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来源: 时间: 2007-05-17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在“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以现代工业立市、现代航运物流业旺市、现代旅游业热市、现代农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一季度经济发展来势喜人,经济总量、经济质量、规模工业、消费需求、居民收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9.28亿元,增长14.1%;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66.26亿元,增长20.6%;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48亿元,增长3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9.04亿元,增长16.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458元,增长17.0%;城镇居民人均数可支配收入3871元,增长16.2%。

    一、亮点突出

    1、渔牧业稳步增长。一季度,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5.36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渔业和牧业增长较快,分别为15.5%和5.2%。

    2、非公经济显露生机。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实现工业增加值27.49亿元,增长27.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

    3、中省工业增幅提升。一季度,全市21家中省工业企业共完成增加值28.91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长速度虽然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但增幅同比提升了7.8个百分点。主要是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由于二期工程6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投产,一季度完成产值5.20亿元,同比增长42.9%;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完成产值40.38亿元,同比增长22.7%。

    4、循环经济加速上扬。一季度,全市23家循环经济规模工业企业,共实现增加值2.91亿元,同比增长27.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循环经济成为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新亮点。

    5、消费市场日趋活跃。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04亿元,增长16.8%。主要特点:农村消费市场活跃。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9亿元,增长18.1%,比城市高出1.2个百分点。零售、餐饮业红火。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1.24亿元,同比增长17.5%;住宿餐饮业6.44亿元,增长17.1%。春节前后十多天内,大型超市人流如织,沃尔玛岳阳分店营业额达到482.5万元。同时,旅游开局喜人。一季度,全市入境者旅游人数16963人次,同比增长48.2%,国内旅游者人数293万人次,增长30.9%。春节黄金周创下历史最好纪录,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1亿元,分别增长43.0%和66.7%。

    6、经济运行质量趋好。一是工业经济效益好转。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税15.38亿元,同比增长2.6倍;实现利润5.75亿元,在去年亏损2.32亿元的基础上实现了扭亏增盈。二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一季度财政总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国税6.98亿元,地税3.50亿元,分别增长33.3%和27.5%。一般预算收入7.73亿元,增长25.2%,其中税收收入4.50亿元,增长29.5%,非税收入3.23亿元,增长19.7%。三是城乡居民储蓄增加。3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1.73亿元,比年初增加30.77亿元。

    二、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岳阳市一季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固定资产投资增势放缓。1—3月,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2亿元,同比增长23.3%,增幅同比回落23.9个百分点;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1.48亿元,同比增长30.7%,增幅回落28.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缺少重大项目的支撑和拉动。2006年第一季度,岳阳市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主要是大项目效应,如华能二期扩建工程就完成投资1.24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12.3%;中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的壳牌煤代油工程1.02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10.1%,大项目的支撑效应非常明显。今年,中省大企业的大项目建设正在前期准备之中。同时,由于春节等因素,市定40个重大项目除武广高速等国家投资重大项目处于建设阶段外,大多数项目都将在二季度后开工建设。

    2、招商引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履约率不高。到去年底止,全市有只签约未落户开工项目102个,合同引资83.18亿元。另外利用外资也值得高度关注。一季度,岳阳市共有招商项目179个,但利用外资项目比例较小,实际到位资金不多。

    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2006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272.93亿元,比年初减少3.27亿元。今年,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42.76亿元,同比增长19.9%,贷款余额276.95亿元,增长0.5%,存贷款增幅相差19.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贷款同比下降12.0%。岳阳存贷款增幅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岳阳传统贷款大户中央省属企业由于实行总公司统一贷款规定,流动资金大多由公司总部安排和划拨,因此子公司对驻地银行减少了贷款。但是相当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策措施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今年岳阳市经济工作的总纲,也是保证实现今年全市各项经济任务目标的总对策。因此,我们建议下阶段的经济工作主要要围绕新型工业化打好“四大战役”。

    1、新型工业化战略定位战役。根据岳阳新型工业化的现状,岳阳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应是“抓好促快,全面提速”,即中央、省属大型企业重在抓“好”,重在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市本级和县域工业则重在“快”,重在增量扩张和结构优化。一手抓“好”,一手抓“快”,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用这一战略思想武装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企业领导干部的头脑。

    2、科技创新战役。新型工业化要靠“人”来实现。要通过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和创造软硬环境,培养、聚集和储备大量的工业领导人才、工业企业家人才、科技人才和劳动人才。同时,要加大技改投入,构建创新平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增大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尽快实现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重大项目攻坚战役。2007年岳阳市已拟定重点建设项目40个,本年计划总投资95.1亿元,但目前这些重大项目大都未开工建设,因此要突出重点,做好重大项目的前期服务工作,促成重大项目的尽早开工建设。要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对2006年102个只签约未落户开工项目,要逐一给予排查落实,帮助排忧解难,督促其将合同资金到位、履约开工。同时,还要认真做好1—2年的重大项目的储备工作,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每年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4、“诱商”战役。改革开放已近30年,招商引资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21世纪初三个不同年代的演变和发展,各自都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因此,在招商引资上一定要有新的举措。一是要有岳阳经济发展格局的大思路、大谋划。积极融入‘“两圈”“两带”’,加速与环岳阳投资密集地实现对接,如湘阴与长沙、平江与浏阳等地的对接。二是“诱商”重于“招商”。在招商引资的方式上,一方面是主动出击招商,另一方面要打造成引力“诱商”。各级政府要以工业园区为发展平台,进一步做好产业规划,明确产业主体、发展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努力优化软硬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以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环境增加“诱商”的本钱,并逐步形成“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局面。

    综上所述,一季度岳阳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二季度后将有一大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特别是投资24个亿的泰格林纸年产40万吨含机械浆印刷项目、投资6个亿的城陵矶港区(松阳湖)一级工程项目的开工,将大大拉动岳阳经济。加上近几年来,岳阳经济在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和财政收入结构的显著优化,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稳步迈进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工业化中期即是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期,因而为岳阳经济的加速发展、全力提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制约岳阳经济的瓶颈因素,只要全市上下继续认真贯彻“民本岳阳”的发展理念,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在实处,岳阳的社会经济发展必将稳步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市委、市政府提出发2007年五大预期目标:GDP总量842亿元,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0%,第二产业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7.5%,第三产业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增长20.0%,财政总收入55.80亿元,增长13.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1元,增长9.0%,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增长8.0%,一定会如期实现。

 

[岳阳市统计局 吴顺发 供稿]