展机遇及对策建议

来源: 时间: 2009-08-12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9年上半年,龙山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确定的“坚持六大原则,突出四个重点,加强四大建设”发展思路,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上争机遇,下打基础,外借助力,内聚合力,上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形势稍好,尤须谨慎。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但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加强。而龙山县经济发展还存在农民增收困难大、经济总量小、工业规模小以及交通瓶颈、能源瓶颈、要素瓶颈制约严重等突出问题。

    一、抢抓机遇促发展
   
    经济发展史表明,每经历一次大的经济下滑,随后经济走势都会逆势上扬,这是规律。我们要善于从挑战中看到机遇,从困境中找到出路,看到经济发展的机遇。

    一是国民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的机遇。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效果正在显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向好,龙山县必将从中受益。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已向渴望发展的中西部地区垂青,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的办法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失为明智之举。近年来,龙山经济发展软、硬环境在不断优化,投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已具备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

    三是各级各类政策的机遇。国家层面: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实行各项惠农政策,制定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了鼓励投资的措施,政府投资和信贷资金将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向民生倾斜,向大项目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同时正在加大刺激消费力度,“家电下乡”范围不断扩大,已由14个省扩展至全国,门类不断扩充,新增电脑、热水器、空调、电磁炉、微波炉5个品种。省级层面:提出了“弯道超车”发展战略,并配套出台了相关政策,在交通、水利、能源、民生、生态、结构调整等六个方面加大投资。

    四是其他有利条件。县委、县政府狠抓绩效管理,推行干部问责,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关注基层,关注民生,关注农村经济发展,全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正在增强;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注重公平公正,全县风清气正的氛围正在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县加快发展的态势日益强劲,龙山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乘势而上的机遇正在到来。


    二、做好下半年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重点。一是抓紧项目开工。从上半年龙山县项目建设的情况来看,总体形势是好的,特别是黔张常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全县40个重点工程仍有15个至今尚未开工,开工率仅为62%。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切实做好项目开工准备,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特别是对那些未按时开工的项目要逐一研究,找准问题所在并及时加以解决,尽快开工建设。二是抓出项目效益。在建项目要抓进度。加强对已开工项目的跟踪服务,采取挂图作战、分解进度、“贴身”服务等措施,定期公布进度,及时协调矛盾,最大限度地压缩周期,最快速度地加速进程,促其尽快建成投产。竣工项目要抓达效。对建成投产的项目,要全力搞好服务,确保发挥效益。三是抓好责任落实。要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县级领导要经常过问、跟踪督查、解决问题。项目主管单位领导要亲自参与、跟班管理。技术人员要现场把关,真正沉下去、干到位,提高办事效率,确保建设质量。各级各部门要上下联动、协调配合、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二)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平台。一是大力改善交通状况。重点攻克大通道建设,年内,黔张常铁路确保完成预可研,并力争做好环评等前期工作。吉恩高速力争进入国家或省高速公路网规划。里龙二级公路进入省高等级公路建设规划,完成工可批复。龙永高等级公路年内要完成投资1.5个亿。年内通乡公路和通畅工程要全面完成年初计划, 209国道龙山绕城公路要确保完成征地拆迁及部分路基。二是大力加快城镇建设进程。县城区建设要科学推进,湘鄂情大桥要确保今年9月开工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工程年内要确保主厂房开工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场续建要确保全面竣工,湘鄂渝边区物流中心、华塘新区供水项目、城市公墓山要确保完成年度任务。里耶古城区建设要稳步推进,里耶秦简博物馆、里耶古城遗址本体保护、里耶110千伏变电站、里耶二级客运站等工程要完成年度任务。小城镇建设要积极推进,茨岩塘、红岩溪、召市等10个小城镇要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土地整理、烟基工程、人饮工程、农网改造、生态能源建设等为契机,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三)把工业经济作为发展主导。龙山经济的短腿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主导在工业。一是坚持科技兴工。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支持企业采用新工艺,使用新设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走产学研路子。年内要确保发展2家民营科技企业,培育1家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坚持项目兴工。工业要上大项目,要确保6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按期投产,积极争取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落户龙山,并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同时通过工业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是坚持园区兴工。加大省级工业园区的申报力度,抓紧做好相关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得到省发改委对龙山县省级工业园区的审批。努力使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园区企业发展相互适应,协调发展。在今年已引进2家的基础上,力争再引进1-2家企业入园。四是坚持服务兴工。继续加强对新型工业化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八条规定》,积极探索组建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认真抓好企业用工、用电、用地、信贷等方面的协调,切实加强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全力支持各类工业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

    (四)把一三产业作为发展特色。一般来说,产业特色越鲜明,效益就会越好。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中要形成鲜明的特色,找到应有的价值。一是农业要因地制宜。龙山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库区县,发展农业必须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做足山水文章。必须着力巩固粮食生产,继续巩固烤烟、百合、柑橘、蔬菜等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业种植科技含量,切实加大农产品创品夺牌力度,努力扩大“龙山百合、龙山烤烟、龙山蔬菜、龙山柑橘、龙山药材”等系列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抢抓“湘菜进京”的有利时机,积极开拓“山菜进市”新路子。同时坚持大户种养与散户种养并举,保持并创造本地特色,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二是旅游业要保持特色。旅游业要先打基础,保持特色。在加强以里耶为龙头的景区景点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让土家语言得以传承,让特色民居得以保存,让土家风情得以展示。景区要尽可能“存其原真”,形成独有的个性,以个性保特色,以特色促发展。三是贸易业要立足边区。充分利用地处湘鄂渝边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凭借与来凤县两县城市近距离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边区贸易业,在边区贸易发展中找到优势,扩大影响,辐射周边,努力将龙山县打造成为湘鄂渝边区的购物天堂和物资集散中心。

    (五)把破解难题作为发展关键。破解难题是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重点研究解决要素瓶颈破解问题。关于资金瓶颈,要盘活各种资源和资产,探索多元化的建设投资模式,积极解决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做好土地储备、土地整理、土地开发等工作,大力挖掘土地资源。大力推行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最大限度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关于人才瓶颈,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使人才有用武之地,使发展有可用之才。关于技术瓶颈,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使专业技术人员形成梯次,确保人才队伍稳定。二是重点研究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抓好行政审批、投资、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三是重点研究解决开放搞活问题。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方式,落实招商责任,加大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的引资开发,重点引进湘鄂渝边区现代物流中心等一批优势项目的战略投资者。要加大外宣力度,努力推介龙山,提高龙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加强对外交流,特别是要加强与来凤的沟通和联系,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强化合作,努力加快龙凤经济一体化进程。

    (六)把和谐稳定作为发展追求。一是努力改善民生。切实抓好州对县目标管理工作,切实抓好2009年全县人民期盼办理的十件大事,切实加强民生“五有”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认真落实《关于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力做好争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工作,落实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引导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切实加大省定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力度。二是切实维护稳定。要继续加强信访工作,努力做到全县不发生大规模赴省州群体上访和进京非正常上访事件。继续加强政法综治工作,进一步夯实综治工作基层基础,巩固城区治安防控成果,着力开展严打整治,始终保持打击犯罪的高压态势,积极创建平安龙山。三是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突出抓好对龙头企业科技的帮扶,突出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突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突出抓好重大疫情的防控,突出抓好安全生产重特大责任事故的防范,突出抓好人口计生工作进省一类县市目标的实现,抓好广播、民政、扶贫等工作,努力构建和谐龙山,全面推进社会进步。

 [供稿:龙山县统计局 张兰英]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