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与湖北省的咸丰县、来凤县和湖南省的永顺县,同处于武陵山脉,资源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基础条件相近,又同属西部开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受交通条件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全县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其它三县许多经济指标排在龙山县前列。下面通过对龙山县与咸丰县、来凤县和永顺县县域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发展现状等进行比较分析,达到了解相互间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相互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对探索龙山县经济发展的正确思路,作些初步探讨。
一、2009年各县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国土面积与人口
2009年末,永顺县域国土面积3811平方公里,列第1位,龙山次之,但比永顺少了17.8%,再依次是咸丰,来凤;2009年末,龙山县总人口为57.52万人,列第1位,永顺次之, 龙山比永顺多了14.4%,再依次是咸丰,来凤;2009年末, 来凤县人口密度为240人/平方公里,列第1位,龙山次之,接下来排位是,咸丰、永顺, 龙山比来凤少了23.3%,比永顺多了39.4%。
(二)交通现状
该区域目前除永顺有一条铁路――枝柳铁路从东南部挂角穿越外(铁路对永顺交通的影响很小,不予考虑),既无铁路,也无高速公路。但离交通大出口――铁路或高速公路有远有近。咸丰离交通大出口最近,咸丰离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距离仅57公里,另外, 咸丰离恩施许家坪机场、黔江舟白机场的距离也分别只有100公里、37公里。离交通大出口距离由近到远分别是:永顺(不算铁路),为89公里、来凤,为100公里、龙山,为107公里。
结合县内公路网,总的来看,四县交通现状可分为咸丰与永顺、来凤与龙山两个层次,在第一层次中,咸丰优于永顺,在第二层次中,来凤略优于龙山。
二、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经济综合实力比较
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一般以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标准,为了使比较更加科学,还选用了一般预算收入和金融机构存款两项指标。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排位依次为:龙山、咸丰、永顺、来凤;人均排位依次为: 来凤、咸丰、龙山、永顺,人均GDP虽有永顺的105.7%,但只有来凤的72.8%、咸丰的73.8%。
2009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排位依次为:龙山、咸丰、永顺、来凤;人均排位依次为:咸丰、来凤、龙山、永顺。
2009年未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总量排位依次为:龙山、永顺、咸丰、来凤;人均排位依次为:来凤、咸丰、龙山、永顺。
综合权衡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得出结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位依次为:来凤、咸丰、龙山、永顺。它们又可细分为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来凤与咸丰,第二层次龙山,第三层次永顺。第一、第二层次的差别要大于第二、第三层次的差别。
龙山县的综合经济实力仍然不高,虽比永顺要好,但不如来凤和咸丰,处于中等水平。但是永顺却有一些指标高于龙山,且资源丰富,投资强劲,龙山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二)产业结构比较
四县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快降低,但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比重却没有显著上升,所占比例也最低,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明显上升,出现了和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看似不同的“三、一、二”结构类型。是否可以由此判断,四县当前的产业结构已经升级到比较高的水平了,显然不可以,因为这不符合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二产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也就是非物质产品,即服务的丰富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的,其实四县均还处于产业结构演化的第一阶段。
那么,四县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主要是受到当地政府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政策的影响。在过去几年里,为了经济的较快发展,四县政府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从而使服务业发展超前。
显然,比较结构时,重点要看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的高低,同时兼顾三次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因此可把四县产业结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即来凤与咸丰, 来凤好于咸丰, 第二层次,即龙山与永顺, 永顺略好于龙山。
(三)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在当前消费增长有限、出口极少且难增长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力。
考虑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度特征,我们采用了2007年到2009年三年累计数。从以下表4可看出,三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排位依次为: 永顺、龙山、咸丰、来凤;人均排位依次为:永顺、来凤、咸丰、龙山。
总的来看,龙山的投资水平在四县中还处于较低层次。不仅会影响当期经济增长,也会带来发展后劲不足。
三、龙山县与其他三县经济发展差距及原因
(一)经济综合实力薄弱,本级投资能力不强。
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因此,政府自筹投资能力很有限,化解宏观调控影响能力弱,推动经济发展能力有限。龙山县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必须以百倍的努力向上争取项目。
经济综合实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没有区位优势,交通状况在四县中排在末位;二、资源优势不突出,其中生态资源还排在末位;三、产业优势不明显,除了烤烟产业、百合产业外,龙山县还没有其它优势产业,尤其是工业落后;四、投资乏力,近三年来,人均投资排在末位。
(二)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缺乏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全部工业增加值排位依次为: 来凤、咸丰、龙山、永顺,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排位依次为: 来凤、咸丰、龙山、永顺,人均工业增加值排位依次为: 来凤、咸丰、龙山、永顺。从人均工业增加值来看,全县分别只占来凤和咸丰的46.7%和55.8%,仅是永顺的125.6%,全县工业经济总量小。仅从工业的角度来看,龙山工业总体上在四县中还处于中下位置,与来凤和咸丰的差距不小。
龙山县工业产业层次不高。大多数企业技术投入不足,设备和工艺落后,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没有建立或很不完善,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缓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企业也没有,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产品少,名优品牌很少,使得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工业经济活力不强,内生性工业增长机制尚未形成。
(三)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的制约,较大程度上影响全县经济发展。
交通条件欠优,区位就是生产力,全县处在四县中的交通死角,信息闭塞,离主体市场更远,承接大中型城市经济辐射更弱,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大,边缘化趋势明显。自然资源方面,2009年全县人口密度为184人/平方公里,仅比来凤低,同时,生态环境较脆弱,另外,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用地供需矛盾也比较突出。
四、加快龙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全县要积极借鉴其他三县的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加快发展。
(一)发挥资源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
全县工业相对落后,工业对财政增收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十分有限,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工业,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全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
全县由于交通条件欠优,导致在同等条件下,发展同交通条件较好地区相似或相同的产业,必然竞争力弱。那么,我县在生产要素的比较选择上,必然是自己的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优势资源密集型工业不但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县的主导产业。因此,龙山县发展县域工业必须坚持错位发展战略,依托独特的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明显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工业企业。同时还必须积极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龙山而言,应重点大力发展四大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以优质畜牧产品、特色林木产品和特色食品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来凤经济发展的重大和长久的力量源泉。例如,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来凤安普罗(集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立足武陵山区无公害养殖的生猪等优质畜牧产品资源,大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产品加工,成立仅短短三年多,生猪日屠宰加工能力就达到600头,建成了万吨肉联加工生产线,所产的“零号土猪”鲜肉,在武汉日渐走俏。去年实现产值1亿元,今年有望达到3亿元,发展形势很好。而龙山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去年的产值才1.1亿元。另外,来凤立足本地特色优势资源发展起来的桐油、凤鸣藤茶和凤头姜等产品来势也很喜人,来凤的经验值得借鉴。
龙山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同样具备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资源条件。如去年,“龙山百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湘西州继“古丈毛尖”、“泸溪椪柑”之后的第三个地理标志产品,围绕它,就大有文章可做。再如,龙山的药材、竹,品质优良且有一定规模,具备发展生物制药业、竹制品业的原料条件,仅就这两项来说,就完全有可能把林产工业发展成龙山县的支柱产业。
二是大力发展矿产品加工业。咸丰县近年来,充分依托方解石、大理石、紫砂岩等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优势,以招商为手段,以项目为支撑,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业,2009年,咸丰县石材产品销售达3亿余元。目前,有12家石材开发企业到咸丰投资,有5家石材加工企业入驻工业园,石材产业招商引资累计近10亿元,去年6月投产的新明龙石业,仅半年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2亿元。以瀑源化工、鑫山矿业为主的方解石深加工企业,已形成年加工粉体、功能母料3万吨,盖钛颜料2万吨的能力。该县石材产业的发展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龙山县有石灰石、紫砂陶、石英砂和方解石等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石材资源,开发前景好,可到目前,全县仅有一家瓷业公司,仅开发一个品种的瓷柱,且产值还不到500万元。石材产业方面的差距是相当大的,同样,整个矿产品加工业方面的差距也是大的。
借鉴咸丰的经验,针对龙山县矿产资源勘探相对滞后的现实,要想方设法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在产业开发上,要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尽快形成产业;在产品加工上,要在矿产资源的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工业。龙山县的能源工业结构是水电和煤炭两种。众所周知,大力发展煤炭工业,是不现实的。那么,今后绿色能源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进一步突出,因为一来龙山县具备资源优势,二来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望得到国家支持。因此,要充分利用好龙山县丰富绿色能源资源,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工业。在绿色能源的开发上,一要优先抓好水电开发,这方面可借鉴来凤的经验,如,积极创新项目招商方式和企业改革改制方式等;二要因地制宜着力发展风力发电、沼气能源;三要积极申报生物能源项目。
(二)突出交通建设重点,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方面。交通闭塞的现状已对经济发展构成瓶颈制约,要尽早解除,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环境,配合业主早日出色完成已批准的出境大通道建设任务。目前,茨永二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铁道部已将黔张常铁路列入2010年开工计划。吉恩高速公路也有望2010年内开工。我县要努力工作,确保一铁一高年内开工,并做好开工后的服务协调工作。
2、着力抓好边界路和县内路网建设,构建联通东西、纵贯南北、对接城乡、连接周边的大网络。
这方面来凤搞得好。2009年,乡村公路通达率为100%,166个行政村通了油路(或水泥路),通畅率为90%。县城至8乡镇均有一条等级公路相连,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8乡镇的一小时交通圈。连接周边的边界路,也大部分已修通。我县财政困难,自筹交通建设资金的能力差。因此,我们要在借鉴来凤经验的同时,下更大的力气来建设边界路和县内路网。
3、用足用活国家、省的交通扶持政策。积极主动努力争取国家和省的交通扶持政策。如可积极争取国家提高武陵山区干道建设资金补助标准和设立武陵民族地区省际公路建设专项资金等。再如,要牢牢抓住省里实施湘西地区开发的机遇。
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也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三)扎实推进招商引资 发展开放型经济
强化招商载体建设。由遍地招商向以工业园区为主招商转变;加快招商引资信息化建设。
优化招商环境,由重政策效应向重环境优化转变,切实营造“亲商、重商、安商”良好氛围。
拓宽招商渠道。 一是“走出去”招商; 二是“请进来” 招商;三是以商招商,要充分利用现有客商资源,做到引进一个,带来一批;四是网上招商。
发展开放型经济,除国家明确禁止的领域外,所有领域都要向境内外投资者开放,确立以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龙山县除了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外,还要加快“龙凤融城”步伐,努力破除体制障碍,早日实现经济一体化,达到资源整合共享目的,实现互利共赢。龙山县辐射周边市场能力也较强,例如,邻近的恩施、黔江等地都在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水泥,当地供应有较大缺口,而水泥工业龙山县在边区具有比较优势,龙山县可以抓住机遇,促进水泥工业再上新台阶。
[供稿:龙山统计局 张兰英]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