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泸溪城镇居民收支五年变化

来源: 时间: 2011-07-1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泸溪县城市经济调查队于2005年成立,自2006年正式全面开展城镇居民收支调查,到2010年已连续收集五年城镇居民收支资料。从收集的数据资料来看,泸溪县城镇居民的各项调查指标均在逐年稳步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6862元到2010年突破万元,达到10669元,年平均增长11.67%

  一、城镇居民调查对象的单调性决定收入增长的平稳性

  在调查对象中,有工资性收入人员、经营性人员、退休人员,其中有工资性收入人员占绝大部分,连续5年来,我县工资制度改革完全套用国家政策规定的相关办法执行,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也不大,仅约10%左右,2010年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执行公务员和薪级工资制,2010年较2009年工资性增长才达到14.1%,经营性收入虽然平均增长32.7%,但总额2010年只有1197元,在家庭总收入中只占10.66%,财产性收入平均增长39%2010年总额为239元,占家庭总收入2.1%,转移性收入平均增长13.7%2010年总额为1564元,占总收入的13.92%。连续5年家庭总收入平均增长11.29%,可支配收入11.67%。有工资性收入的调查对象在调查样本中占主导地位,正因为调查对象的相对单调性,造成连续5年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每年徘徊在10%左右,平稳增长。(附表1

  1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家庭总收入(元)

  7321.09

  8214.31

  8993.15

  10038.05

  11229.39

  其中:可支配收入

  6861.78

  7975.22

  8647.94

  9583.78

  10669.13

  ㈠工资性收入

  5936.39

  6422.37

  6654.18

  7211.75

  8230.09

  ()经营性收入

  385.88

  365.66

  777.02

  1146.22

  1196.92

  ㈢财产性收入

  64.22

  95.41

  135.82

  194.01

  238.59

  ㈣转移性收入

  934.61

  1330.87

  1426.14

  1486.08

  1563.78

  二、各年消费支出均低于可支配收入

  (附表2

  2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可支配收入(元)

  6861.78

  7975.22

  8647.94

  9583.78

  10669.13

  消费性支出

  5369.40

  5811.49

  6053.43

  6803.86

  7382.41

  消费性支出占 

  可支配收入比例

  0.78

  0.73

  0.70

  0.71

  0.69

  从数据上看,消费性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为70%左右,并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收入的增长幅度要大于消费的增长幅度,市场的消费依旧没有得到应有活跃,其中人们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银行储蓄。(附表3

  3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储蓄存款(万元)

  92557

  107860

  129294

  160353

  200750

  3中储蓄存款各年分别约以1.5亿、2.2亿、3.1亿、4亿的增量发展,到2010年银行的储蓄存款竟达20个亿。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小县城银行的储蓄存款有20个亿,人均储蓄存款6667元,一方面虽然代表人们开始富裕起来,银行存款增多,另一方面代表市场消费的严重滞后。要搞活当地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拉动经济发展主要靠三驾马车的作用:投资、消费、出口而当前经济发展靠投资拉动只是暂时的,因为投资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消耗国民财富。出口拉动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国际环境拉动国内的市场消费需求才是发展的必然之路,藏富于民,做好全社会收入再分配,老百姓愿意花钱消费,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三、家庭收入与GDP和财政收入增速比较分析

     (附表4

  4

  增速 %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家庭总收入

   

  12.20

  9.48

  11.62

  11.87

  其中:可支配收入

  7.76

  16.23

  8.44

  10.82

  11.32

  GDP

  22.2

  30.4

  20.6

  20.4

  14.8

  财政收入

  17.23

  65.4

  36.45

  10.79

  22.1

  从表4中不难看出,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速各年均远远大于家庭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虽然二者之间不存在很直接的联系和不存在很大的可比性,但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不及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地方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带来市场的繁荣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人们物质与文化生活的目的。20107月大连政协一篇调研报告《正确处理GDP、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三者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中写得很好,提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指出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存在的差距。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明显滞后于GDP和财政增速,难以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政府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在民生工程上。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应合理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关系,使投资和消费的结构趋于合理,改变目前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垄断企业倾斜的局面,努力使国民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形成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的格局”。同时,把提高居民收入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像抓GDP、财政收入和招商引资一样,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提高居民收入。泸溪县的城乡居民收入情况也基本大同小异,政府要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要关注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四、八大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弹性分析

   弹性理论中有一个弹性系数的概念,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E),即可支配收入变化1%所引起生活消费支出变化的百分比,E>1,表明消费富有弹性,E<1,表明消费缺乏弹性。

  (附表5

  5

   

   

   

   

   

   

  2006

  2010

  增量

  平均增长%

  弹性系数

  可支配收入

    6861.78

  10669.13

  3807.35

  11.67

  1

     消费性支出

    5369.40

  7382.41

  2013.01

  8.29

  0.71

  一、食品

    2398.57

  3353.24

  954.67

  8.73

  0.75

  二、衣着

     683.08

  830.08

  147.00

  4.99

  0.43

  三、居住

     517.89

  684.75

  166.86

  7.24

  0.62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22.01

  555.19

  333.18

  25.74

  2.21

  五、医疗保健

     462.13

  383.66

  -78.47

  -4.52

  -0.39

  六、交通和通讯

     460.31

  510.48

  50.17

  2.61

  0.22

  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528.75

  854.24

  325.49

  12.72

  1.09

  八、其它商品和服务

     96.65

  210.78

  114.13

  21.44

  1.84

  人均消费支出的E<10.71),表明我县消费支出增速低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居民消费对收入的变动反应相对滞后,缺乏弹性,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以及交通通讯也都类似,其中交通通讯变化极为微弱,只有0.22,表明连续5年来老百姓在交通通讯方面支出变化一直不大,基本维持在持平水平;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其他商品和服务的E>1(分别为2.211.84),说明这一段时间老百姓对家庭设备及服务和一些其它商品越来越重视,投入的钱相对于收入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消费富有弹性;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E11.09),表明消费的增长基本与收入同步。

  在现阶段消费需求的现状和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居民消费增速低于政府消费增速,但政府消费在引导居民消费的作用力需要加强;二是城乡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转变,农民生存型消费模式特征依然明显;三是城镇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倾向持续下降,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稳中上升;四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保持快速增长,其他类消费快速增长但比重仍然偏低。

  五、如何才能提高百姓收入加大消费

  如何才能提高百姓收入,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行政事业工资性收入人员受国家工资政策规定的限制,企业工资性收入人员受企业效益好坏的制约,企业效益好坏又受产品市场的影响;经营性收入人员同样也是受到销售市场牵制,时高时低,我县农民的收入向来一直是很低的。虽然有很多人出过很多金点子,什么充分活跃市场、发展旅游产业、农民发展多产业经营等等,但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多数人头上才能提高百姓收入的平均水平。

  当前国家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大消费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消费不能起到重要作用,那这样的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是长期性的。近几年来,我县存在着家庭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只有扩大了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消费增长才能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更大的贡献。

[供稿:湘西自治州统计局 田小军]
[审核:张映欣]
[责编:左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