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2012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简析

来源: 时间: 2012-04-16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2年,泸溪县农业农村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省、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为契机,大力实施“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围绕“推进亮点工程,打造特色泸溪”工作思路,抓科技保发展、抓生产保供给、抓产业保增收、抓民生保稳定,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定。据测算,一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037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2750万元,增长2.1%;林业产值404万元,下降5.4%;牧业产值10127万元,增长4.8%;渔业产值652万元,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5万元,增长4%。实现农业增加值7390万元,同比增长3.5%。一季度农民期内现金收入1108.78元,同比增长22.1%。

  (二)农业产业建设开局良好。一是椪柑产业步伐稳。截止3月29日,落实标准园面积6000亩,完成标准园“密改稀”2079亩,标准园修剪901亩,标准园中耕整地904亩;全县椪柑面上培管7.7万亩,占应培管总面积的31%。椪柑销售全面完成,共销售椪柑16.5万吨。二是烟叶产业推动快。截止3月20日,全县落实烟叶合同种植面积19013亩,占计划任务的95.1%,完成烟农配肥面积18292亩,新修烤房300栋,现已完工20栋,在建110栋,动工备料170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三是特色经作业来势好。落实辣椒种植面积5万亩,生姜种植面积5000亩;特色农产品包装上市、商标注册工作有序进行。

  (三)春耕备耕工作进展顺利。一是种植面积稳步发展。截止到3月26日,全县已翻耕耕地2.9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5.5%。其中翻耕稻田1.34万亩,占稻田面积的8.6%。种植玉米0.24万亩,春播蔬菜1.12万亩,其它作物0.41万亩,完成油菜后期培管12万亩,油菜后期长势良好。二是备耕物资储备充足。目前,全县已储备尿素、复合肥、氯化钾、过磷酸钙等各类肥料1.21万吨,农药270吨,农膜52吨,种子159吨,切实做到春耕备耕物资早购置、早安排、早落实。三是农资监管力度加大。入春以来,全县及时协调农业、工商、物价、质监、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15个乡镇近200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现场抽检种子106样次、肥料20余批次、农药30样次,立案查处违法种子经营案件4件,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基本消除了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现象。四是农技服务深入开展。大力开展“百名干部下基层、百天科技大培训”科技支农活动,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服务,目前,全县共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油菜后期培管、水稻高产栽培等各类技术培训近200期次,发放技术资料2.68万份,培训农民1.69万人。成立农机110服务队,开展农机“三下乡”服务活动,帮助农机户维修机械和组织指导机械作业培训各类新机手468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去冬今春,全县共投入各类水利资金4000多万元,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病险塘除险加固工程、“四水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山平塘清淤工程、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及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进展顺利,各项汛前准备工作、水利普查及水政执法工作有序进行;整合资金400万元,完成20万平方米村间道路硬化任务已全面落实到15个乡镇37个村(社区)。同时,确定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候选村1个,州级新农村示范村候选村2个,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加紧进行。

  (五)林业生态建设成效喜人。1-3月,全县完成造林1.54万亩,占任务的60.6%。包括“八百里绿色行动”新造1500亩补植补造1000亩,油茶新造3880亩,低改3000亩,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2000亩,封山护林4000亩。完成177.7万亩集体林地现场核实、数据输入和发证工作。为确保沼气建设顺利进行,在国债资金尝未到位的情况下,采取施工队先垫付、先施工、后结算的方式,新建沼气池100口,完成县政府分配任务的12%。12个沼气后续服务站建设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建设工作正在进行。

  (六)畜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是畜禽生产稳中有升。一季度全县生猪出栏4.86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牛出栏0.26万头,同比同比增长4%;山栏0.86万只,同比增长3.61%;家禽出笼29.73万羽,同比增长3.77%;水产品产量814吨,同比增长3.3%。二是动物防疫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县投入乡镇动物防疫员300人次 ,对畜禽进行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病种的免疫任务,共注射畜禽16.67万头(只、羽),其中生猪4.3万头,牛0.64万头,山羊1.23万只,家禽10.5万羽。三是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切实加强畜禽水产品质量检疫检验工作,开展兽药、饲料专项整治行动3次,出动执法人员60人,共检查饲料、兽药经营店55家,没收假劣兽药12个品种,共计370盒(包),假劣饲料1个品牌,共计550公斤,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七)农村社会事业有序进行。一是扶贫开发稳步推进。1-3月,申报各项扶贫资金3500万元,主要用于两项目制度、整农村推进、产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培训、贫困生救助等扶贫;完成3.5万贫困人口的信息数据审查和录入工作,选派45名农民技术骨干到安江农校正在参加种养业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二是农民减负进一步落实。制定了2012年全县农民减负工作计划和减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2011年减负工作存在进行了整改,并清退一些违规收费。三是争项引资有新进展。年初以来,我县把争项引资作为扩大农业农村投入、营造发展优势的重要抓手,积极主动向上争资立项,完成国际农发基金会《湖南中西部地区农业综合发展项目》中长期规划,确定了20个农业发展项目样板点;利用中农传媒推介了能滩电站水面养殖,泸溪玻璃椒、泸溪椪柑、浦市铁骨猪等4个品牌,并取得一定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季度以来,全县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农村工作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低两不足”:一是农民生产积极性低。据了解,目前全县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如:化肥尿素、钾肥等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和20%,种子每公斤价在去年基础上上涨了10-15%,由于农资价格有所上涨,椪柑销售价格低,导致农民生产压力进一步加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由于县水利设施大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老化陈旧现象严重,病险水库多,且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三是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当前,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的问题,对农村先进实用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普及接受能力差,直接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四是农业增产增收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业投入相对较少,扶持标准低,新农村建设难度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加工增值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建议与对策

  (一)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着力做好以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当前农作物田间管理,加强动物春防,进一步推进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确保畜禽出栏量的稳定增长;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确保市场供应和春耕生产需要。

  (二)切实抓好椪柑培管工作。针对去冬今春椪柑销售市场疲软,果农积极性严重受挫等原因,及时做好果农服务工作,各乡镇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果农做好椪柑培管,特别是加大对椪柑标准园建设培管力度,要严格按照标准园的要求做好密改稀、高改矮、基础设施建设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通过以点带面,推动椪柑培管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做好5个特色农产品包装上市、商标注册工作。

  (三)加强农资供应和监控工作。根据保质、保量、限价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农资打假和限价政策落实。进一步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全面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突出抓好种子、农药、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监控,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的调运调剂和供应力度,确保春耕生产期间农资价格稳、质量优、数量足。

  (四)做好防灾抗灾各项工作。坚决落实防汛责任制,严格执行大中型及小型水库渡讯方案,组织引导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切实做好防汛抗旱的准备工作。要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准备好抗旱的电力、油料和机具,保证春耕春播不缺水和人畜饮水安全。农业部门要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和控制工作。水文、气象部门要做好水情、雨情的预测预报工作。

[供稿:泸溪县统计局廖胜国]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