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化 助推湘西州经济发展

来源: 时间: 2014-08-01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在旅游市场新需求下,生态旅游业成为最具发展基础、产业优势和竞争潜力的支柱产业。经过不断建设,全州生态旅游业已经初具特色,自成一派风格。但随着旅游自助化、差别化时代的到来,抓住政策机遇,学习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思维,才能促进全州生态旅游实现产业化。

  一、湘西州旅游业发展概况

  全州旅游产业档次不断提升,“神秘湘西”旅游品牌内涵不断扩大。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2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9亿元,分别增长23.2%和37.5%。特别是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州共接待游客65.0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亿元,以25.97%和29.33%的增长进入国内热点地区旅游排行前10名。

  (一)全州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全州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5个。保护区面积23.1万公顷,全州活立木蓄积3122.3立方米。全州森林面积7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9%。全州“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132个, 4A级旅游景区8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凤凰古城、矮寨奇观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已经启动,老司城被确定为201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依托特有的自然生态,全州乡村游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吉首矮寨镇创省特色旅游名镇,永顺县小溪村、保靖县亨章村、泸溪县红土溪村创建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永顺县山水牛郎寨创建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二)旅游文化气息浓厚。湘西自治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湘西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戏曲、民间歌舞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截至 2013年年底,湘西已经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国家级24 个、省级62个项、国家级传承人22人,省级传承人44人。近年来,吉首国际鼓文化节、凤凰边城音乐节、中国凤凰第六届世界围棋巅峰对决赛、中国凤凰苗族“四月八”跳花节、《烟雨凤凰》大型实景表演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更是展现出湘西传统人文的新面貌。

  (三旅游交通更为便捷。作为全国规划的18个高速公路枢纽之一,目前湘西境内已通车和在建的7条高速公路将吉首融入了全国的交通运输网络。通过交织的公路网络,吉首至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铜仁凤凰机场将变得更为快捷,而湘西里耶机场的建设,陆空交通能力的提升将有力地促进全州旅游业加速发展。

  (四)旅游接待能力提升。随着旅游产品的丰富和成熟,生态旅游的接待水平逐步专业化。近年来,以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为着力点,规范市场管理和监督,旅游业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共有旅行社29家,在册导游人数667人,星级宾馆55家,总床位数5.6万个,床位数较上年增长8.3%。2013年全州人均接待国内游客8.9名,接待能力较2010年增长1.8倍。

  二、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形式单一。目前全州旅游景点分散,且由于旅游产品的主题鲜明度不够,品质不够精良,对游客的吸引力略显分散。而在对旅游产品的介绍推广时,无论是对文化景观还是自然景观,表达形式也比较单一。将旅游资源作为产品推广,不仅要让游客在第一时间就被产品吸引,更要让旅客体会到“沈从文的书”和“黄永玉的画”,体会到“宋祖英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且在电子网络全面渗透的时代,网络营销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营销手段。

  (二)旅游产业链不健全,辐射作用不明显。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景区内商品销售活动已较为成熟,但与之相关 “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及其相关产业发展没有同步发展,全州旅游产业结构还处在初级产业化阶段。2010-2013年,全州旅游业接待人数与旅游收入突飞猛进,年均增速分别高达21.6%和30.1%,但是与旅游业关联较为紧密的交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为7.4%、9.6%、8.3%,旅游业对其他行业的辐射带作用还未完全发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

  三、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几点建议

  (一)湘西州生态旅游业迎来发展机遇。近年来,湘西自治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确立了“文化旅游兴州”的理念,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成效显著,全州旅游经济增长迅速。州委、州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发展旅游产业的政策文件,调整并组建了湘西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和假日旅游协调机构,进一步夯实了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并且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亲近大自然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生态旅游业必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加速推进生态旅游业经营理念的现代化。一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旅游产业化的迅速崛起。网络营销不仅能吸引年轻游客的兴趣,也能让游客在从来到走,在票务、住宿、旅游线路等方面体验到我州生态游的信息化、网络化。二是加快旅游产业链的建立。涵盖“行、游、住、食、购、娱”全产业链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更有助于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旅游兴州的理念。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需求决定供给,在发展我州生态旅游业的同时要注重对主要客源地游客消费习惯的分析,在围绕“山水名城之旅”“历史文化之旅”“民族风情之旅”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的同时设计符合主题的整套旅游消费模式。要加快完善综合配套体系,围绕提高旅游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满足旅游业新的发展要求。坚持以市场、游客需求为导向推进全州生态旅游业发展。

[供稿:湘西自治州统计局刘映艳]
[审核:刘雁]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