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十一五”开局之年工业运行良好

来源: 时间: 2007-03-1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建设民本岳阳、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和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成就斐然,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保持了17.4%的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规模工业发展情况

    规模企业不断增加。2006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811家,比上年净增107家,增长15.2%。其中:大型工业企业6家,中型企业35家;总产值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有2家 ,过20亿元的有3家,过10亿元的有12家,过亿元的有110家。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6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925.04亿元,同比增长23.4%;增加值达到271.10亿元,同比增长17.4%,比GDP增幅快5.0个百分点,增加值总量仅次于长沙,在全省排位第二。2006年末,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资产达498.83亿元,同比增长14.7%,拥有职工14.24万人。

    规模工业比重不断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05年的34.5%提高到36.9%,提高了2.4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83.4%提高到85.2%,提升了1.8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对GDP拉动日渐强劲。2006年,全市GDP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即拉动全市GDP增长6.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0.8%,比2005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地方工业效益大幅提高。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税34.68亿元、利润2.2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3%和67.7%,主要是中石化长岭分公司等中央属大型企业出现巨额亏损,导致全市规模工业总体效益下滑。但忧中有喜,地方规模工业即市属及以下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年共实现利税19.14亿元、利润7.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8%和22.4%。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处全省前列。2006年,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20.5,在全省排位第三,仅在常德、郴州之后,比2005年提高23.8个点,主要是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达190439元/人,比2005年增长30.9%。

    亏损企业亏损面减小。2006年,通过不断深化国企改革、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扭亏增盈,全市规模工业亏损企业个数为67家,虽然同比增加3家,但亏损面由11.0%下降到8.3%,下降了2.7个百分点。
企业产销衔接较好。2006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918.04亿元,产品销售率达到99.2%,产销衔接较为理想。

    二、规模工业发展主要亮点

    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占比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岳阳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发展较快,特别是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个数达655家,共实现增加值115.77亿元,同比增长33.5%,比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发展水平快16.1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42.7%,比2005年提升了3.4个百分点。其中:私营工业企业达448家,实现增加值74.27亿元,同比增长39.3%。

    园区工业发展较快,产业聚集明显。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紧紧抓住中央促进中部崛起、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和省里“一点一线”优先发展的战略机遇,实施“以园兴工、以工兴县”战略,突出发展园区工业,产业聚集效应凸现。2006年,全市6个省级工业园区拥有规模工业企业达12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39.51亿元,同比增长47.3%;实现工业增加值42.89亿元,同比增长42.0%;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的15.1%和15.8%。其中:岳阳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拥有规模工业企业64家,实现增加值20.85亿元,初步形成了现代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和化工新材料等四大支柱产业;汨罗再生资源工业园入园企业20家,实现增加值9.27亿元,基本形成以衡联铜材、长江铜业为龙头的有色金属加工区、以平桂制塑为龙头的塑料加工区,以中天科技为龙头的农机制造区。

    循环经济超速发展,领跑全市工业。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特别是汨罗作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全市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快速发展,成效十分突出。2006年,全市拥有循环经济规模工业企业23家,共完成总产值38.14亿元、增加值11.82亿元、税收21725万元、利润231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9倍、4.7倍、40.4倍、1.9倍。循环经济成为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新亮点。

    中小企业增长强劲,拉动全市工业。近年来,岳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积极落实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使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2006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167.75亿元,同比增长28.8%,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6.6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61.9%,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2%。其中: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25.99亿元,同比增长35.2%,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4.4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46.5%,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却高达83.0%。中小企业强劲增长,已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规模工业发展面临压力

    支柱行业增长拉动相对减缓。近年来,岳阳规模工业发展虽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生产增长速度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一直支撑岳阳工业重心,占全市规模工业份额88.1%的石化、食品、造纸、矿石建材、纺织、机械制造、电力、医药等八大支柱行业,虽然2006年实现增加值238.73亿元,同比增加38.26亿元,但增速仅13.0%,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4个百分点,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1.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68.4%,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支柱行业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呈下滑趋势。

    大型企业增幅贡献相对较低。近年来,岳阳市大型企业已步入生产稳定期,增长速度相对较低,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有所减小。2006年,全市拥有6家大型工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103.34亿元,同比增长2.0%,低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增长速度15.4个百分点,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8.1%,但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仅4.8%。尤其是岳阳工业的“两架航母”——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和中石化巴陵责任公司,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0.1%,达81.51亿元,而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却只有3.6%。

    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拉力不大。在2006年新进规模工业企业中,有39家为新建或新投产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7.72亿元,实现增加值5.39亿元,拉动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仅2.3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拉动欠佳。如果不大力进行招商引资,没有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开工投产,岳阳工业可持续性发展将后续乏力。

    增长速度全省排位相对落后。2006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虽然在全省排位第二,但增长速度却相对落后,为17.4%,比全省平均增长速度低2.7个百分点,处全省第十二位。 

    扭亏增盈成效不显著。一是亏损企业个数增加。2006年,全市规模工业亏损企业67家,同比增加3家,虽然原有64家亏损企业扭亏增盈29家,但新增亏损企业32家。二是亏损企业亏损额急剧增加。全年全市规模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4.17亿元,比上年增亏7.71亿元,增长119.3%,主要是中央属大型企业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巴陵分公司、长岭责任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分别达5.36亿元、6.61亿元、1.41亿元,合计13.38亿元,占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的94.4%。

    四、岳阳工业发展思考

    毋容置疑,只有加快岳阳工业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岳阳经济增长,已成为全市上下共识。岳阳工业基础雄厚,既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又有大行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还有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十一五”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扬长避短,努力寻找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

    摆正工业发展位置,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把发展工业放在“民本岳阳”建设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各部门一是要提高认识,把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岳阳发展的首要位置。二是要大力改善招商引资软环境,切实改变机关作风,提高部门办事效率,对引进项目,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三是要树立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办实事的意识,加大投入,努力为企业构建优质服务平台。四是要建立和发展中小企业担保体系,要建立以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互助、金融支持的多渠道融资、操作方式灵活、业务品种齐全的专业化信用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工业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近年来,全市循环经济走势强劲,实现了超速发展,我们要不断总结发展循环经济经验,加大循环经济建设投入、扩大循环经济建设面,支持发展一批重点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倡导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绿色消费方式,逐步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突出园区特色,发挥园区聚集效应.一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范管理。要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要求做好园区产业布局规划,特别是对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如: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汨罗再生资源工业园等,应“园中有园”,以有利于产业聚集、人才聚集和技术聚集,成为本行业在全省、全国的产业、人才和技术中心。二要注重环保节能,进行有选择性招商。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尽量避免污染严重、能耗大的企业入驻岳阳。三要充分发挥园区的招商优势和产业集聚效应。全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好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如:汨罗再生资源工业园的连铸连轧项目和以长江铜业、衡联铜材、平桂制塑为龙头的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产业群,云溪工业园区以中石化长炼分公司和巴陵石化责任公司两大家为依托引进的精细化工产业群、湘阴工业园区以传统食品工业为主导的食品产业群等。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国家申报国家级工业园区,以求更高平台上的发展。

    加快工业项目建设,促进投产达产。工业项目的投产达产直接关系到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2007年,应突出抓好已建项目的达产、续建项目的竣工投产和拟建项目的启动工作。要重点抓好中石化巴陵分公司的煤代油工程、平江长城铜业等项目的投产达产工作,抓好泰格林纸业集团新上40万吨高档彩印新闻纸等项目的竣工投产;抓好华容小墨山核电项目、华能电厂三期工程、汨罗连铸连轧、平江抽水蓄能发电、汨罗火电、君山风力发电等项目的启动。

    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工业同步。要充分利用岳阳的老石化工业基地优势和地方传统产业优势,立足现有资源,积极采用节约资源,节约原材料,节约环境资源的高新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的有效竞争力。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应走自主开发和技术引术进两条腿走路的模式,要十分注重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适用技术,力争少走弯路,少花钱,政府在鼓励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争取壮大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工业同步有效进行。

备注:2006年数据均为12月份快报数据。

 

[岳阳市统计局工业科 黄龙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