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科学规划“十二五”构思经济社会发展宏图

来源: 时间: 2011-02-22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十一五”期间,龙山县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后3年连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龙永永吉高速公路开工、里耶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开园等重大胜利;收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全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积极争取了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和中小河流治理、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国家试点县;着力夯实了黔张常铁路开工、龙张高速公路开工、龙永高等级公路竣工、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项目投产、里耶古城保护开发二期工程启动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招商引资年均增长3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1%。

  “十二五”科学规划推动龙山实现新跨越

  (一)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一是充分把握发展的机遇。当今,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世界经济进入逐步恢复性增长时期,国际环境总体有利于加快发展。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位置;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扶贫力度;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编制实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规划,支持和引导区域整体协作、互动发展。省委、省政府实施新一轮湘西地区大开发战略,继续将湘西州作为湘西地区大开发和扶贫攻坚主战场,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和重点扶持;州委、州政府将在“十二五”时期探索建立省级乃至国家级民族生态经济试验区,等等。推动龙山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良好的区位优势。龙山县虽地处边远,但位居湘鄂渝三省市交界之地,地处重庆黔江、湖北恩施、本省吉首、张家界四个地级市的几何中心,是湘西承东启西、南来北往的关键部位,可接受长株潭、成渝、武汉三大城市圈的辐射,且县城与湖北来凤县城仅距4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可充分利用。三是充分考虑资源的潜力。龙山县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自然风光。煤炭、石英砂、紫砂陶、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大,森林、水利、中药材、农产品等资源丰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环境进一步优化。随着高速公路、铁路的开工建设,龙山县的交通瓶颈制约将得到破解,为县域经济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提供便利。

  “十二五”时期,龙山县将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破解瓶颈为重点,以民生改善为目标,以社会稳定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龙山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龙山县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五个明显”,建设“六个龙山”,即:实现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建设文明龙山、富裕龙山、开放龙山、法治龙山、绿色龙山、和谐龙山。具体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2015年达到8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以上,力争实现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累计总投资额达到4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达到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和12%以上,分别达到22500元和5300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20:35: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2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8%,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10%。

  (二)明确主题,把握主线,推动龙山科学发展。一是破解瓶颈制约。交通方面:全面建成黔张常铁路、龙吉高速和龙张高速,力争启动实施重庆经龙山至福建湄洲湾高速、西安经龙山至怀化铁路,实现2条铁路、3条高速与周边和发达地区对接,境内实现国道省道高等级、乡乡通油路、村村均硬化、边际路都畅通的目标,努力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能源方面:抓好落水洞电站、飞瀑潭电站建设,实施八面山风力发电,巩固电力体制改革成果,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力争“十二五”增加装机10万千瓦以上。同时,积极破解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瓶颈制约。二是坚定不移地加快产业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工业、中药材加工业、矿产品加工业、轻工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充分利用省级工业园区平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力争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年均增长18%。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强里耶景点圈建设,启动实施里耶古城保护开发二期工程,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着力提升龙山文化旅游产业软硬实力,实现一业兴百业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重点抓好烤烟、百合、柑橘、蔬菜、三薯、中药材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优势优化,延伸链条,增加效益。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建设边区中心城市。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龙凤先行区为突破口,大力推进龙凤城乡一体化战略,着力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加快湘鄂情大桥、209国道龙山绕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民安老城区提质、华塘新城区开发,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实现规划对接、基础对接、产业互补、人文互动、合作双赢的目标。力争“十二五”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人口20万。加强里耶古城及茨岩等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治理、水土保持、广播通迅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其幸福指数。四是持之以恒地建设绿色龙山。要认真实施以绿色山川、绿色通道、绿色城镇、绿色村庄、绿色企业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行动”,继续抓好“八百里绿色行动”拓展工程,继续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加快建设绿色龙山。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争取碳汇项目开发资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三)改善民生,强化管理,维护和谐稳定局面。一是加强民生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免费进入职业技术培训和转移技能培训,营造全民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努力扩大参保率,让这一利民的大好政策惠及更多的群众。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大力推进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加快启动龙山三中建设,积极推进龙山三小改扩建工程建设。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全面均衡发展。认真实施新农合、基本药物等制度,加快建设边区中心医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努力让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统筹发展体育、广播、通迅等社会事业,扎实推进扶贫攻坚、长沙市对口扶持龙山等工作。二是强化社会管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不断完善公共管理结构,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加快民主法治进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三是努力促进和谐稳定。加强信访工作,不断推进信访工作创新,注重抓早抓小,注重群众工作,注重问题解决,依法打击,稳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政法综治工作,依法从严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黑恶势力,坚持打防管控相结合,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加强应急管理、人口计生等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执行能力,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是提高各级干部学习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学习年”活动。认真贯彻各级党组织学习中心组制度,创新开展“读书月、读书日”等活动,建立健全干部学习交流会、干部选拔任用前理论学习考试考核等制度。大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充分整合、利用和开发各类学习资源,广泛开展送理论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等活动。不断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切实增强学习效果。二是增强各级班子凝聚力。始终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始终坚持“四种人不能用”的用人要求,牢固树立“忠孝是德、清廉是德、友善是德、宽容是德、奉献是德”的理念,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着力激发工作活力。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议事规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探索推行班子决策“票决制”等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的作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团结,促进工作。三是提升对外开放影响力。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积极推介特色亮点工作,全面展示龙山发展进步、热情好客、平安和谐的良好形象,逐步提升龙山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扎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切实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净化社会风气,全力打造诚信龙山。四是强化全各级政府的执行力。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提升工作效率。五是提升各级领导形象力。牢固树立爱民意识,经常深入基层,扎根一线,听民情,解民忧,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牢固树立廉政意识,认真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深刻领会“52个不准”的纪律要求,认真执行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凝聚人心、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供稿:龙山县统计局]
[审核:张映欣]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