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湘西州工业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在主导产品市场价格一直低迷徘徊的情况下,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6.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3.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88亿元,实现利税15.51亿元。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第一,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年规模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6.59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9.88亿元,同比增长18.7%,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9.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6.71亿元,同比增长8.7%,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80.5%,拉动规模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生产增长呈前高中低且缓慢回升的“U”型态势,从一季度的同比增长32.9%,到上半年的同比增长8.5%,比一季度回落24.4%,三季度实现同比增长6.1%,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一季度特大冰灾导致大部分企业停产而基数太低的影响,以及主导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回升缓慢的影响,2009年全州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9.76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5%,比重比上年降低2.5个百分点,尽管锰锌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但增产不增收,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第二,三大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1.4%。全年矿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及生物医药产业三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7.85亿元,同比增长12.9%,支柱产业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5.5%,和上年持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1.4%,拉动规模工业增长9.8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亿元,占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81.5%;实现的利税为12.15亿元,占规模工业利税的78.4%,从业人员3.9万人,占规模工业从业人员的70%,为解决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9.76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98亿元,实现利税9.53亿元;食品加工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87亿元,同比增长29.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亿元,实现利税2.12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1亿元,同比下降0.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2亿元,实现利税0.5亿元。三大支柱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工业引资和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以“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年”为契机,大力开展工业招商。全年共完成工业招商引资项目122个,项目总投资129亿元,实际完成到位资金28.5亿元。积极为湖南三立集团牵线搭桥,为湖南老爹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湘西(广州)工业园于今年5月正式授牌,现已有4个项目正在市场论证及洽谈入驻相关事宜。全国锰技协、省有色总公司和中山大学还专门派出专家参与湘西州锰、锌和生物产业的规划编制。全年实施技改项目132个,实现工业技改投资27.1亿元,同比增长24.9%。以泸溪县兴业冶化有限公司、花垣县太丰冶炼有限责任公司、湖南轩华锌业有限公司、湖南东方锰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矿产品加工企业,以湘西三房巷新能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能源材料企业,以湖南龙山馥生民族特色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企业和以湖南湘泉制约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企业引领了全州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快速发展,为全州工业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
第四,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有效提高。全州工业企业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指导方针,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以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为重点,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90.8万吨标准煤,单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1.03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3.16%。三大产业对节能减排起主导作用。全年全州三大产业集群综合能源消费量69.3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2.96%。其中:矿产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5.8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5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1.35%;食品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0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7.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率为30.95%;生物医药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0.39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8.9%,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40.9%。三大产业集群综合能耗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6.4%,它的综合能耗的下降,对规模工业的节能减排起到了有效地拉动作用。
第五,以泸溪县为代表的县市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今年以来,全州各县市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坚持走具有县市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州县市工业发展呈六升两降的局面。其中尤以泸溪县为代表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88亿元,同比增幅达到了40.4%,位列全省前茅,其次是保靖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17.6%,凤凰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41亿元,同比增长14.4%,永顺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12.1%,龙山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32亿元,同比增长9%,吉首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5.16亿元,同比增长5.5%;花垣县和古丈县工业生产呈下滑态势,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25.85亿元和0.8亿元,同比下降3.2%和15.8%。
二、工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导产品市场价格回升缓慢,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今年以来,因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国际国内钢铁市场不景气,湘西州主导产品锰锌企业成为金融危机冲击的重灾区。从锰锌市场价格分析来看,全年电解锰销售均价比去年下降35%,电解锌下降28%,锰锌产品产量虽比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但增产不增收,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对工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停产及半停产企业达99户,停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矿产品行业。
2、中小企业融资不畅,企业资金压力大。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仍持谨慎态度,企业融资仍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金融业的机制转换和信贷终生追究制明确以及湘西州过来社会融资的负面影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加剧,工业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全年应收账款和产成品两项资金总额22.34亿元,同比增长19%,两项资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6比重为%,比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使原本资金的紧张进一步加剧。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3.4次,比同期下降0.8次。
三、加快工业发展的建议
1、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矿产资源是湘西州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开发是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的突破口,也是湘西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极具现实性和战略性。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抓好五项措施:一要实行矿产资源的有偿开发。把资源作为股金参与开发,提高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二要对资源开发终端产品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国内外同类行业同类产品的发展趋势,确定资源开发的终端产品,实现资源开发的高水平、高效益。三要引进“两强”企业。大力引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强的“两强”企业,提高资源开发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四要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机制,力争再探明一批较大型矿点,储备后续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五要大力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无证经营、非法转让等违法案件,防止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次金融危机,也给我们带来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良好机遇。在呈现泡沫的资本市场和产业投机向理性复归的大背景下,利用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综合运用经济、政策等方式,促进传统产业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资源整合、产业升级等手段,对现有产业进行改造提升。引导企业开发中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发展。
3、实施节能减排,落实企业科学发展。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是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要求。应当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技术创新,降低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的能耗、水耗和矿产资源消耗。对于新引进的项目,要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避免不论规模大小企业无条件进入湘西州自然资源领域,减少对湘西州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和低水平的加工利用,以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供稿: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李湘吉]
[审核:张映欣]
[责编:袁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