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全市建筑业市场运行秩序的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广大干部职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扩大招商引资、抓住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有利契机,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全市建筑业实现了平稳增长。
一、二季度建筑企业运行情况
1、新签订合同额大幅增加,后续任务较足
从建筑企业本年新签的工程合同情况看,二季度,全市已开工建设的建筑业企业(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下同)新签工程合同总价款达34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8%,上年结转合同余额30.1亿元,合同总价值6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为增强全市建筑业生产的后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筑业生产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
全市已开工建设的建筑业企业二季度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0亿元,占合同总价款(含上年结转合同余额)的48.2%,比去年同期增长12%。完成竣工产值1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1%。在建筑业总产值中,建筑工程产值2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安装工程产值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其他产值1.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2%。
3、建筑市场秩序趋于规范,投标面积进一步扩大。
为在全市营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建筑市场环境,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的秩序,建筑市场秩序趋于规范,招投标面积不断扩大。今年二季度,全市建筑业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到460.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28.6%。在全市建筑业企业施工的工程项目中,投标承包房屋建筑工程面积达368.5万平方米,占全部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的80.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2个百分点。投标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规范了建筑市场,促进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4、企业竞争力有所提高,省外建筑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2006年二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在重庆、云南、湖北、广东四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亿元,占省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的51.8%。建筑业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拓展进入加快发展的轨道。
二、当前建筑生产活动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筑企业普遍资质等级低,缺乏竞争力。部分企业运用各方面的优势,争取到了一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生存条件。但是由于大部分建筑业企业普遍规模小,资质等级低,资金、技术、职工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差,和外来的建筑业企业竞争乏力,建筑企业的生存面临危机。
2、工程款拖欠问题依然严峻。拖欠工程款是多年来困扰建筑业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了清欠力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旧帐未彻底清除新欠又增。今年二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被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高达3.9亿元,占当年建筑业总产值的12.4%,其中竣工工程拖欠2.5亿元,占当年工程结算收入的8.6%。靠资金启动和维持生产的企业,资产被别人占用了,企业运转都举步维艰,生产更是难以为继,又何谈发展?甚至个别企业已经放弃了建筑业资质年检,而转向其他行业发展。
3、工程结算成本居高不下,赢利能力下降。二季度共实现工程结算收入29.5亿元,工程结算成本达25.6亿元,工程结算成本占工程结算收入的比例处于高位区间,高达87%。工程结算成本的过高,压缩了盈利空间,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二季度,194家建筑企业赢得0.9亿元,同比下降17.7%。16家亏损企业亏损0.16亿元,第四建设公司、五局七公司和岳阳工程公司等出现连年亏损。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的作用下,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处于负债经营状态,一些企业面临倒闭。
三、提升全市建筑企业竞争能力的几点建议
1、优化建筑业经营格局,提高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要抓好专业施工企业的扶持引导,使其做精做专做强;要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以提高全行业核心层的竞争能力,推动全行业整体素质快速提高;要扶持一批能够发挥规模经济优势的建筑企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2.政企配合,着力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拖欠工程款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建筑业的发展,还连带产生了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不好,有可能引发新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各级政府与企业都应充分重视并控制和防止新的拖欠,切实解决好工程款拖欠问题。
3.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水平。针对成本费用过高、影响赢利水平的状况,各建筑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快经营机制转变,转换经营理念,以提高效益水平为目的,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企业内部岗位结构和人员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用工和消耗,降低成本费用,增产节约,提高赢利水平,并最终实现由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型企业的转变。
[岳阳市统计局 单念东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