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农村税费改革从2002年开始,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三年来,全县农村税费改革本着“减轻、稳定、规范”的原则,将农民负担始终控制在政策规定的范围之内。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华容县农民负担大幅度下降。中共中央1号文件、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年农村税费负担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全面取消除烟叶税以外的特产税,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在2003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3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4月份,县乡两级在县减负领导小组具体指导下,已制定了农村税费负担方案。今年全县农村税费为:1、农业税2398.7万元;2、农业税附加479.74万元;3、共同生产费2261.8万元;4、“一事一议”752.7万元;5、农村“两工”劳平10个。合计税费5892.94万元,较上年8073.1万元减负2180.16万元,亩平下降28.87元,人平下降40.03元,减幅为37%,“两工”劳平减少5个。
一、基本做法
(一)落实了减负领导责任制
年初,县委、县政府向市委、市政府签订了减负责任状。3月全县22个乡镇书记、乡镇长和10个县直涉农部门单位负责人向县政府签订了减负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乡镇党政一把手为本辖区农民负担第一责任人。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农村税费负担工作,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成为确保全县农村稳定、农民致富、农业发展的大事、要事,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县政府已将减负工作纳入年度乡镇千分制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了农民负担问题“一票否决”制。
(二)加大了对减负、税改政策宣传力度
中共中央1号文件是一个面向农村、服务“三农”,促进农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五个月来,全县结合1号文件精神的宣传,共印发减负、税改宣传资料15万多份,做到了每户1份并张贴在大门上。各乡镇共出动宣传车300多台次,制作横幅标语3000多条,并通过电视、广播、召开户主大会、举办学习班等形式广泛宣传,真正使减负、税改政策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5月20日—21日,县政府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15人,分成5个组对乡镇1号文件精神和减负、税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由于政策宣传到位,广大农民对1号文件和减负政策的落实是满意的。
(三)加强了减负监管力度
今年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中,我们严把了“三关”,锁住了六个口子。1、严把“三关”:一是把住税改政策的落实关。乡镇计算农民负担方案严格按照农业税下调3个百分点和农业税附加下调0.6个百分点的政策落实到了位,纠正了个别乡镇按上年正税总额下调30%的做法;二是把住“一事一议”的审核关。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严格按政策办事,有事就议,无事不议。一事一议筹资必须经村民委员会讨论,村民议事会通过,三分之二以上农民代表签字同意,报乡镇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再报县减负办审批执行。全县进行了“一事一议”筹资的村场有428个,有20个村场未进行“一事一议”筹资,未筹劳的较去年增加了9个村;三是把住农民负担公示关。政策规定向农民收取的费用必须全部填入负担监督卡,做到县、乡、村、组、户五一致。另外,还在乡、村集中地,主要交通要道口设立永久性公示牌,将全年税费方案、涉农收费项目、标准、范围向村民公示。全县乡镇设立公示牌22块,部门设立公示点283个,村村都有公示栏。2、锁住六个口子:(1)、锁住税费总额的口子。禁止有税无地或多税少地的行为。(2)、锁住部门收费的口子。计育、教育、村建国土等涉农单位收费严格按政策行事,今年仅教育部门就取消了4项收费,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县减负近120万元;(3)、锁住村级报刊杂志总额的口子。村场除订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外,其它项目一律取消(最高限额控制在500元以内);(4)、锁住截留转移支付的口子。转移支付按政策规定都要下发到位,不准克扣、截留。(5)、锁住集资还贷的口子。不准以任何借口进行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6)、锁住以资代劳的口子。乡镇村场不得未经农户同意,将“两工”折金计算到户。对需出资的服务性项目,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不许假借名义强制搞服务性收费。
二、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与经验
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它涉及到许多方面,不能孤立运行,必须有相关的改革措施同步实施,整体推进。可以说农村税费改革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配套改革能否到位,为了实现“三个确保”,今年,华容县制定和完善了以下税改配套措施。
(一)实施“村帐乡管”,降低村级行政成本。
华容县“村帐乡管”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是成功的。从实行“村帐乡管”的村场来看,一是规范了村级帐目。二是减少村财会人员,降低了行政成本,其他违规、超额的非生产性开支也大大减少了。据统计平均每个村开支较上年度下降8000多元,个别村场达到1万多元。三是融洽了干群关系。村帐乡管通过对村开支进行入帐前的审计,及时公布,群众对村级财务放心了。今年,在去年接管率56.2%的基础上将未接管的村场进行了全面接管,估计仅此一项全县将为村场节约开支达200万元。
(二)化解乡村债务,确保乡村正常运转。
目前,华容县乡村两级累计负债达4.2亿元,沉重的债务包袱严重地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乡村两级的正常运转。部分乡镇村场有很多农户用上交款作抵村的进款,乡村在税费征收上出现了“寅吃卯粮”现象。消赤减债势在必行。今年,县委、县政府将乡村消赤减债工作作为县级领导领办的大事实事来抓,3月份县里就成立了乡村消赤减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制订了实施方案。到目前为止,已摸清乡村债权债务情况、可变现存量资产资源情况、村场人员编制情况。6月份,将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债务消化。对帐务该冲减的冲减,该核销的核销,对存量资产资源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达到缓解乡村债务的预定目标。
(三)推行乡镇公务消费货币补贴,规范乡镇财务管理。
由于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下公务消费不断攀升,行政成本不断提高,导致乡镇一级财政运转艰难,危及基层政权的稳固,也疏远了干群关系。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酝酿,推出了乡镇公务消费货币补贴这一治本的措施。3月,县委作出了《关于乡镇机关公务消费实行货币补贴的暂行规定》,县纪委、县财政局分别配发《关于违反县委、县政府〈货币补贴暂行规定〉的责任追究的规定》和《乡镇机关公务消费实行货币补贴财务管理细则暂行规定》的文件,将乡镇机关公务人员的交通费、通讯费、办公费、接待费、差旅费严格进行货币量化、补贴到人,上述开支不许重复入帐。预计乡镇年平均减少公务费用20万元左右。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农民负担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级运转艰难。税费改革后,村场能自行支备的资金仅剩农业税附加一项,今年又下降了0.6个百分点,原本不足的资金更少了,全县农业税附加479.74万元,村平1.07万元,发村干部工资都做不到。
(二)农民负担与补贴监督卡的填写不够规范,发卡有死角。4月中旬,县减负办要求乡镇经管站按方案填写负担卡,盖乡镇人民政府公章后下发农户,但部分乡(镇)迟迟未下发。其原因主要是对农业综合开发、改水、血防世行还贷等方面有扩面加码的想法。
(三)有部分村场对“一事一议”筹资按田亩摊派,傍田征收。这次在督查中发现个别承包面积较多的农户人平达到了40元。
四、加强监管,确保改革到位
为了及时掌握乡村农民负担动态,防止负担中途加码,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后段全县应从三个方面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一是加大督查力度。县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乡镇税费负担进行跟踪督查,年底前要搞一次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是要加大对转移支付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三是要加大对涉农事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涉农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
[华容县农调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